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这才是和珅-走出成见,走近真实》
第8节作者:
附壤 委屈埋藏在心,如果不能遗忘,就会变成刻骨铭心的记忆。
幸运的是,不幸的是,和珅一生都保留着这些刻骨铭心的记忆,它们成就了和珅,也埋葬了和珅。
在咸安宫官学求学时期的和珅,穷困落败、一文不名,却一直出入于当时清朝的上流社会,个中的反差,让和珅血淋淋的看到:权力和金钱怎样能使一个人锦衣玉食、嚣张跋扈,而没有它的人,是何等的落魄和屈辱。这些,都构成了和珅刻骨铭心记忆的主要部分。
这些刻骨铭心的记忆,一直都在驱使着和珅进行一个毕生的动作:对权力和金钱执拗的追求。
接下来的故事似乎简单了:确定追求的和珅,从此头悬梁、锥刺骨,努力学习,最后终于凭借自己的刻苦,得到赏识,于是开始飞黄腾达,成为一代权臣,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追求……如果剧情这样描述下去,则又成了一个狗血俗套的励志故事。
这种励志故事的危害就在于,它总是传达一个误导的信息,似乎一个人只要勤奋刻苦、努力奋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可现实中,勤奋努力不一定能成功,胸怀大志更不意味着可以实现。因为,what往往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how!
同样,如果和珅只知努力学习,那么他也许可以成为衣食无忧、生活小康的大官和珅,但绝对不可能成为后来我们熟悉的那个权倾朝野、一吐积怨的“和中堂”。
和珅命运真正的转机,是因为他将注意力早早地放在了一个人的身上。
这个人有着和珅梦寐以求的权力,而且是无限的权力,他的举手投足就是金科,他的只言片语就是玉律。
这个人在拥有几亿人的庞大帝国中,对每个身处其中的子民有着生杀予夺的权力,让其生则生,让其死则死,让其荣则荣,让其败则败。
这个人与和珅并不遥远,就居住在距离和珅上学的地方仅仅几百米的地方,和珅能时时刻刻感受到他的威严。
可这个人又是离和珅那样的遥远,八万杆子也打不着。
这个人我们都能猜到了,他就是乾隆。
下面,我将用一定的篇幅,介绍一下在清朝的大背景下的乾隆,看一看在当时的中国,乾隆皇帝到底有着多么大的权威?而乾隆皇帝又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你对后一个问题感兴趣,那么恭喜你,因为当年在咸安宫官学读书的和珅,也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日期:2013-12-23 18:08:29
中国古代的历史,如果远远地眺望,似乎只是一部王朝更迭的循环史,但如果能走的更近一些观察,就会发现,中国历史的每个朝代,都有它极其鲜明的个性。
清朝的个性,主要在两方面,一方面前面已经说过,即它是第二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另一个方面,则在于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最后”两个字的含义,就是此前历朝历代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都给清朝的皇帝提供了丰富的实例教程,尤其是刚刚在它面前倒下的明王朝,更是给清朝皇帝树立起了一个最好的反面楷模。
于是,曾经导致各个朝代灭亡的宦官专权、后妃干政、外戚专权、相权膨胀、军将反叛、党争等等现象,在清朝几乎全部绝迹,只有在清朝的后期,由于同治皇帝实在不争气,才成就了慈禧的垂帘听政,但若不是面临着西方文明入侵这个崭新的挑战,慈禧还不至于把清朝惑乱向灭亡。
总之,见识了各式各样导致一个朝代灭亡的弊病之后,清朝的确开出了许多药方,这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一个药方,便是:
绝对的君主专制!
清朝皇帝的权力,我希望找一个比登峰造极更加登峰造极的词来形容(可惜没有找到),所以只能用“中国历史最高峰”这样朴素的话语,来形容这种极致。
语言既然已经苍白无力,那就用事实说话:
日期:2013-12-23 20:50:38
首先,上溯到耀眼的唐朝,当时如日中天的李世民,有一次上朝时被魏征气的拂袖而去,没想到魏征却上来一把抓住自己的衣袖,弄得自己狼狈不堪,事后虽然恨恨地说要杀了这个乡巴佬(会须杀此田舍翁),但最终仍然重用魏征,目的就是压制自己皇权的膨胀。
到了宋朝,由于祖训中有:“不得刑戮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所以对宋朝的知识分子来说,上书言事最坏的后果不过是贬官(概率很小),但好处是大大的,很可能得到赏识。于是,再小的事,到了宋朝都会变成一件大事。
比如北宋第五任皇帝宋英宗,由于上一任皇帝没有儿子,所以选定他继位,但随后就引发了著名的“濮议”:宋英宗如何称呼自己的亲生老爹?是按照家族血缘称其为“父亲”呢,还是按照儒家宗法称其为“伯父”。
就是在这种叽叽喳喳中,宋朝皇帝并不自在。
到了明朝,朱元璋确实想实行绝对君主专制,为此煞费苦心废黜了丞相制度,但他没想到,替代丞相的内阁,到后来比丞相权力更大。他更没有想到,自己的后代竟是那么不争气,276年的历史有121年皇帝不上朝,躲在后宫做木匠、炼丹、***……
当然,清朝以前,并不是没有皇权高度集中的时候。比如秦始皇、汉武帝、朱元璋等等时期,不过那都是由于皇帝本人贪权残暴的性格造成,属于个别现象。
而在清朝,皇权的集中,是一种渗透到基因中的制度。
到了清朝,再没有大臣敢去扯皇帝的衣袖,甚至当面指责皇帝,也是相当于自杀的行为。
清朝为官的大臣,做官的最高境界就是入职军机处,当个军机大臣,这是皇帝最亲信的大臣才能得到的荣誉。
关于军机处的介绍,等到后面和珅入职那里的时候再详细介绍,这里我只说明一点。
军机处虽然在清朝极其重要,但里面的陈设十分简单,屋里有一个大炕,炕上有一个八仙桌,炕下也有一个八仙桌,两边放着两把椅子。据说,当时故宫开始对外展出时,由于军机处陈设的实在简单,没有观赏价值,差点把军机处改建为一处公共厕所。
布置虽然简单,但是里面曾经工作的,都是当时清朝第一等的大臣。不过,这些一等一的大臣,在里面工作着实痛苦,有炕不能躺,因为那是给皇帝准备的,有椅子不能做,那也是给皇帝准备的。
他们只能跪着。
而且,那是他们孜孜以求、引为自豪的姿态。
事实上,那也是整整清朝一代的中国人,所接受、所习惯、所追求的姿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