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之南方驿站--成也东莞,败也东莞,一代人打工创业史诗》
第29节作者:
佐王 日期:2015-06-01 14:44:36
第十一章 老江中江小江(4)
迷迷糊糊中,有人说话,王佐坐了起来,透过蚊帐,发现是工厂的电工、机修、司机、报关员几个人。报关员是本地人,没住在厂里,他不免感到奇怪,就是电工、机修、司机他们几个也在厂外租了房子,平常难得出现在宿舍,他就更奇怪了。
王佐抬起手腕,已到一点半了,也该起床了。他掀起蚊帐穿上衣服,对几个人点点头,拿起挂在床头的毛巾走向卫生间。报关员是个很帅气时尚的小伙子,他用咬口的普通话对王佐说:“吵醒你了,不好意思,真不好意思!”王佐对他笑了笑说:“没,没有呢,宿舍总是冷冷清清的,热闹好——也快上班了。”
等王佐洗完脸回来,报关员和司机已经走了,电工凡勤和机修凡俭堂兄弟俩还在,凡勤说:“司机又换了出租房,我中午帮他安装电路,装好了顺便到宿舍来拿点东西……我们都是粗人,没有午睡的习惯,不像王先生你,生活有规律,真是个好习惯!”
凡勤凡俭哥俩虽然和王佐同一个宿舍,但他们都在厂外租了房子,在宿舍三个人很少碰面。但在上班的时候,由于凡勤是电工,电工房又在样品室隔壁,他还经常找出纳报销,是故他和王佐比较熟。何况凡勤在没事的时候也会在样品组帮忙,做做事聊聊天,时间过得快多了。在外资厂,称某人为“先生”,并不是某人有多高的文化,而是他在厂里职务高。凡勤是厂里为数不多几个称王佐为“先生”的人之一,王佐此前从没获得此种殊荣,是故很不习惯,但别人叫多了,也就不觉得什么了。王佐猜想,大概厂里以前有人叫张勇军为张先生吧,现在张勇军走了,他接替张勇军的位置,有的人自然就叫他为王先生了。
王佐和凡勤有一天在样品组聊过一次家常。凡勤说他们四川人多地少,全家人留在家里,一年的产粮都不够一家人吃饭,所以他们那里的男人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就在全国各地做苦力,做手艺活,足迹遍布全中国。凡勤初中毕业开始,就跟着大人在工地上做小工,后来学会了电工电焊等技术,在北方各地讨生活将近十年了。1993年,他跟着工头在深圳装修厂房,电路安装好了,老江把他留在厂里做电工,并负责厂房维修等杂事。
王佐挂上毛巾坐下说:“读书时就养成了的习惯,改不了,呵呵呵……凡勤,上次你说老江来深圳设厂时你就跟着老江了,算是厂里老员工了。我就是搞不懂,老江他们父子三个人,老江中江小江的叫,像是哥儿仨似的,怪怪的!”
凡勤说:“老江这叫法其实是我们私下叫的,应该叫大江中江小江才对呢。在深圳的时候,那时小江还没来厂里做事,有一次从台湾过来,老江对我们说,叫他小江,你们看,多帅的小伙子,小虎队是小江同学呢。当时有个没头没脑的车间组长说,在台湾他哥叫大江吗?老江说,干你娘,叫中江,我才是大江好不好,以后不要叫错了!”
还有这么好玩的事,王佐止不住大笑,说:“虽然同是中国人,台湾人和我们还是不同啊!我们大陆做父亲的绝对不会把自己和儿子们排在一起称呼的,哈哈哈……”
日期:2015-06-02 15:52:07
第十一章 老江中江小江(5)
凡勤也笑了,说:“那是,一个是国民党的天下,一个是***的天下,当然不同了……自那次后,老江的大儿子不叫大江,叫中江了,而我们私下还是叫老江为老江,不叫大江,当然当面肯定是叫江老板,没人叫他大江了。”
王佐笑了好一会儿,说:“你跟老江几年了,他在台湾也是办厂的吗?”
凡勤说:“不是,不是,老江在台湾哪算什么工厂,就是一家人在家里做灯头,像我们内地人在家里做手工用品,家庭作坊,糊糊口罢了。”
王佐大吃一惊,说:“这么说,老江是在大陆才发达的?”
凡勤说:“可以这么说吧,他们台湾人在台湾大多数是小小的家庭工厂,到了深圳东莞,几年之间,就从几个人几十个人发展成几百人几千人,甚至几万人,个个发大财了!”
此时的王佐当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他更不知道这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从日韩转移到台湾,台湾人再把产业转移到珠三角的结果。他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贴牌加工,也不知道三来一补是怎么回事,因为他是做技术工作的,从来就没想过产业转移和产品销售的问题。
王佐问:“在深圳也没几年呀,老江怎么把工厂迁到东莞来了?”
凡勤说:“前两年,台湾人在东莞大量办厂,在深圳的成得厂也发展到一百多人了。那时,老许找老江合伙办金得厂,金得厂设在东莞,成得厂也跟着迁过来了。”
王佐点点头,奇怪地问:“金得厂不是老江一个人开的吗?我一直以为老板是老江呢。”
凡勤说:“不是,老江是小老板,老许才是大老板呢——老许很少来这里,厂里员工都以为老江是老板,全搞错了,估计也就是写字楼几个人认识老许,知道是怎么回事哩。”
王佐说:“原来是这样啊!大老板你认识吗?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时,上班铃响了,凡勤说:“当然认识——上班了,下次再聊,走吧。”
只要老江不在的时候,财务部工程部这间办公室总是洋溢着欢声笑语。下午三点多的时候,王佐正在专心地画图,徐经理又进来了,大家东一句西一句,一边做事一边聊天,聊得很开心。特别是老孙,时不时来一句半荤不荤的话,出纳又针锋相对,实在是精彩。
半个小时后,王佐画完了图,听徐经理又在吹台湾呢,不适时机插话说:“徐经理,你的普通话讲得真好,像是大陆国企走出来的干部,我还以为你是大陆人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