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jie——戏剧,让历史更艺术》
第16节作者:
猫九Y 在即位之初,他的赢族虽然经过父亲44年的积累与发展,已经十分的强大,但是身处西陲,被无数个戎族部落包围着,战争压力依然很大,让人不敢安眠。
于是,他凭借着自己犀利的眼光,在无数的戎族部落中,挑选了一只较为强大的部落,作为了主力培养对象,让其成为自己征战西戎的有力助手。
被选中的,就是丰王部落。
这个丰王虽然不是西戎中最强的,但是却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在头脑单一,只知道杀人掠货的戎人中,这个丰王,却是一个受了一些东方文化影响,有一定知识,想要有一番作为的部落首领。
在襄公即位的第一年,就把自己的亲妹妹穆赢,嫁给了丰王,以借此,把丰王拉到了自己的麾下。这在赢氏一族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自从非子被封在秦邑以来,赢族和西戎一直都是敌对的关系,他们抢了西戎的土地和人口,作为周的臣子,一直都站在西戎的对立面,对抗着西戎,保卫着西周。
虽然在秦朝灭亡之后的2000年里,中国的很多朝代都曾和中原之外的少数民族联姻,来确保边境的安定。但是在那个时代,在那个东方诸国十分鄙视戎狄等少数民族的先秦时代,这件事情,是人们想都不敢想的。
但是,襄公却实实在在的做了,而且做得很出色。
他选中的这个丰王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忠心的站在了大舅哥这一边,让犬丘城的战争压力瞬间大减。在襄公不断地提供生产技术和武器之后,丰王一族迅速的发展起来,为后来的文公收复故地,打下了基础。
从后面发生的事情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襄公的眼光,真是太贼了!
其实在庄公去世的那年,西戎的多支部落就开始蠢蠢欲动,秘密的谋划着趁秦邑新君初立,国事不稳之际,大举进攻,灭了这个西周安插在西陲的心腹大患。
战役发生在襄公刚即位的第二年,也就是联姻丰王的第二年,西戎多支部落,突然发难,率大军包围了犬丘。世父带着全族之兵,奋力抵抗,辗转于各个城门,亲自督战,而且每次防守反击,都是亲自带兵出城。
战争的结果还算不错,由于父亲这么多年来的积累,使得赢氏的战斗力大大超乎了西戎兵的预料,不论对方怎样的疯狂攻城,始终都没有跨越城池一步。在这一战中,西戎联盟损失惨重,西戎部落间的联盟本就不稳定,在如此死伤,依然不能攻克一座小小的犬丘城时,迅速地瓦解,退回了西边。
但是万幸中的不幸是。赢部的中军主将,也就是襄公的哥哥,世父,被西戎掳走。
这个时候,就更能体现襄公眼光的长远之处了。由于之前联盟了丰王,而且现在的丰王俨然已成为西戎之中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所以,在丰王的多处斡旋之下,在襄公的多方威胁之下。世父在第二年的开春,被安全地送回了犬丘。
在之后的时间里,襄公像父亲一样,不停的发展生产,整备军力,扩充土地,为不久后就要到来的那一个历史契机,不断的积蓄力量。
只为那一仗,可以充分的发挥赢氏一族的力量,只为那一仗,可以让赢氏彻底翻身,封侯建国!
日期:2013-10-31 13:04:40
三足鼎力 两合者胜
回到周朝这边。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让他的威信度降到了0之后,又废黜了申侯的女儿申后和申侯孙子太子宜臼。
看到女儿孙子灰头土脸的跑回申国,申侯愤怒到了极点,秘密联合了缯国和犬戎,集结了大批的部队冲到了镐京,当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的时候,已经几乎没有诸侯再来勤王,结果也很显而易见,周幽王兵败,被杀于骊山之下。
但是让申侯没有想到的是,犬戎本就是西边的蛮族,几百年下来烧杀抢掠惯了,到了镐京以后被眼前的繁华富丽看傻了眼。一群土流氓,以前抢的都是周王朝最边上的穷地方,哪见过这么多好东西,一时间土流氓们纷纷脱离了申侯的指挥,开始在镐京大肆的打砸抢烧。
申侯本来准备杀了幽王,立孙子宜臼作为周的天子,从而来控制这个屹立了近200年的王朝。哪知道这个时候出了这么一个乱子,犬戎造反了。
一下子,申侯也成了受害者,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犬戎部落洗劫了皇宫,掳走了褒姒,并放火焚烧了整个镐京。由于犬戎的兵力实在太多,而且大部分是骑兵,战斗力极强,就算和缯侯联手,也无法将其控制。
然而这个时候,却是秦襄公一直等待的机会,那个必杀的瞬间。
犬戎并没有辅佐宜臼登基,而是在镐京大闹起来,这样一来,这个三国联盟就彻底的宣告瓦解。抢疯了的犬戎部落们,完全松懈了对周围潜在危险的警惕。
襄公抓住了这个等待已久的机会,倾全国之兵,日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从西边抄了犬戎的后路。这时,在城内的申侯苦盼的援军终于到来,他立刻联合缯侯从内部绞杀犬戎兵。
在这样的内外夹攻之下,再加上襄公多年与犬戎的交战中已充分了解了这个部落的特点之下,迅速的消灭了犬戎主力,再一次的把他们赶回西边放马去了!
既然赶走了犬戎,那就该进行下一环节,新王登基,赢族领赏吧!
等等,事情并没那么简单。
现在的问题是这样的。
就在周幽王和伯服被杀于骊山之后,周氏的大臣们立了伯服的儿子“余臣”为王,史称携王。
而就在申侯起兵之前,为了出师有名,在申国立了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天王。
所以这个时候,周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两王并立的现象。
而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
这时的镐京,有着3大势力。一个是携王势力,在当初周幽王被杀之后,朝内的元老大臣也都归附了王子余臣,也就是携王;第二个是天王势力,因为身后站着申侯和缯侯,手中的士兵也不在少数;第三个就是秦襄公势力,倾全国之兵而来,那阵势,可不是闹的。
问题就是,到底该拥立那个王,也就是襄公该投向哪一边?这个时候作为第三势力的襄公选择了谁,谁就将继承天子位,重新掌管这个国家。而未被选择的那个人,下场就只有一个——死。
一个王朝的走向,两个王子的命运,竟然要靠外人来决定,而这个外人还曾经是他们最看不起的罪奴,这还真是讽刺。
一般这个时候,结果也不难猜出。天王一支是已经被废的人,而且也是这次暴乱的罪魁祸首,而携王一支,是太子伯服所生,朝中老臣也都站在携王一边,这个结果还用问吗?
用问!
因为之前说过,襄公这人的想法有点不正常,他总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自己的小九九。
虽然在镐京期间,携王的大臣们不断地来游说襄公,告诉他携王是如何的正统,希望他可以做出正确选择,并且封官许愿之类的话。
但是,我们的秦襄公再一次的显现出了他眼光独到的地方。他并没有立携王,而是以赢族全族之兵,拥立了申侯的孙子,天王宜臼。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