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中罪:岗什卡雪峰下的罪恶》
第4节

作者: 银露梅
收藏本书TXT下载
  汪永海用放大镜仔细查看着骷髅上每一个细小的部位,包括死者的每一颗牙齿,每一处骨关节。然后,把看到的情况告诉祁仁青。
  祁仁青边听边认真记录着。
  肖伯杨用尺子量了骷髅的长度,转过头望着祁仁青告诉他结果,祁仁青也认真地记录了下来。
  经过汪永海他们几个人一个多小时的认真仔细勘查和仔细分析研究后得出结论:死者为男性,年龄约五十岁左右,身高约160cm—165cm之间。死亡时间大约十年左右,死亡原因:头部钝器所伤(枕骨粉碎性骨折)。
  毫无疑问,这是一起杀人事件,受害者是被人从后面用钝器用力打击致死。
  日期:2014-08-18 23:50:44
  祁仁青提出了一个疑问:“会不会是死者自己摔倒,后脑勺正好撞击在后面的石头上?”
  对于祁仁青提出的问题,汪永海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汪永海指着枕骨说:“如果死者是自己跌倒受伤死亡的话,那么,他的枕骨只有一处损坏。但是,你看这个枕骨,上面只少有五处损坏。也就是说,他被人从后面用钝器至少敲打了五下,而且每下敲打都是致命的。”
  对于汪永海的分析,祁仁青和肖伯杨心服口服。
  是谁这么狠心,对死者下如此毒手?
  日期:2014-08-19 09:50:47
  汪永海他们把视线落在了装尸体的帆布袋子上,从帆布袋子的新旧程度和腐蚀程度看,死者死亡的时间和帆布袋子埋在地下的时间不吻合。也就是说,死者的遗骸过了五六年后才被装进这个袋子里埋葬在地下的。
  证据有两点:第一点:装尸体的帆布袋子埋在地下的时间大约在两年左右,而死者的死亡时间大约是十年。
  第二点:帆布袋子里的尸体骷髅顺序凌乱。也就是说,尸体是完全风化成白骨后才被装进这个帆布袋子里的。
  肖伯杨他们一头雾水,如此看来,难道尸体是第二次被人为搬迁?
  日期:2014-08-19 09:51:44

  此时,已经到了三点多下午。坐在不远处等待结果的牧民们的心情渐渐焦躁起来。因为奶牛还在等着他们去挤奶,羊也在等着他们去赶回圈里。
  牧民们推选了一名藏族汉子前去探听消息。藏族汉子不敢贸然进帐篷去打听,而是站在帐篷旁边,探头探脑地向里面张望。
  日期:2014-08-19 09:52:43
  祁仁青看到了藏族汉子,他走出帐篷,用藏语询问藏族汉子有什么事情?

  藏族汉子惴惴不安地问了一些关于骷髅的事情,祁仁青本来不想回答他的问题。但是想到接下来的破案工作,可能要依靠当场群众。于是,祁仁青返回帐篷和肖伯杨和汪永海商量了一下。
  日期:2014-08-19 12:20:44
  “肖老师,汪老师。”祁仁青说:“牧民们等在外面,他们想了解死者情况。我想,还是把勘查结果告诉他们吧?”
  肖伯杨和汪永海他们两人的看法和祁仁青的一致,他们也认为要破此案,必须依靠当场群众。
  肖伯杨和汪永海异口同声地回答:“可以告诉他们。”
  “OK!”祁仁青说着话,走出了帐篷。
  看祁仁青出来了,等待的牧民们一窝蜂涌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询问情况,祁仁青简单说了死者的情况。
  死者是被人杀害的,此结论一出来,围观的牧民们吵翻了天,大家马上就联想到了尖措所说的解红卫。
  日期:2014-08-19 22:23:22

  祁仁青想问一问关于解红卫失踪的情况,大家都不肯回答。刚才在帐篷外打听消息的藏族汉子说,解红卫带着三十万元现金到西宁享福去了。
  祁仁青还想了解情况,但是围观的牧民们各自骑马走了。祁仁青不理解,刚刚还热情洋溢的牧民们,怎么一下子情绪变化如此之大。
  日期:2014-08-19 22:23:54
  施工队工人们居住的帐篷也撤出了案发现场,在离办案帐篷大约三公里的地方扎下了营地。刚刚还热闹非凡的案发现场,现在只留下了一顶孤零零的帐篷,一辆警车,三个警察和一具骷髅。
  面对这具骷髅,肖伯杨他们百思不解,从装尸骨的帆布袋子和尸体的风化程度看来,难道尸体是第二次被搬迁?
  解铃还须系铃人,如果要弄清此案的玄机,还必须要依靠当地群众。肖伯杨做为这次执行任务的负责人,感到案情复杂。
  日期:2014-08-20 10:56:31
  “我看这个案子有些棘手。”深思良久的肖伯杨说。
  肖伯杨的话立即得到了祁仁青和汪永海的赞同。
  “死亡时间在十年左右,这个时间的确太长了。我们应该从什么地方着手调查呢?”祁仁青无不担忧地说道。

  “看起来越是扑朔迷离的案子,就越有破绽。好在草原上外来人口不多,雪山草场也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应该着手从走访当地牧民开始。”老将汪永海的分析非常的有道理。
  日期:2014-08-20 10:59:19
  汪永海的建议和肖伯杨的想法不谋而合,当即,肖伯杨做了一个决定。
  肖伯杨说:“老汪,你回去向领导汇报情况。我和仁青留下来继续调查。”
  日期:2014-08-20 10:59:49
  “好吧。”汪永海同意了。
  祁仁青当即开车把汪永海法医送到了门源县公『安』局。然后,他自己带了生活用品,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案发现场。
  汪永海带着得出的结论,连夜向门源县公『安』局的领导汇报了此事,而肖伯杨和祁仁青决定走访当地的牧民群众,尽快找到线索。
  日期:2014-08-20 11:00:29
  牧区人家住的分散,通常是十里一家,五里一户。尤其是草原上灌木林立,网围栏密布,这给肖伯杨和祁仁青的走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警车没有办法在灌木丛中穿行,更无法跨越蜘蛛网似的网围栏。于是,肖伯杨和祁仁青只好选择步行。可是,当他们走出帐篷,从高处向远方看去的时候,满目苍茫的大草原,一眼望不到边,这让两位警官,心里不觉一阵凄凉。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诗人笔下的草原,此时正是他们见到的景象。
  日期:2014-08-20 19:33:39

  这么广漠的草原,步行到牧民家里去调查,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这让两位警官为难起来。
  这时,已经到了傍晚时分,天空最后的一沫晚霞也慢慢地消失在地平线。起风了,花香随着风儿,飘向远方。
  “草原上的野花真香啊。”肖伯杨嗅着鼻子,陶醉地说。
  一只巨大的秃鹰,鸣叫着从远方飞来,在肖伯杨和祁仁青的头顶盘旋起来,仿佛在嘲笑着他们的无奈。
  日期:2014-08-20 19:34:04
  “我没有带枪,如果有枪,我今天非把这只秃鹰打下来不可。”肖伯杨指着头顶的秃鹰,生气地说。

  祁仁青摇头说:“那可不行,鹰是我们藏族的图腾,绝对不能射杀,再说鹰可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肖伯杨笑了:“你还当真了?我就是说说气话而已,难道我不知道,鹰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吗?再说,我在藏区也工作了七年了。藏区的风俗习惯,难道我不懂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