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06-04 10:28:00
人们看着巨大的落水洞嘬起了牙花子,刚刚燃起的希望,像肥皂泡一样瞬间破灭了。溥偲突然想到了胡大木所说那首诗的后两句“银河之中鹊桥断,才闻高丽老臣哭”,看来并没有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但如何能到对面去呢?
这时,瘦猴开口道:“咱们可以从上面过去”,说着,他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一只飞虎爪。
瘦猴说他可以借着飞虎爪荡过断崖去。溥偲马上命阿九在瘦猴的腰上拴了一根粗绳,然后让瘦猴试着荡过去。只见瘦猴把手里的飞虎爪悠起来,瞅准洞顶的一根钟乳石甩过去。那飞虎爪像是长了眼睛一般,准确地缠住钟乳石并稳稳勾住。瘦猴拉了拉飞虎爪的绳索,确保没问题后,紧蹬两步荡出断崖。
瘦猴轻盈地落在另一侧的断崖上,他把手里的绳索绑在一根石笋上,然后找了一根极粗的石柱,把腰上的绳子捆在上面。而绳索另一端的阿九,也将自己手中的绳子绑到石柱上。就这样,一根简易的滑索便拉建起来。
稍稍有些麻烦的是,瘦猴一端的滑索位置有些高,但这难不住一行人。人们最终攀着绳索一个接一个的通过了断崖。众人继续往前走,溶洞里的情况越来越复杂,经常是洞中有洞,大洞套着小洞,钟乳石千奇百怪,时远时近的滴水声使得整个洞穴更显得静谧、诡异。好在那条人工修凿的简易路仍旧顽强的伸向远方,人们缘路而行便不会迷路。
终于,众人走到了路的尽头。这里显然曾有一扇巨大的石门,但现在却被填堵的严严实实。溥偲用匕首在石头上刮了刮,举着火把抵近观察了一会儿,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他回头看着大家,慢慢地说:“这里便是入口了,但已被石砖砌死”。
胡大木接话说:“我们把墙拆了不就行啦?”
溥偲回答:“这门被石砖堵上后,又灌入了熔化的铁水,如今已经是磐石铁打的一块,拆不了”。
日期:2015-06-04 17:48:00
所有人一听这话都泄了气。这回好,藏宝就在眼前,可就是取不着。人们沉默无语,溥偲还不甘心,又在整面石壁上到处敲击着。承恩走到溥偲身边,试探着问道:“王爷,眼下做何计?既然已经找到藏宝地点,是不是可以回去禀明皇上了呢?”
溥偲即像是在回答承恩的提问,又像是自言自语道:“无论如何要看到宝藏,才算完成使命。况且,如何解释‘才闻高丽老臣哭’呢?一路走来,这首诗每句皆有所指,这最后一句莫不是最后的关隘所在?”
溥偲又命所有人散开搜索周围的岩石,到左右两侧的小山洞中寻找线索。他自己坐下来,痴痴地看着眼前的岩壁,像一个入定的老僧,一动不动。
过了很久,瘦猴兴奋地跑过来,“张镖头在左边山洞里发现了一个堵上的小洞口,他们已经给拆开了”。
溥偲像是从睡梦中猛然惊醒一般,“噌”地站起来,向左边的山洞跑去。眼前是一个很小的洞口,只能容一人钻进去,但显然是被人为开凿后又堵上的。人人心知肚明,这里必定是可以绕道进入藏宝洞的入口了。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进洞。
溥偲举着火把往洞里照了照,影影绰绰什么都看不真切。他思忖片刻,说道:“瘦猴,你身量小,先进去查看一下”。这时胡大木自告奋勇地说:“我陪瘦猴子进去噻”。溥偲点了点头,表示默许。
就这样,瘦猴把身上的背包放下,和胡大木举了两只火把,一前一后钻进洞去。不一会儿,人们就听不到窸窸窣窣的声音了。张甲午朝着洞里喊到:“瘦猴,咋样啦?”俄而,洞里传来瘦猴的声音,“没事儿,不过,这里面好像是个古墓啊。我们再往里走走啊”。
众人在洞口又等了很久,才听到洞里又有了声音。张甲午忙说:“回来啦”。少顷,胡大木从洞里爬出来,哭丧着脸说:“是个古墓,修墓的龟儿子在墓道里挖了陷阱,瘦猴掉进去啦”。
日期:2015-06-05 09:05:00
张甲午急了,“那你咋不救人?”说着,低头就往洞里钻。胡大木解释道:“我一个人救不了噻”。人们也都跟着张甲午陆续钻进洞里。
溥偲爬过小洞,进入一间墓室。这间墓室非常大,墓室四周摆满了各种容器,很多陶制的大缸大瓮,还有一些木制的箱柜,但都已朽烂的不成样子了。空气中弥漫着腐烂锈蚀的气味,溥偲抽出手帕蒙住鼻子,但仍觉得一阵阵倒胃。溥偲有些迷惑不解,怎么藏宝洞是个古墓?莫非藏宝就在这座墓里?他打开一些瓮缸,发现里面盛放的是酒和各种谷物,又看了看那些箱柜,里面都是些陪葬的日用品和衣物,没见到任何财宝。
这时张甲午等人已经围在瘦猴出事的陷阱边,这口井很深,打着火把只能隐隐约约看到下面有个人。井口很窄,想下去救人基本不可能。张甲午朝井下喊着瘦猴的名字,却没有回应。张甲午急中生智,打开瘦猴的背包,翻出一支飞虎爪,希望借它把瘦猴勾上来。承恩和沈荣在一旁帮忙,三人有劲使不上,飞虎爪总是挂不住瘦猴的身体。他们只好耐着性子,屏气凝神,一点一点地慢慢运动着飞虎爪。
溥偲小心地在墓室里转了一圈,对这座古墓有了大概的了解。整座古墓像一个巨大的“古”字,“古”字顶点是墓门,已经被封死,“一竖”是主墓道,“一横”是左右陪葬厅,“口”的部分是主墓室,主墓室十分宽敞,俨然是一座大厅,最里面停放着一个巨大的红黑棺椁,灵柩前摆放着各种生活用具。大厅中央摆着铜鼎、铜壶等各种炊具、餐具,再往外侧则是陶俑的歌儿舞女以及乐队,墓主人俨然正在此宴请嘉宾。
此时,这座古墓出奇的安静,让人感觉好像失聪了一般,似乎耳朵里的鼓膜不存在了。极端的寂静使得整个墓室显得吊诡异常,时间似乎凝固了。溥偲看着那些面部表情惟妙惟肖的陶俑,好像都在朝着自己狞笑,它们扭动着身体轻轻地晃动着,向着自己走来。溥偲急忙用手里的火把在面前晃了晃,一切又都归于空寂。
日期:2015-06-05 15:58:00
溥偲平复了一下,冷静想了想。看来,寻宝队就是从“古”字“一横”的末端进入的古墓,瘦猴摔下去的地方根本不是什么陷阱,而是整座古墓的渗水井。墓室四周开凿有下水渠道,可以把进入墓内的水排到渗水井里,从而保证墓室不被水淹。
溥偲看着于信钊,问道:“仙长有何高见?”
于信钊笑道:“开山为陵,这是中国隋唐时期的墓葬习惯,从本墓的形制来看,这至少是诸侯王一级的墓葬。能开如此陵墓,这个国家肯定实力非凡”。
溥偲惊讶的追问道:“仙长真是博学,在下冒昧,竟还不知仙长是道门哪派的传人?”
于信钊捋了捋胡子笑答:“宿土派”。
溥偲笑着说:“难怪,难怪”。原来,道教分支包括宿土、麻衣、众阁、全真、茅山五个部分。其中,宿土主修工程修缮、建都立基、修陵建墓,后世的许多风水学理论都起源于宿土派。
溥偲继续问道:“那依仙长之见,这座墓会是何人的吉壤呢?”
“贫道以为,隋唐之际,长白山一带,只能是高句丽有此实力建这样的陵墓,至于是哪位高句丽王,咱们还是看看有没有墓志铭吧?”于信钊答道。
溥偲和于信钊在主墓室搜寻了一番,终于在棺椁前摆满的冥器下面找到一小方石碑,上面刻着“大莫离支盖苏文”七个大字。于信钊和溥偲相视一笑,溥偲开口道:“果不出仙长所料,这原来是渊盖苏文的坟墓”。
渊盖苏文,是高句丽王朝末期的铁腕军事独裁者,在中国的史书上通常为避唐高祖李渊的讳而称其为泉盖苏文。在他的军事独裁统治下,高句丽曾成功地抵御了唐朝数次想灭掉高句丽的军事行动。
高句丽荣留王(公元618年-642年)和他的大臣们原计划除掉对其王位构成极大威胁的渊盖苏文。642年,渊盖苏文得知荣留王的计划后,邀请荣留王和大臣们视察他的军队,并设盛宴款待。在宴席上渊盖苏文杀死了荣留王的百余名大臣,而后又闯入王宫杀死荣留王并分尸。之后,渊盖苏文自封为“大莫离支”,另立荣留王的侄子高藏为王并摄政。高藏王形同虚设,兵权、国政皆由渊盖苏文独揽。
公元666年,在渊盖苏文死后,其三子争权,造成高句丽内乱。唐高宗见状派契毖何力、庞同善等领兵再攻高句丽。九月十二日,高句丽僧信诚打开平壤城门,唐军冲入城中,高句丽被全部平定。唐政府分其境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并于平壤设立安东都护府统辖该地,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二万镇守其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