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08-05 01:00:43
1.2.7 鏖兵辽东
早在8月1日正式向中国宣战前,日本大本营就对战争的进程做出了各种设想,并据此制定了“作战大方针”,方针的要点就是整个作战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派陆军进入朝鲜牵制清军,同时出动联合舰队寻求与中国北洋舰队进行主力决战,夺取黄海及渤海制海权。第二阶段作战视第一阶段之海战结果而定,又分为有三种方案:
一、如海战胜利夺得制海权,即运输陆军在渤海湾登陆,于直隶平原与清军进行主力决战。
二、海战结果虽不能夺取制海权,但也使中国舰队不能驶进日本近海时,派陆军前进驱逐在朝鲜的清军,扶植朝鲜“独立”;
三、若海战失败,制海权为中国海军所夺,则加强在朝鲜的防守,击退大清陆军的进攻。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大东沟海战虽然是日军占了上风,可北洋水师主力尚在,实质上胜负尚未明朗,日军应该采用的是第二种方案。但是北洋舰队的龟缩不出给了日军实施第一种方案的有利条件。
平壤战役之后,山县有朋率领的日军第一军经过短暂休整,9月底就开始向着鸭绿江边的义州进发。到10月中旬,日军在义州集结完毕,对面就是中国的九连城。
当时部署在鸭绿江北岸的清军共约28000人。清朝任命已经74岁的“白发将军”宋庆(也就是方伯谦死前托人为他说情的那位)为诸军总统,节制各军。可惜的是,大清国当时的军队体制仍停留在30年前打太平军和捻军的水平上,参战各军互不统属,各自为政。宋庆虽负节制诸军之名,各路清军实则并不服从调度。平壤、大东沟相继战败,导致各军士气不振,将领多无抗敌决心。28000人看着不少,但是鸭绿江也不短,胡椒面一撒,就觉着哪里都是漏洞,似乎哪里都守不住。
日军进攻部队第一军包括桂太郎中将的第3师团和野津道贯中将的第5师团,共计超过30000人,双方兵力不相上下。但是日军接连取胜,士气正旺。作为进攻的一方,日军可以集中兵力形成拳头在某一点上形成突破之后迅速展开。站在鸭绿江边的山县有朋踌躇满志,仿佛看到了三百年前丰臣秀吉那落寞的背影,他将要完成当年丰臣秀吉都无法完成的“伟业”。想到此,山县有朋在马背上扬鞭赋诗:“对峙两军今若何,战声恰似迅雷过,奉天城外三更雪,百万精兵渡大河。”也真敢吹,三万人就敢冒充百万。
10月24日,日军先头部队于九连城上游的安平河口泅水渡江成功,首次踏上了大清的国土地。当夜,日军又在虎山附近鸭绿江中流架起浮桥,清军竟毫未觉察。10月25日晨6时,越过浮桥的日军向虎山清军阵地发起进攻。清军守将马金叙、聂士成率部顽强抵抗,因势单力孤遭受重大伤亡,被迫撤出阵地,日军占领虎山。其他各部清军听到虎山失陷,纷纷不战而逃。
10月26日,日第一军攻打九连城,守军主动献出城池。当地一些居民居然还拿着猪、鸡去犒劳慰问日军,有些人甚至提出要求为日军效力,大清之民心涣散由此可见一斑。随后日军不费一枪一弹占领安东县。仅仅三天,清朝近三万重兵驻守的鸭绿江防线全线崩溃。
这边山县有朋志得意满,那边在日本国内,明治天皇正在亲自给新组建的第二军送行。第二军军长就是前面“萨英战争”出过风头的猛人大山岩。在日本军界一向有“陆之大山,海之东乡”之称。当时的乃木希典还仅仅是大山手下一个小小的少将旅团长。从天皇手中接过军刀,乃木希典激动得眼泪哗哗只流,拿盆接都接不住。乃木当即赋诗一首:“肥马大刀无所酬,皇恩空沿几春秋。斗瓢倾尽醉余梦,踏破支那四百州。”
如果说山县有朋的第一军是渡江作战的话,那大山岩的第二军就是典型的登陆作战。10月24日,就在第一军向鸭绿江进攻的同时,第二军24000余人在日本联合舰队的掩护下于辽东半岛的花园口开始登陆。为确保登陆安全,伊东祐亨还派出航速最快的“秋津洲”和“浪速”号分别驶往威海卫和旅顺口,监视北洋舰队的动向。但是可悲的是,主力尚存的北洋舰队躲在旅顺军港内纹丝未动。
日军在花园口的登陆行动前前后后整整持续了14天,清军竟没有一兵一卒前来打扰,登陆日军犹似在自家门口散步一般。这也创造了大规模登陆作战史上的一大奇迹。在日本军舰附近,甚至还有乞丐前来讨饭,弄得日本人苦笑不得,也算上是战争中的奇景了。
日军登陆如此轻松的原因有四:一是清兵实行的是重点防御,这里不是重点;二是大部分兵力用于蹲坑据守,根本没有机动部队;三是情报不灵,反应迟钝;四是即使知道了也无兵可调,能战斗的兵都调到鸭绿江边防守去了。真不知道那被美国称为陆军世界第三的那百万人马都干什么去了。
11月1日,轻松登陆并从容编队的日军杀向金州。11月6日,日军击溃清军连顺、徐邦道等部,进占金州。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