脑子里乱糟糟的,正胡思乱想着,韩印的手机响了,接听之后,不无意外的传出顾菲菲的声音:“还没睡吧,明天一早我和小美去支队技术处,找找物证方面的线索,你有什么安排,需要我和刘队通通气吗?
“不用了,我明天想带着小杜逛街去。”韩印出乎意料的答道。
日期:2013-11-29 14:33:00
说是回房间休息,但是怎么可能呢?虽然真的很累,甚至连外衣都懒得脱便把自己扔到床上,但韩印仍毫无睡意。
面对如此残忍诡谲的案件,线索前所未有的繁乱,而且直到此时,虽然在韩印心里已经对凶手的个性有了一些判断,但他必须承认,认知非常模糊,且存在自相矛盾之处,而更让他纠结的是,当下两起案件以隐性证据结合DNA比对结果,可以说并案证据非常确凿,但是把它们放到整个系列案件中,韩印明明看到的是两种人格特征的犯罪,不过就如犯罪侧写本身的属性一样,它不是科学,只是运用相对科学的方法来总结、归纳和演绎它,没有严谨的必然性,凶手完全有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变迁,而产生不同的占有主导地位的应激反应,所以目前还是要先跟着证据走。
另外,他还有种感觉,这一次的办案氛围十分微妙,似乎所有人当着他的面都在刻意回避案件的紧迫性。尤其是刘支队,人过中年的他,肯定至始至终都参与在案子当中,想必没有谁会比他更迫切地想要抓到凶手,可是白天的交流中,他却一直小心翼翼地回避案件的严峻形势,这反倒让他韩印心中压力重重——二十多年的警匪追踪较量,伴随着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凋零,凶手却总能安然逃脱,而这一次很明显所有人都把破案的希望寄托在韩印身上。说实话虽然他确实屡屡成为终结者,但是他不习惯被当成救世主,这很容易被摆上神坛,不符合他一贯追求低调的性格,同时如果案件稍有闪失,也极易被一棍子打死,成为讨伐的中心……
脑子里乱糟糟的,正胡思乱想着,韩印的手机响了,接听之后,不无意外的传出顾菲菲的声音:“还没睡吧,明天一早我和小美去支队技术处,找找物证方面的线索,你有什么安排,需要我和刘队通通气吗?
“不用了,我明天带小杜逛街去。”韩印出乎意料的答道。
“噢……那好吧,知道了。”电话那头的顾菲菲沉默一下,应该是有些诧异,但随即便淡淡地应了一句,她当然明白韩印的安排,绝不只是逛街那么简单。
第三章 非花非雾
支队技术处。
法医科,接待顾菲菲和艾小美的,是一位自我介绍姓王的男法医。他个子不高,头发稀稀疏疏的,以白发居多,脸庞干瘪,皱皱巴巴,看起来颇有些年纪,估计也参与了整个案件,不知道这年届退休了,又遇到旧案重演,会是一个什么心情。
老法医个性精干,客套话不多说,便直接把两人带到解剖室,从一排冷藏柜中接连抽出两个紧挨在一起的抽柜,指着里面的尸体,声音洪亮的介绍道:
“早先的受害人,是专门的家庭妇女,丈夫和女儿都有正常工作,白天就她一个人在家,凶手应该是敲开门,砍断了她左颈部的总动脉,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身上的刀伤都是死后又补上的,凶器刃长在10厘米左右,宽约2.5厘米,厚度不超过0.4厘米,从规格上看可能是一把单刃的折刀。”
“携带很方便,也不会惹人注意。”艾小美轻声插了一句。
“是。”老法医点点头,指着另外一具尸体,继续说,“这位是在星级酒店做客房服务员的,丈夫是煤电厂工人,儿子在外地读大学,受害时为刚下夜班。死亡原因也是因动脉大出血所致,身上的刀伤创口、分布特征与上一起以及早些年的案子都很吻合,每一刀都深及刀柄,彼此没有重叠,很冷静,很残忍。”
“每一刀都是享受,所以他会铭记于心。”顾菲菲面色严肃,冷冷的接下话道。
“嗯。”老法医凄然笑笑,说,“这后一起案子,我们在现场发现了一根**,可能是凶手在现场面对尸体摆弄时体掉落的,您也知道**都是带毛囊的,做DNA检测很简单,比对结果也确实符合先前的案子,所以我的意见是并案处理。”
在技术科,顾菲菲看到了系在受害人脖颈上的那块红布条。
一位模样清秀的女技术警员介绍道:“布条系法类似女士系丝巾的手法,长及受害者胸部上方,两侧沾有血迹,说明布条应该是在刀刺之前系上的。另外,布条是新的,但被凶手处理过,上面没有指纹和其他物证线索,切口也整齐细密,应该是用剪刀从一大块红布上剪下的,队里正在调查红布的出处,还有那把刀我们也在找售卖的线索,目前都还没有进展。”
“这样看红布条是凶手带至现场的,属于幻想的一部分。”顾菲菲总结道。
“应该……是吧,难道是他曾经看到过受害人带丝巾,于是收到看了刺激?”女警一脸疑惑,自问自答道,“可是据家属说,受害人虽然有在冬天系丝巾的习惯,但从没系过红色的。”
“幻想不一定就是针对受害人本身的,心理变态的连环杀手,基本属于‘移情’罪案,也许是他痛恨或者幻想的某个女人有带红丝巾的习惯!”艾小美一副专业的做派,故作深沉的说道,然后郑重的望向顾菲菲。
见小丫头学韩印的派头,学的是有模有样,顾菲菲心里发笑,但面上还是重重地点头回应,然后又冲女警员问:“98.7.30案,受害人是被皮带勒死的,那皮带……?”
“噢,皮带是这个样子的。”女警员在电脑上显出一张存证照片,说,“是受害人家属的,跟凶手没关系,没发现可追查的线索,不过您要是需要,我可以去物证库领给您再检测一遍。
“不必了,我相信你们的工作肯定也是很细致的。”
日期:2013-11-30 03:30:00
在国内几乎每座城市都会有一条“人民路”,而这条路又往往都是城市中最核心的金融商业区域,汇集林立着各式风格的高楼大厦,一座比一座耀眼,一座比一座高耸,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城市的繁华。白溪市也不例外,韩印和杜英雄此时就正走在位于向阳区中心地带的这条宽阔平直人民路上。
“师父,我知道您带我来这儿,肯定必有深意,但是这一次的案子实在太重大了,咱这样悠闲的表现,是不是影响不大好?”自从早上韩印说要逛街,杜英雄就一直诧异着,这又在人民路走了一段,也没看出他到底要干什么,杜英雄终于憋不住开口问道。
“呵呵,你知道犯罪侧写作为心理学的一种应用,它最恰当的属性是什么吗?”韩印温和笑笑,所答非所问应道,“我个人把它当成一门艺术,而艺术是需要微妙的直觉和创造力的!这两样,书本上的理论,和我给你看的那些案例,是给不了你的,需要有真实的生活、经验、以及实践的累积,这也是普通与优秀犯罪侧写师之间的区别。”韩印停下话,看了杜英雄一眼,双手向前挥了挥,比成马路的模样,说,“从案情上看,前8起案件,在犯罪手法和犯罪标记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差别,唯一的共通点,就是这条人民路。你仔细看看方位图,就会发现那8起案件全部都是以这条路为中轴展开的。说实话,就像你说的,这恐怕是我们最棘手的一次办案,我心里其实也不是很有底,我想我需要走过凶手走的路,才能看清他到底想要什么?”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