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横江而来的棺材,几乎给我们全村人带来了灭顶之灾...》
第20节

作者: 爆头十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1-21 22:19:36
  姜仪的那柄古剑死死封住了尸魁的死穴,其他八枚铜钉摆的位置也各得好处,这封天大阵虽是第一次使出,却摆的天衣无缝。因此将那渡了一半劫数的尸魁长封在漳河河底,暂时人间不会有旦夕之祸了,也算是众生积德,没到覆亡之时。
  阵法虽好,却有一个不足之处,便是那大阵的眼没有镇住。
  兵家的布阵和道家的布阵都有一个相似的地方,都有一个提供能量的中枢纽带叫做阵眼。凡是这条纽带失了效,再厉害的阵法都是死阵,起不到一丁点镇邪封印的作用。

  兵阵如此,三国时候,蜀国的诸葛亮曾经摆出一道九宫八卦阵大破魏将曹仁,从此名声鹊起。
  蜀国后期,姜维曾率兵伐魏,遇悍将邓艾,在那山寨处摆出八卦阵,却被邓艾轻易所破。
  其原因不在于阵法的布列,而在于看守阵眼的守将。
  诸葛亮布阵时,看守阵眼是名将赵云,姜维布阵时,看守阵眼的是小将张翼,因此才会失败。
  道阵也如此,如果没有驱邪名器相护,时间久了,这封天大阵是封不住这千年尸魁的。
  姜仪还没到被兴奋冲昏脑子的程度,自从醒来后没在乎自己的伤势,反而一直惦记着这件事,所以才会让爷爷赶紧去“善后”。
  姜仪把那阵眼所在的位置告诉了爷爷,又从腰间解下一块黑绿色的玉佩,交到我爷爷手上,道:“大哥,待你找到了阵眼,将玉佩埋入三尺地下即可!”
  爷爷记下了姜仪说的话,等到正午时分,便带着那块玉佩,拎着个小铲子,往那漳河去了。
  此刻太阳正悬在头顶,日头正盛,晒得人脑壳火辣辣的疼,没多长时间,爷爷赶到了漳河,找到了昨天才移植的白果树,站在树荫下,又坑着头,望着地下,细细密密的找起阵眼来。
  据姜仪所说,正午时分,到白果树冠下,如果能看到一处显眼的光斑,那就是阵眼所在之处。
  找了一两分钟左右,还真让我爷爷在树影婆娑中,看到一束光柱,透过树叶,笔直的打在地下,形成一块五彩绚丽的光晕,跟其他光斑很是不同。
  我爷爷一下就认准了那便是姜仪锁说的阵眼,没有丝毫犹豫,拿起小铲,对准那光斑挖了几尺,将玉佩埋进其中...

  仅一夜时间,从暴躁到平静,从咫尺之危到力缆狂澜,1998年的那个夏天,安徽的某个不知名小村落里,发生了太多的不寻常,不寻常的大雨,不寻常的棺材,不寻常的命案,不寻常的雷声...
  日期:2015-01-21 22:19:53
  这些事情,如同落入深海中的石粒,只泛起了微微涟漪就消逝在长河之中。这些不寻常的经历,也许偶尔会出现在茶余饭后的唠嗑中,但却再也不会有人问津。
  没人知道漳河边为啥会多出一棵白果树,也没人会仔细瞅瞅树冠下那道奇异的光斑,一切看似恢复了平静,日子依旧过的红红火火。
  只是姜仪心中知道,这场劫难绝不会因为众人的遗忘而消刻怠尽,终有一天,它会重蹈覆辙,以更深的咒怨,来毒靡这本深末茂的人间!

  姜仪在我家静休了月余,等到了身上的创伤愈合,便带了几件麻布粗衣,背上随身携带的布囊,要过那四处为家的飘流生活。
  爷爷苦劝了一番,仍唤不回姜仪那颗放羁桀骜的心。
  没法,既然留不住,也只好祝一路顺风了。
  姜仪走的那天,爷爷整整送了十几里路也不舍得道别,姜仪倒是豁达旷荡,对我爷爷做了个揖,大笑数声,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大哥不必相送了。”
  爷爷心里很不是滋味,想那姜仪为了救一村老小几乎丢了性命,自己却不没啥可报答的。
  所以心中除了不舍,还有不甘。
  当爷爷掏出一叠“略表心意”的路费时,又被那姜仪笑着推辞了。
  “贫道乃化外之人,不受钱物,只好美酒,难见天下不堪事,只斩路边不平人,只是,大哥,我们约定好的,你可一定要信守承诺哦。”姜仪边笑着,从脖子上解下灵猫牙,放到我爷爷手中,说了最后一句话。
  “大哥,我这一去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回来了,这颗猫牙权当我送给错儿的一件礼物,他天生命阴,这颗猫牙能保他不受百鬼入侵,务必要让他时时刻刻戴在身上,睡觉洗澡都不可摘下,切记,切记!”
  孤雁北飞,枫火如眠,爷爷站在漫坡的荻花丛中,回想着姜仪这句话,心中久久叹息...
  自姜仪走后,生活终于回归了平静。头朝黄土,日耕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更替进行着,没有一丝丝变动,没有一丝丝喧扰。
  这一平静,就是十年。
  十年,看似一段悠长的光阴,其实也不过似一支脱弦之箭,只一眨眼的功夫便匆匆而过。
  弹指挥间,岁月云烟。回首望处,沧海桑田。
  十年,也足以改变很多事情,十年前,漳河边上的那株白果树不过一抱之粗,如今已变成了两人都抱不过来的参天树木。十年前,那个被邪气侵身的小娃,如今已是身高一米七五的初三学生。十年前,还能下地劳作的爷爷奶奶,如今已是头发雪白,皱纹满颊的花甲老人。
  说起这十几年的变化,还真值当一讲。
  首先,说那白果树前闻名三乡的三清庙,起初也只是爷爷随手搭的一小半人高的小棚子,后来在gc党的英明领导之下,家家户户都成了“万元户”,盖了新房子,买了小轿车,娶了新媳妇...
  日期:2015-01-21 22:20:14

  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在爷爷的积极倡导下,这座三清庙就此变成一座大庙。
  还别说,自从大庙建成后,还真的是风调雨顺,年有佳禾,岁有余粮。一时间,这三清庙名声大噪,每赶到逢年过节时候,过来朝奉的人接踵比肩,香火鼎盛,不在话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