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夜郎认为的正常水平是多大呢?
比如刘邦(公元前256年)跟刘秀(公元前6年),9代人平均每代相差31岁,这个数字就比较合情合理。
再如孔子(公元前551年)跟孔仁玉(912年),43代人平均每代相差35岁,这个数字也比较合情合理。
日期:2014-08-11 18:51:35
[出生4]
再有,朱温同志出生的那一夜,《旧五代史》载,“是夕,所居庐舍之上有赤气上腾”,以至村里的人们都以为朱家失火了,跑到跟前看时,却见到房屋完整,并得到朱家生了儿子的消息。
这样的谎言,我们听得耳朵长老茧了。
紫气、白气、赤气、异香之类的谎言,稍微动点脑子、稍微有点自然科学知识的人,就能识别。可是,史书中多着呢。“紫气出于窗户”(李存勖),“时有白气充庭”(石敬瑭),“载诞之夕,赤光照室”(郭威),“紫气充庭”(杨坚),“红光满室”(朱元璋)……
不说了,太多。
意思是告诉我们,这些人是跟常人不一样的。他们是圣人,是天子,天生的皇帝命。如果你出生的时候没有这些东西,你就老老实实地当老百姓吧,你没有当皇帝的命。
这样的谎言,皇帝们爱听,写进史书里,皇帝审查的时候就能通过。
于是得出的结论是,朱温同志一出生,史学家们就用谎言包裹着他,让我们去读。
其实,事实应该是这样的。教书先生朱诚的老婆王氏,腆着肚子在家门口搓洗破衣服已经几个月了,十月二十一日这天,邻居们听到朱家传出一阵阵婴儿的啼哭声。
“朱家添新崽子了,快去看看,是儿子还是姑娘哦。”
“是个胖小子!朱家有三个儿子了,好福气,好福气!”
夜郎的意思是,历史人物,即使是皇帝、是英雄,他们其实也是普通人,请用普通人的眼光来看待他们。
日期:2014-08-12 08:24:08
[出生5]
然后,日子像昨天一样继续过下去。
遗憾的是,老天爷不喜欢雪中送炭,倒爱好雪上加霜。没几年,朱家五口的“幸福生活”走到了尽头,家庭经济基础倒塌——朱先生贫病交加,一命呜呼了。
草草埋葬了朱先生之后,朱妈妈王氏带着三只小朱发了愁。朱诚先生的遗产清单如下:一个孤孀,两间破屋,三只幼崽,四邻债务。
可日子还得过下去。
每天三顿可不能断炊,即使迟一点、稀一点,也不能改成两顿。
吃尽当光的王氏,估计尝试过带着三只幼崽跑到山坡的迎风面喝西北风。可是,喝西北风不大中用,饱得很快,饿得也很快。还没跨进家门,母子四人已经饿得头晕眼花。
可日子还得过下去。
王氏带着三个儿子投奔到了萧县人刘崇的家里。其实,应该是逃荒、讨饭到了萧县,被刘崇收留。不然,怎么会走州跨县的投奔一个陌生人?
每次读到这里,夜郎常常纳闷。刘崇能够一下子收留寡妇孤儿四口,家庭经济条件应该不差,家庭出身成分应该是地主阶级。而在很幼小的时候,老师就告诉过我们,在万恶的旧社会,地主阶级是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的。地主刘崇为什么会收留非亲非故的王氏母子呢?难道万恶的地主,也有一点点儿善心或良心?也许,地主阶级里面也有善人?
日期:2014-08-12 10:24:01
[出生6]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刘地主收留了贫雇农王氏,以及后面拖成一串的三只“油瓶”。
真是有话便长,无话便短。寄人篱下的母子四人,其实就是刘地主家的便宜长工。看来,刘地主做善人也不是无条件的。王氏呢,一个妇道人家,大多也就是缝缝补补洗洗做做家务,当然也到刘地主家的地里做些粗活;三个小子呢,虽是童工身份,但年龄太小,也不过放放牛,砍砍柴,喂喂马什么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朱温跟两个哥哥一起渐渐长大了。可他眼睛看到的是人世间的不平,心里产生的是强烈的愤慨和不满。
他思考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他们有的,我为什么不能有?
不知道是哪一天,他突然就发现了自己和刘地主家的小子不公平。
几个小子在田野里疯玩了半天。
“开饭了!开饭了!”一声声呼唤让朱温发现自己早已饥肠辘辘,便同大家一起向家里飞奔而去。
强悍的朱温跑在队伍的最前面。刚跨进大门,厢房里传出的阵阵香味让他情不自禁地跑了过去。
刚到厢房门口,一条胖乎乎的腿伸了过来,险些绊了他一跤。朱温抬头一望,望到了厨房赵姨怒气冲冲又鄙夷不屑的目光。
朱温当年读不懂这种目光,只觉得她的样子好吓人。后来见识多了,才知道这种目光的含义。
正在这时,厨房的王姨端着一盘清蒸全鸡过来了。朱温甚至看到了那鸡头晃悠晃悠地直向他点头。
他正陶醉在自己汹涌而出的唾液里,胳膊上传来了钻心的疼痛,赵姨拧着他的胳膊,把他扔在一边,骂道:“好狗不挡道!”
直到这时,小刘地主才腆着一个肥肚子“吭哧吭哧”地跑了过来,被赵姨抱上了桌前的椅子。
朱温还陶醉在满桌大鱼大肉散发的香味里,耳朵又传来了一阵疼痛。他被拧着耳朵拖到了柴房里,这才看清,拧自己耳朵的是铁青着脸的母亲。
日期:2014-08-12 12:48:08
[出生]
母亲虎着脸,给了他一碗可以做镜子的稀粥和几片有点咸味的青菜叶。
肚子咕咕叫的朱温狼吞虎咽地喝下了稀粥,可他的脑子里一直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念头纠缠着他:玩的时候可以一起玩,为什么我就不能到厢房里去吃鸡肉?
这个念头一钻进他的大脑,从此就生了根,发了芽,开了花,还结了种子。
从此,他就不停地观察,不停地思考。
冬天,小地主穿着棉衣锦袍,漫天风雪里疯玩,他却只能躲在草垛里瑟瑟发抖。
我为什么没有棉衣穿?
想多了,朱温又在想下一个问题:他有的,我怎么才可以有?
朱温有他的办法了。
刘地主地里有一大片梨树林,树上挂满了又香又大又脆的梨儿,当然,也有被虫子蛀过的,也有歪瓜劣枣又小又丑的。
虽然给梨树松土、浇水、施肥、捉虫的是朱温母子,甚至爬上树摘梨的也是朱温母子。可是,吃梨的时候,刘地主一家吃又香又大又甜又脆的,而朱温母子却吃又小又丑又涩又酸的,或者是被虫子蛀过的。
朱温想,他们能吃的,我为什么不能吃?朱温又想,他能吃,我怎么才可以吃到?
朱温虽然没有听过“大闹天宫”的故事——因为当时还没有——但他却象齐天大圣那样做。他偷偷地爬到梨树上,拣最好的梨吃了个饱。
当然,后果也跟齐天大圣一样,被刘地主发现,一顿棍棒饱打,打得朱温终生不想吃梨子。
可他控制不住自己的念头,常常会犯相同的错误。
当然,有时也不一定偷,也可以骗。比如可以把小地主手里吃的糖果、玩的小玩意儿骗过手吃了,或者玩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