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解读:三国大梦》
第36节作者:
河北赵二 日期:2015-07-28 23:59:00
(125)
曹军、河北军屯城外,我与吕布、张邈、陈宫诸人登城查看,见河北军甚是雄壮,陈宫叹曰:“袁本初终将破伯珪而尽有河北也!”
越数日,河北军果稍稍离去,人数远不及初。陈宫曰:“可击之矣。”
我问曰:“当击曹军耶?当击河北军耶?”
宫曰:“曹操善用兵,典韦、曹仁、夏侯渊诸人皆猛将,若击之不胜,反沮军心;河北军人少,且众多思归,击之必破,河北军破则曹军必退去。”
我从之,与吕布夜引精骑往击河北军。河北军陡遇我军大至,仓促无备,大乱。我军引风纵火,烧河北军营帐。河北军自相践踏,死者甚众。
我军既破河北军,马不停蹄,复击曹军。曹军闻河北军乱,果退走,我军追之不及,乃还濮阳。
后数日,曹军复至,设营寨于城外,营寨四周皆挖深堑,广布鹿角、拒马,以为持久之计。
我军数出,攻之不能拔,曹军亦数来攻城,亦不能下。两军自夏至秋,相持百余日。
日期:2015-07-29 23:25:46
(126)
是岁,大旱,蝗虫起,遮天弥日,食尽禾稻,粮价遂贵,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人相食。田氏尽出其家财助军。
军中粮尽,初尚有糠皮可食,越数日,糠皮尽。我与布令杀军中战马充饥,战马杀死半数,陈宫止之曰:“二将军所将多骑兵,若尽杀战马,何以与曹操争兖州?”我与布乃不再杀马,令将士改采蓬草而食,蓬草味苦涩,难以下咽,然不得不食。又数日,蓬草亦尽,众乃食树皮。未几,树皮又尽,布遂夜击曹军,杀其士卒,皆载尸还,取其骨肉以作糜粥。军士请我进食,我呕之不忍食。
明日,曹军引去。我遍视众将士,见将士皆菜色,甚哀之,时军中士卒病饿死者近半,我乃谓众将曰:“今濮阳乏食,曹军已引去,我军不如弃濮阳南走,就食山阳。”
众从之,乃弃濮阳而走。众行至乘氏,皆饥乏难忍,士卒饿毙倒地者相继。我谓众人曰:“吾部将徐翕在昌邑,必有粮食,诸君努力,至昌邑可得生矣。”
众皆喜,勉强赶路。忽闻一声断喝曰:“沐雪存休走,且留下首级!”
日期:2015-07-31 07:41:30
(127)
众人皆大惊,但见一军杀出,为首二人,一人三十有余,一人年约二十,皆乘骏马,手执长枪,对我怒目而视。
我出马曰:“吾与足下素不相识,并无冤仇,足下何以要取吾首级?”
年长之人冷笑曰:“汝纵不识吾,当识吾兄。”
我问曰:“汝兄何人?”
其人曰:“吾兄乃曹公部将李乾也,吾姓李名进,此吾兄之子李整也。”言毕以手指身旁少年将军。
我见少年将军容貌和李乾果有几分相似,不由暗暗叫苦。
李进喝曰:“汝今日合死,落入吾手,吾当以汝首祭兄长之墓。”跃马挺枪,前来战我。我勉强与进战二十余合,饥乏交加,但觉大戟沉重,举动不便,拨马败回。李进引众追杀,我军士卒皆有气无力,甫一交锋,立即溃败。我与吕布引众狂奔十余里,已不见李进军马,我军落后士卒皆为所杀。
我与吕布商议何去何从,布欲还濮阳,布将张辽曰:“不可,濮阳军粮食尽,草木皆无,死地也,若往必危,不如回身死战,李进军虽勇,然士卒少,奋力搏杀,尚有生机。”
我与布然之,乃激励士卒曰:“今进退皆死,不如回身搏杀,纵兵败身死,胜于饥饿而死。”众从之,回攻李进军,恰李进军追至,士卒殊死战,大破李进军,张辽身先士卒,冲入李进军,截住李进厮杀,战有十余合,挥刀将进砍落马下,李整引败军逃走。我军获肥牛数头,胡饼万枚。胡饼即千百年后西疆所谓馕者是也。我以肥牛、胡饼分士卒,士卒皆呼万岁,声震数里。我军吞糠吃草十余日,至此方得食粮。
日期:2015-08-01 00:16:20
(128)
众至昌邑,徐翕迎入城中,我与雀儿、贝儿复见,相拥共语离别之苦,涕泪皆下。
雀儿问我曰:“君与曹公战,胜负若何?”
我曰:“两军相持不下,胜败未知也。”
雀儿:“今虽离别数月,犹隔世也,愿君他日勿弃妾母女。”
我曰:“吾必死生相携,不令汝母女与吾相失。”
贝儿已知我与曹操相攻,问曰:“父之鄄城,见阿黄否?”
我曰:“未见也。”
贝儿愀然不乐。我出见诸将,议兖州军事,经时乃还,至府,见贝儿立院中,望北自语曰:“阿黄,阿黄,汝曾念及我否?”
我知贝儿难忘曹彰,暗自叹息。
其年冬,雀儿有孕。陶谦病死,刘备代领徐州
初,我军弃濮阳南下也,东郡诸城皆复降曹操,吕布恐山阳、济阴诸城亦降操,乃以其将吴资为济阴太守,屯定陶;薛兰、李封屯巨野,布自与陈宫、高顺、张辽诸将屯东缗。
我劝布曰:“分兵则势弱,诸县远隔,多者百余里,少者数十里,若曹军一旦来袭,难以卒至,救应不暇,必败无疑。”
陈宫亦劝布勿要分兵,布曰:“今兖州北皆归曹操,吾若不遣兵坚守诸县,则兖州南亦将为曹操所有,吾无置锥之地也。”
宫曰:“吴资、薛兰、李封诸将皆非曹操敌手,若分兵拒守,终为操一一击破。”
布曰:“吾有赤兔马,日行千里,操若袭定陶、巨野,吾瞬息可至。”遂不听我与宫言。布为人勇而无谋,陈宫虽屡进计谋,多不为用。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