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就发生了日本军方第一次“下克上”事件,尽管这之后还会发生无数起。第一个吃螃蟹的就是远征军司令西乡从道中将。西乡根本不顾政府的命令,他购买英国商船“高砂丸”号为旗舰,率领“日进”、“孟春”、“明光”、“有功”、“三邦”五艘军舰,毅然于1874年5月7日拔锚出征。
战争的过程非常简单。1874年5月10日,日军在台湾登陆。牡丹社酋长阿禄古父子奋力抵抗不敌身亡。日军分三路扫荡抗日派的牡丹社、高士佛社、女奶社等原住民,诸社纷纷投降,战争很快就宣告结束。日本在台湾建立了都督府,开始修筑医院、营房、道路,向台湾居民分发日本国旗,准备久踞。
清政府得知日军侵犯台湾消息后怒不可遏,立即向日本政府提出质问,并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率军直赴台湾。这个沈葆桢是清末名臣,也是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后来官拜两江总督和南洋大臣。他还身兼林则徐外甥和女婿之职,沈的母亲为林则徐七妹。也就是说沈葆桢的婚姻属于标准的近亲结婚,估计那时候管的也不严。
接到命令的沈葆桢立即于1874年6月14日带领“安澜”、“伏波”、“飞云”三艘军舰赴台。随后,“扬威”、“振威”等军舰也开往澎湖列岛进行威慑,一时间台海战云密布。
沈葆桢到达台湾后,采取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向朝廷提出纵横外交和实力备战相结合的对日方针,一面与日军交涉,一面积极备战。沈葆桢首先把历年来洋船漂台事件及日本入侵台湾前后经过分别摘要照会各国公使,最大限度地在国际上孤立日本,利用国际舆论逼迫日本退兵。其次是分批次向台湾增兵。从大陆抽调当时最精锐的洋枪队十三营到台湾布防,第一批2000人、第二批增援2500人在沈葆桢抵台后很快到达,还招募广东兵勇2000多人随时待命。此外,从天津调运的新式洋炮和从福建调拨的数万公斤火药也先后抵台。沈葆桢的调兵遣将使得台湾清、日双方实力发生了根本变化。面对实力不足可能带来的战争失利,加之日军水土不服,疾疫流行,“每日死者四五名至数十名”,士气极其低落,日本政府认为军事占领台湾的办法暂时无法实施,于是被迫采用外交手段来解决。
在英国的斡旋下,“维新三杰”之一的大保久利通开赴天津与李鸿章谈判,多轮谈判无果。大保久利通对英国公使威妥玛道出实情:“本次事件我方死伤较多,花费很大,对本国国内无法交代。再说我们在台湾也盖了房子修了路,如果大清能给与经济补偿的话,撤兵亦无不可。”同时大保久利通狮子大张嘴,要求索赔白银500万两,至少不能低于200万两,不能再减。
经过一番唇枪舌剑之后,1874年10月31日,军事上占尽优势的清政府与日本在签订了《北京专条》,清政府付给“日本国从前被害难民之家”抚恤银10万两和日军在台“修道建房等费用”40万两。12月20日,日军从台湾全部撤走。50万两白银对于当时还是穷酸的日本不啻于一笔巨款。可以说,这也是日本对外侵略所挖到的第一桶金。
日期:2015-07-25 21:31:19
区区50万两白银对于动辄赔几千万两的大清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但是这一事件带来了严重的政治后果。那就是《专条》承认了日本这次的侵略是“保民义举”,等于变相承认了日本对琉球的专属统治地位。
1876年4月4日日本废琉球藩,琉球王国被日本吞并。琉球国王尚泰及皇太子中城相继作为人质被掳到东京。琉球北部数岛并入鹿儿岛县,南部诸岛设为冲绳县。
1879年10月,大清国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门口来了三个衣衫褴褛的“叫花子”,个个痛哭不止。他们就是已经亡国的琉球国使者林世功、向德宏和情报官毛精长三人。他们历尽艰辛辗转来到这里,就是请求大清母帮能派兵救援赶走强敌,恢复家帮,重返家园。泱泱大清大方异常,给了三人足足300两白银的盘缠让他们自行回去。11月20日,林世功在将最后一封“以死乞师”的书信呈送总理衙门之后自杀身亡,时年38岁。死前所写的一首诗云:“古来忠孝几人全,忧国思家已五年。一死犹期存社稷,高堂专赖弟兄贤。”
朝中也有一些官员感慨于林世功的忠义,自发募集纹银200两,将林世功葬在京郊通州的张家湾。
日期:2015-07-26 18:51:22
1.2.2 位列第九的北洋水师
被西方列强欺负,这是咱大清早已经习惯的事。赵太爷打头,咱忍了。可现今连你王胡和小D也来撒泼,真乃“是可忍孰不可忍”!被大清一直看不起的小日本竟敢贸然侵台还借机敲诈的事实,在大清朝廷激起了轩然大波。于是群臣纷纷上奏,提议发展海军,加强海防。这引起了老想有所作为但又说了不算的光绪帝的高度重视。
由此大清国展开了一场关于海防战略的大讨论。在此过程中,文华殿大学士、首辅、直隶总督李鸿章高屋建“瓦”地指出:“泰西虽强,尚在七万里之外。日本近在肘腋,伺我虚实,将永为中土之患。”
综合各方面意见,1875年5月30日清廷决定分别成立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任命李鸿章为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总管北洋水师,刚才提到的那位沈葆桢为南洋通商事务大臣,总管南洋水师。
朝廷议定,每年从海关和厘金收入中提取400万两白银作为建设海军的军费,由南、北二洋分配使用。当时大清的海军分为四支:北洋水师负责山东及以北之黄海,南洋水师负责山东以南及长江以外之东海,福建水师负责福建、南海,另外还有广东水师。作为南洋大臣的沈葆桢认为,400万两白银打造一支舰队都不宽裕,“与其同创同弱”,倒不如先发展北洋水师。相比较而言,北洋水师的作战区域是关键的京畿地区,沈葆桢大度地建议让北洋水师优先发展。考虑到中国当时的主要假想敌是日本,清廷采纳了沈葆祯的建议。初步的设想是,等北洋水师实力雄厚后,“以一化三,变为三洋水师”。
1875年,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受命创设北洋水师。北洋水师的成军之路由此开始。由于前面提到的原因,建军之初北洋水师走的基本就是对外购舰之路。
1879年11月,北洋水师向英国米切尔船厂订造的第一批军舰,也就是“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四艘蚊炮船回国,加上两年后回国的“镇中”、“镇边”, 就把四面八方全镇住了,名字听起来那是相当的吓人。这六艘船的排水量都只有440吨,航速10节。一分价钱一分货,每艘也只花了15万两白银。据说这种蚊炮船块头虽小,战斗力不弱,让人像被蚊子咬那样难受。可是几只蚊子一般咬不死人,这些小船当然不能作为舰队的主力舰只。
1881年,从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订造的撞击型巡洋舰“扬威”、“超勇”号加入北洋舰队。这两艘舰排水量1350吨,航速15节,每艘造价65万两。北洋舰队终于有了像样的主力舰。也就在这一年,李鸿章的亲信、太平天国叛将、以勇猛著称的淮军提督丁汝昌入主北洋舰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