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地带——一个混混的血泪史》
第13节作者:
救命的鸽子 我又愣了一下,她说的的确是事实。她一个女孩子在外面打工,也不过七八百的工资,又要照顾小宁又要奉养老人,能剩下多少呢?我开始深深的埋怨自己没有本事赚到钱,否则的话,凭她这句话,我便会毫不犹豫的扔出个三万五万的给她,也不至于她现在这么为难。
“也不要紧啊,如果一个人的钱不够,可以找个人合伙呀,两个人的钱加起来总差不多了吧。”我又想出了办法。
“找人合伙,我找谁合伙?”
“找我呀,我可以跟你合伙呀。”我大言不惭手舞足蹈的说,想起了以后能跟她朝夕相处,我兴奋的忘记了我的全部家产除了从侯勇那里骗来的几百元之外,便一无所有。
“和你,你存了多少钱?”
“这个你不用担心,只要你答应我的话,我自然有办法。”我做出一副莫测高深胸有成竹的样子。
“你不会又想着去做些什么违法的事吧。”宁燕担心的问我。
日期:2012-07-12 22:35:53
第十五章 题外话
“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自打出来的那天起,我便发誓要重新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我象伤疤被揭破一样的跳了起来,一副痛改前非的表情,佯装怒气冲冲的说道。
“好了,好了,算我说错了,不过我听人说,你总是带着小宁到文化宫那一带跟些不三不四的人鬼混,象些流氓似的。”
“没有的事。”我怒气未消,暴跳如雷的说道:“我们就不过在那里跳跳舞,又怎么象流氓了。你不要听那些街坊邻居的胡说,他们带着有色眼镜,看见穿的潮流一点的年轻人,就说是流氓太保,你绝对不要和他们一般见识,同流合污。”我振振有词,倒戈一击。
“我还听说,你和小宁常带女孩子回家。”
“你听谁说的,你听谁说的,简直是污蔑。”我象是受了莫大的侮辱和冤屈,激动无比的为自己辩解。“不就是有几次我们送朋友的妹妹回家,我们那也就是怕她们在路上碰见流氓色魔什么的,我们是在做好事呀,这样却被人说三道四的,现在是个什么样的世道呀。”我如窦娥一样满含悲愤的说道。
“好了,不跟你说了,你还越说越来劲。我这也是为你们好,特别是你,不要老是在外面瞎混,没有用的,想着做些正经事才是道理。还有,你不要带坏了我们浩子。”
“那是,那是。”我象挨了领导的批评一样,虚心接受领导的意见,点头哈腰的道:“我这不是正在找事做吗,刚才我还和小宁商量来着,不信,你问他。再说吗,我把小宁当亲弟弟看,我哪会把他教坏,你想想,这个世界上哪有哥哥教坏弟弟的。”说这些话的时候,我一脸的深明大义,真情流露。
“好了,口水那么多,我哪说的过你。我要去做饭了,你到不到这里吃饭。”
我看了看表,装出一副办事风风火火的样子,边下楼边说道:“不了,我去街上打听打听租个店面要多少钱,我们还要开个……”我喉咙骨碌了一声,好不容易才将“夫妻店”三个字咽了下去,幸亏她没有察觉,对我说了声,也不用这么着急吧。
我手朝后挥了挥,铿锵有力的说了一句成语,兵贵神速吗。
从小宁家出来,我混在拥挤的人群之中,看着两旁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的摊位,心里憧憬着和宁燕一起创业的幸福生活,幻想着爱情与事业同时降临在我头上的美好人生。幻想的同时,我心里的担心也在加剧,对宁燕说的开店之事,完全是我为了讨得她的欢心而随口说出的即兴之作,信口开河。当时我完全沉醉在自己的胡吹乱唱之中,此时,让冷风一吹,我也清醒过来,恐慌如阳光一样罩在了我的头上。我的恐慌不无道理,我客观的分析了三个让我们开店计划流产的条件,第一条当然是我囊中羞涩,两袖清风,我拿什么来跟宁燕合作开店呢?第二,假如找不到合适的店面怎么办呢?第三,如果宁燕突然变卦,那又该如何?我翻来覆去的想着这些事情,内心充满了担忧,刚才的兴奋心情也变的沮丧,我对以前的混子生活感到揪心的后悔——如果我没有在外面瞎混的话,我一定已经参加了工作,必定有了一些积蓄,眼前的这些问题便不是问题了。
阳光如此明媚,就象宁燕的眼波一样,温暖的散在了我的身上,我心却冰凉。看到街上挽手而过的情侣,我嫉妒若狂。
我住的这条街道因为毗邻汽车站,来自各个乡镇和城市的人基本在这里汇流成人河,人气极旺。全国企业体制改革后,倒闭或减缩的企业如恒河沙数,过江之鲫那么多。特别是国有企业,更是如多米若骨牌一样,一倒就是一大片。那时,全国失业人数之多,举世罕有。国家对这些当然不能视若罔闻,大力鼓励经商创业。我住的这条街道因有地利之便,各方的商贩趋之若附,云集于此,住在这里的居民见有利可图,纷纷将临街的住房改建成了店面,或出租或自己经营,一夜之间将本来肮脏破烂的街道变成了众商云集顾客如织的繁华之地,俨然成了一个热闹的商贸市场。本来就狭窄的街道,被摊位和顾客一挤,更加举步维艰,就连骑个自行车进来,也只能双手推着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前行,汽车等庞然大物只能忘街兴叹绕路不迭,这条街便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天然的步行街。
说起经商,我不得不在这里啰嗦几句,如有偏颇偏激之处,望读者原谅我的浅薄和无知。当年,国家鼓励经商的殷切之心可以用无所不用其极,不择手段来形容,当时将敢于经商的人称作在大海里航行的弄潮儿,经商被冠以下海的美称。为了起带头和表率作用,推动更多的人敢于下海,国家居然荒诞到允许在任何岗位的公务员停职留薪或在职兼职下海,这一项伟大的决定当时令其它国家的公务员无不对我国的公务员嫉妒羡慕的发疯,如果能调任到我国政任公务员一职,我毫不怀疑的相信,德国总理施罗德会放弃他在德国的职位,而心甘情愿的到我国当一名县级干部,也省的他在德国连个奥迪都开不起。那些年,我国一直在国际上受到排挤,我想和这件事情不无关系,就是因为我国的公务员引起了国际上那些发达国家公务员的羡慕嫉妒恨,所以他们才象一群穷人在排挤一个富人一样,在安理会上排挤我们,与我们格格不入,以至于我们迟迟不能和国际接轨。我国的这一惊人之举,的确为我国经济带来了突飞猛进质的飞跃,那些下海的公务员无不易如反掌般迅速的跨入了富豪的行列,为我国在世界面前也着实争光了一把。省的那些发达国家总是小看我们,总认为我国没有富人,我们也给他们整几个富豪看看,让他们知道中国人有的是钱,只是我们这些平民老百姓懒的收藏那些身外之物,就让一小部分人先替我们保管罢了。
日期:2012-07-13 15:38:10
第十六章 谬论1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