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08-04 12:51:00
(137)
房子找到了,还是新房,也就是从没有人住过的。
窗户朝东,纳生气,还好,但就是屋里什么家具都没有。
于是青邈简单的买了一些生活必备的家什,这样难免又花了一些钱。
但毕竟是有了自己的小窝可以安居下来,青邈这才松了口气。
接下来就是需要找个工作,因为如果不找工作,青邈手里的钱也支撑不了多久。
朱老师那边也没少给她联系,但看起来能尽快落实的希望就都没有。
于是青邈决定自己出去找……到出版社杂志社碰碰运气。
每天早出晚归辛辛苦苦找了一圈,竟然全都失败了!这是她始料未及的事情。
原因是她的学历是自考的,没人愿意要。又因为她以前的工作履历有气功这一段,便会悄无声息的被 pass,还有很多单位招人都是要年轻的,而青邈都三十好几了。
…… ……
还真是应了易学大师的那句话……!
生活的严峻就这样摆在青邈的面前。
接连两天她都在陷入一种沉思:还记得离婚之后,她的生活就回归到了零点上,那时舒老师就对她说过:从零点开始,你今后就只是会增多。
这句话给她增添了很大信心。
老师也曾被命运清过零,而且现在又陷入到了危难时刻……青邈相信他的智慧和高功定会使他渡越难关。
也就是说修炼人遭遇挫折、磨难是很正常的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什么是大任呢?修道本身就是大任。
她想起了黑格尔的名言“运伟大之思者,必行伟大之迷途。 ”
“背起行囊,独自旅行。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 ”……自己应该有勇气做孤独的旅行。
青邈曾问过老师:要是把你放在深山老林里,就你一个人,你能过吗?
舒老师答:我能。
老师是一定可以的,因为他不是凡人。
而自己,如果要想做一个不凡的人,那么就理当从生活的种种历练开始。那么这样看来眼前这些还真的不算什么了。因为就是不修炼的普通人也会经常遇到诸如此类的困境。
于是青邈便当下释然。
其实很久以来,青苗都在参悟那个初始的修炼话题,就是大道能不能在红尘世间修?是否真的可以人道天道并行不悖?因为自己就是一个红尘世间人,是不可能到深山老林里去修的,那也不是她的法缘。
更重要的是在她内心深处,有一种慧悟的认定,那就是道是无所不在的,应该怎么都能修,应该可以尽人合天。
那么在人世间的修炼究竟应该怎么修呢?
现代生活这样繁杂,每天为衣食住行奔波,柴米油盐,买菜做饭,是否真的可以修成一个拎着饭锅的神仙?这好像还真的没有史料记载过。
所以很久她都在怀疑这件事,因为她一直有个看法;千古以来大多数的修炼爱好者,不过就是属于好道玩票罢了,不过就是个票友的级别,谈不上是真正的专业修炼。而从古至今的史料记载,那些大修行人都是出家住庙进山的,就连佛道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和老子也都是出家和隐修的。
道家的修炼轨迹就更是明显,几乎都是进山清修隐居的模式,广成子、魏伯阳、陈抟、王重阳、薛道光、白玉蟾、抱朴子、张三丰……无一不是。那么唯一可以作为世间修炼典范的就是儒家孔子一脉。
儒家完全是在红尘世间中修的,道在人中,中庸于万事,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理论上全然没有问题,青邈也是非常的景仰孔子,但若论修持的高度,是否可以达到心能转物,身心一如呢?这都是史料没有记载过的东西,只是在庄子里记载了颜回的坐忘,而后来颜回又早逝,也就无从可考了。子不语怪力乱神……好比是佛家的显宗修持,只修心性,而神迹一无所见。
但释迦佛却不是这样的,他老人家经常示现神迹;“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即时如来,从胸卍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即时阿难,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盼。”……
这才是真正的心物一元,体用一如。神通本身不意味着是大道,而道成却应该万术齐备、万法皆通。
所以青邈难免心中疑惑。到底尽人合天这条路能不能走得通?
为此,她曾经问过老师:鱼和熊掌是否可以兼得?
老师的回答是可以的,但须一脚门里一脚门外。
说来这里面有一个典故,来源于鬼谷子之弟子一脚门里一脚门外之戏。全进去也错了,全出来也错,那么只有既进去又出来,既没进去也没出来,才可以成全而归之。应该说所要求的智慧和定力都是非常高的,青邈虽然懂得此理,但很多情况下自己还是做不到位的。
人都是没遇见事的时候高谈阔,仿佛天底下就没有什么难事,而是一旦事情落在自己头上,则立刻就会心性浮躁、身心不安。说到底都是没有真正修持历练或者功夫不到家的缘故。
于是青邈明白了,大道确实是怎么都能修的,不是大道不能修,而是人心不能修而已。就像少林寺电影里,剃度的大和尚问觉远的那句话……“汝能持否?”其实也就是能不能持的问题了。在很多人天交战之际,是背觉合尘还是把定一颗道心,这就是能不能修的分水岭了。
这条路其实非常难。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修炼也和这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处。
一时做到无心并不难,而要做到念念无住,时时在在处处无心就非常难了。因为人有业力的惯性。这业力不仅仅是表现在你的思想行为上,更是组合进你身体的物质环境里,DNA的程序,细胞分子的排布形式都是按你的业力去呈现的,所以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无不是业……真的是吾有大患惟吾有身。
难也得修,因为这已经不是这一辈子的事,而是承继着生命累世的宿愿。
搬进房子以后,青邈便坚持早晚练功。
因为她知道,修道要想提速,那么就一定要性命双修、身心并练。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