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与兴衰!历史是中国最好的故事汇!》
第15节作者:
珍爱时光 荷唐去最后一次检查设备。
而珍儿则去找粮贩和菜贩,准备出海的补给
日期:2014-07-19 20:18:38
本来贝勒让船出海只是转一圈游玩,所以没有在船上准备粮草。
所有人都去办事。待到忙完已经是半夜。李路拿出附近的海图,洋和甫和李路各自看着。
洋和甫突然想到,嫂子,你尚有两岁的儿子,明日出海,还是别去了。我和珍儿去,你和李路留下。
荷唐乐道,傻瓜贝勒爷,没有我你恐怕追不上海盗。
儿子的事情不必担心,他爷爷可以暂时帮忙,我们只是追上船,又不是去打仗,如果这些船去杭州,我们也动不了手,也就没有生命危险,如果这些船是去海盗处,我叫他们全都沉没如何?
日期:2014-07-20 11:19:50
船工们开始忙碌起来,新船下水,需要很多的调试,当然和现代不同,那时的调配可不是机器设备的调试,而是简单的木头和木头之间的缝隙,油,水之间的控制等测试。
古代造船技术相当技术精湛,但是也不可能保证百分百的没问题,清朝在康熙朝以前是禁止民间建造超过18米的船只的,到了雍正时期政策被放宽,但是仍然不能建造超过24米的船。如果被发现是要被全家充军的,贝勒爷的第一艘船只有24米。是一条标准上线的船。而后来乾隆爷允许贝勒爷建造一条40米的超级大船,就是现在下水这一艘,原本皇帝以为贝勒是要造一艘游玩的船,但是贝勒爷确实是建造了一条战斗力在当时东南亚数一数二的战舰。
日期:2014-07-20 11:29:32
而那条小船,则一直存放在登州码头,也就是今天的烟台,一直到贝勒爷从日本回了中国,才得以使用。
贝勒爷和李路从码头登船,一队力工开始把物资运到舱内,一切都进行的很迅速,荷唐则掌舵,观察风向和天气变化。
洋和甫进入到舱内观察,发现这舱内很宽敞。其实贝勒的船被荷唐改造的很好,她拆了很多没用的建造。洋和甫进入的正是荷唐改动最大的地方,是四个小房间合并成一个大房间,变成了会客厅一样的船舱。
日期:2014-07-20 12:10:07
洋和甫虽然想快点追上海盗,但是他更是喜爱自己的这艘来之不易的船,如果没有乾隆爷的御批,除了漕运船,没有任何船可以建造的如此宏伟。
大概一个时辰后,所有物资,士兵都上了船。还不见李路踪影。
荷唐也不急,看来这李路必是去取什么很重要的东西。
洋和甫东看西看,着实看到不少自己从未看到的改变,包括那个设备的所在。
这是一台可以通过踩踏获得动力的设备,但是有人要问,这种设备貌似汉朝三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何来高科技可言。
日期:2014-07-20 12:25:31
这个咱们稍作解释,古代踩踏式人力驱动是纯木结构,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有一定应用,不过大量使用踩踏技术还要到宋朝才得以广泛使用,而再一次造船的飞跃就是郑合时期,那时候的船,已经非常巨大,据说能够有100米,不过,那只能作为炫耀,战斗力不敢说。而中国一直是石头和木头为主的文明,对铁器的应用过于简单,法国人在当时设计的这种纯铜铁合金组成的机器,已经是科学的产品,功率之高也仅次于后来的蒸汽机了,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先进的机器,在二十多年后,被瓦特和新时代彻底的抛弃了。
不过在贝勒爷出海这一年,从机动性来说,绝对是海中的霸王。
日期:2014-07-20 12:31:24
这个机器一共可以八人驱动,也就是在风力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八人力的驱动,不过这比木制驱动的踩踏设备,功率提高了三倍,也就是说比一般船24个人制动所带来的推动力相当。换算成航速,在不考虑风力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大概25%的航速。这在当时已经可以说是很厉害了。
李路姗姗来迟,他带来了两个人和一筐不知道是什么的吃的。
洋和甫心想,还以为去拿了什么宝贝,想不到就是这么一筐吃食。
日期:2014-07-20 12:38:08
李路带二人上了船,其中一个书生模样,另一个则像是庄稼汉。李路介绍到,这位是我在登州认识的本地人士。
然后他指着书生模样的介绍,这位是李道宗,而另一位是刘并嗣。这位刘并嗣不是别人,正是作者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了,反正是老祖先,传了多少代也不记得了,只是知道家谱中有此人。
日期:2014-07-20 12:41:54
各位这里也把本人的祖籍告诉各位了,我正是山东烟台人。不过时代变迁,我如今已经是北京人,至于是怎么回事,等讲到抗日战争胜利的时候,才会知道了,我这也是大宅门了,只不过比白景琦家可热闹的多。闯关东,解放战争,文化大**,改革开放,抗日,美国淘金,甚至中东地区的一些事情也和我这个不安分的家族扯不开关系。
日期:2014-07-20 16:11:51
我准备带此二人出海,他们都是海边的人,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这两年我在这里认识不少朋友,贝勒爷一定用的上。
贝勒爷看不出二人有什么能耐,但是带上也无妨。
最后上船的是两个军士,抱着几包的弓箭,上了船。
日期:2014-07-20 16:17:49
我们暂时不讲贝勒爷这边开船的情况,单说那马师爷带领船队往南行进,因为都是帆船,所以只有顺风而动。有限的船桨并不能带来更多的动力,而且因为是交船,而不是真正的投入使用,既没有火炮,也没有太多兵士,每船大概10人,多为船夫。
日期:2014-07-20 22:13:20
这师爷是个心思非常细的人,丝毫没有书卷气。是个厉害角色,漕运船缓慢的沿着岸边行进,船夫滑动船桨,慢慢向南。
大概行了半日,马钦命令所有船向内海深处行驶,因为刚好是顺风,所以很快,船就离开了岸边,导航员怕太远了,船夫不足, 遇到大风回不得岸边,这才又向南而去。
日期:2014-07-20 22:21:04
此时正是晚春,北方沿海还好一些,到了江浙一带,台风非常频繁,师爷对此非常明白,但是对于久在北方的洋和甫和李路等人,这个信息就不太知晓了。
话说这马师爷改了航道。而洋和甫足足比他们晚了二十几个小时才出发,能不能追上呢?当然是追上了,只不过很是一番曲折。
日期:2014-07-21 02:48:14
洋和甫的船也是向南追击,足足晚了一天才出发,洋和甫对追上海盗船心里有点没底。于是问荷唐,这船能追上吗?
荷唐笑到,这有何难,但是需要全力航行,这就需要各位全都充当船夫了。
这船一共有十六个船桨和八个驱动位,外加船帆的推力。如果我们每天全力航行五小时,三日内就可以追上,我问过厂长,这些漕运船每船只有十名水手,航行极为缓慢,幸运的话,只要两天就可以追上。
日期:2014-07-21 02:54:13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