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未等上皇位的皇太子们》
第44节

作者: 独孤东吾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1-30 13:32:51
  靖康之变发生之前,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作为人质被送到了金营。由于他的表现不像他的父兄那样,金人怀疑宋朝送了个假人质,就将赵构放了回去。赵构还没回汴梁,金人就已经按照皇室户口抓人了,将宋太宗的子孙抓了个边,全带到了北方,就赵构成了漏网之鱼。此时的宋朝群龙无首,太上皇皇帝太子近支宗室都没了,只剩赵构,于是群臣拥立赵构为皇帝,希望他带领宋朝军民抵抗金人,收复河山。但是立赵构让他们明白这是不可能地,他明显继承了父兄的性格,被金人吓破了胆,对要求抵抗的人心怀戒心。父母兄弟姐妹妻子都被敌人掳走,这等奇耻大辱都没有激起他的愤怒,他最希望的是爸爸和哥哥死在北方,永远不要回来。因为他的皇位是他的哥哥钦宗的,他只是代理,作为徽宗第九子,如果不是遇到这样的“大好时机”无论怎么排都轮不到自己当皇帝,如果打败金军,把那二位迎了回来,自己去哪,爸爸好说,接着当太上皇,哥哥呢?不能也当太上皇吧。于是他铁了心不抵抗金军,只要顺着金国,谈成和议,自己就能永远当皇帝了。这就是为什么他一生都坚持投降,不惜放弃尊严的要与和自己有杀父夺妻大仇的金人和谈的原因,也是对坚持要抗金的岳飞痛下杀手的原因之一。

  赵构只有一个儿子就是赵旉。他出身在靖康之变发生之后也就是赵构当皇帝那一年,他的母亲自然不是被掳走的赵构妻子,而是潘贤妃。对赵构来说这一年是自己的大喜之年,首先父兄不抓走,自己当了皇帝;第二就是儿子出生,自己后继有人,自己的子子孙孙可以永远当皇帝了,于是他封刚出生的儿子为检校少保、集庆军节度使,魏国公,按照宋朝制度,皇太子不着急立,过几年再说,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后来的两件事将他的计划彻底打乱,这或许是他对故意至自己亲人惨死而不久的报应吧。

  赵构没有回大宋的都城汴梁,而是在太祖的龙兴之地商丘当的皇帝,儿子也出生在这里。后来金军发现自己漏了赵构,以至于他又重新成了宋朝的希望。于是发大军要抓住赵构,消灭这股残余势力。赵构丝毫不做抵抗,带着妾室(正妻在金国)儿子,和自己的大臣几十万大军像没头苍蝇似地到处躲。在扬州,赵构以为自己这次跑的够远了,金人一时半会来不了,终于可以享受享受皇帝生活了。没想到正当他专注于享乐时,金人已经兵临城下。这对赵构是个致命的打击,他被吓得什么都不顾的出逃,什么都不要了,也正是这次惊吓,赵构彻底丧失了生育能力,后来儿子死后,无人继位,岳飞提出了要赵构收养没被抓走的太祖子孙,使得赵构大怒,这不是讽刺自己无法生育吗?恐怕这就是岳飞后来被害的一大诱因。

  惊慌失措的赵构逃到了临安,不久儿子等人也被救了出来,总算松了口气。正当他庆幸自己命大时,他的大臣们对这位逃跑皇帝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当初大家拥立你,是要你带领大家抵抗金人,保家卫国,不是要跟着你到处跑的,与其跟着你这样的皇帝,不如立一个强硬的皇帝。可是此时有影响的宗室都被抓走了,实在没人了,于是目光投到了只有三岁的赵旉身上。他只有三岁,肯定不会到处逃跑,于是苗傅、刘正彦两个将领发动了兵变,宣布高宗退位,传为给皇子赵旉,朝政大权全由二人处理。

  这次政变只是他二人的仓促所为,而且二人专掌朝政,妨碍了其他人的权益,在他们看来由赵构在位对自己有利。于是以宰相张浚等人反政变,成功的杀掉二人,赵构复位。
  赵构复位后更深感祖宗的英明,这些武将果然不可靠,所以他后来将那些武将都解除了兵权,岳飞曾经因为赌气放弃军队指挥撂挑子不干和劝赵构收养宗子,在赵构看来这就是拥兵自重,武将开始干预国政,威逼自己做决定,因此产生了处理岳飞的念头。
  政变平息后,高宗并没有对赵旉产生什么想法,毕竟他只有三岁,他完全是被人利用,第二他是自己唯一的儿子,处理他自己就后继无人了。并且赵构还将儿子正式立为皇太子,明确了继承人的地位。
  但是赵旉注定了没有当皇帝的命,在经过大逃亡地奔波后,又经历了政变的折腾,使得有下的他身体极差,不久一个宫女讲一个炉子碰倒,正在生病的赵旉收到巨大声响的惊吓而死。

  赵构得知儿子被吓死了嚎啕大哭,唯一一个儿子死了,自己成了绝户,愤怒的他处死了太子宫中的人,大哭了三天才停止,一半是哭儿子,一半是哭自己。之后追谥儿子为元懿太子。高宗虽然收了养子孝宗,但是他的身边没有至亲骨肉在身边直到八十余岁孤独离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