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山东诸城的灵异事件!》
第12节

作者: 望枫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2-25 21:01:00
  可能是配师哥饿了吧,他是那么的急不可耐,恨不得立即大碗喝酒、大块吃鸡。我不怎么情愿把车开到这个小饭馆门口,人的习惯都是奔食客多的饭店吃饭,这里冷冷清清,我心里有些不踏实。我们走进炒鸡店,里面没有人,只有从厨房里飘来阵阵炖鸡的香味。配师哥抽了抽鼻子吧嗒吧嗒嘴对我们说:只有这样的饭店才是靠手艺赚钱的,你闻这香味,虽然饭馆不起眼,但绝对地道,比起诸城市里王小二炒鸡店的手艺绝对正宗。俗话说的好,既来之则安之,我们自己搬凳子、泡茶叶,不信店老板一直玩潜水。我打量这个小饭馆装修打的就是温情牌,充满着温馨之气,连餐具酒具茶具都是仿古的,就是服务不太好,半天了也不见个人影,配师哥也嘟嘟囔囔的大喊大叫服务员。忽然,后门处的门帘掀开了,不见心目中麻利的老板或老板娘,只是一个颤巍巍的老大爷。他提着一壶开水,笑嘻嘻的和我们打着招呼,好像早就知道我们落座了一样,他把开水倒进那几把竹皮子暖水瓶后就垂首等我们吩咐。配师哥来劲头了,他为套近乎和老人大爷长大爷短的叫了起来,可是那个老人压根就没有反应。哎,这奇怪的饭店,连人也怪怪的,看样子这寒酸的小饭馆养不活多少人,有可能这个大爷就是老板,或许还是个哑巴。配师哥很失望的坐下随即又站了起来对着老人打着手势,老人笑嘻嘻的回应着比划着,还看着配师哥连连点头。我好佩服,配师哥不但是八级电工,还会打哑语!我问哑语的内容,配师哥说我让炖了两个大母鸡,足够我们吃的,酒要我们随便挑,喏,就在那里!配师哥指着那个低矮错格子的百货架,上面散乱放着两排酒和几条子烟等乱七八糟的商品。说完就和二哥过去挑选了两瓶不知年代的杂牌白酒,忘了叫什么醉什么春了。秋天的夜晚多少有点凉意,尤其是在一个这么大的水库边上。配师哥和二哥站在小酒馆的窗前欣赏着醉人的秋夜,月亮还没爬到合适的高度,但是看着对面的霓虹灯闪烁和水面上白雾茫茫如梦如幻还是很有趣的。我们喝着茶等了十多分钟配师哥就不耐烦了,嚷嚷着要进厨房看看这鸡到底炖熟了没有。南无阿弥陀佛!

  日期:2013-12-25 23:06:00
  配师哥正当壮年,走起路来虎虎生风,正当配师哥刚跨进后门帘子处那个老人就笑嘻嘻的迎了出来,配师哥打着手势想进厨房看看,那个老人却笑嘻嘻的拦着不让进,配师哥想推开老人却怎么也推不动,想想自己这体力还不如一个老人回头望了望我们很不好意思,既然不让进也就算了吧。配师哥又重新坐回桌子前喝着不知名不知味的茶水讪讪的说鸡肯定快端上来啦。说的真准,刚说完鸡就端上来了,好香的鸡!我们马上馋涎欲滴,配师哥迫不及待用手抓起一段鸡大腿咬了一口满意的赞了又赞,随即咕咚一口酒下去半杯,瞅着配师哥的吃相我禁不住想起当年的梁山好汉。因错过了吃饭时间又乏又饿,我感到这鸡外香里嫩确实好吃,其秘方必不外传。我吃了几块鸡肉和鸡胗,喝了有半斤多白酒,这白酒的名字虽没听说过,可是醇香无比,喝起来竟有些销魂的妙处。配师哥喝了足足一斤多这种酒,二哥也只喝了半斤。酒足饭饱之后又喝了一会茶水我们就计划上路了,当配师哥争着和我算账的时候我败下阵来,配师哥给了那个老人100元钱,那个老人伸出两个指头晃了晃只留了20元整。我们以为100元肯定不够还凭配师哥讨价还价呢,留这样少配师哥倒不好意思了,他非要老人留60元整,老人却执意只留20元。他们打着手势推来推去互不相让我和二哥只好先到小饭馆外面侯着,月亮虽然高高挂在天上,但是雾气太大只有雾蒙蒙一团白影。水面上吹来的风和雾象毛茸茸的大手抚摸着我们,好惬意啊。我们上了车配师哥也过来了,那个老人送出饭店外面,看着我们挥挥手,然后把手就停在空中定格了,非常的有礼貌。我兴奋的发动着车,和配师哥他们快乐的谈论着今天晚上的美食美酒,当我们走出去二三百米的时候回头遥望那个老人,他还是那么有礼貌的站在那里送我们。配师哥好感动,他说这个老人真好!和亲爹有的一比,下一次我们来临沂不去温泉汤头了,在这里吃饭最好,这饭馆就像专门给我们开设的一样,在旅途中既能享受家的温暖,又能吃喝兼备,顺便还能照顾一下那个哑巴老人。当天晚上我忘记几点到的诸城市里,也许是凌晨。时间过得好快,转眼就是中秋节后。我们三个又聚在一起去临沂提货,我们早早的出发临近中午时怀着感激的心情来找那个哑巴老人开的炒鸡店时,却是让我们三个人大吃一惊并吓傻在水库边上!那天晚上不理我们的大酒店确实还在也很忙,还是那么多的货车在那里私自交易,可是大酒店的东边就是一个一望无际的大水库,哪里有什么坡什么路、什么炒鸡店啊!配师哥和我们下了车在附近努力的凭印象搜寻,但是无论怎么仔细的找,记忆中的炒鸡店那里确实只是一个大水库!南无阿弥陀佛!

  日期:2013-12-26 00:34:00
  说个小时候夏夜乘凉时奶奶讲的故事,虽然故事已经成为历史几十年了,可奶奶铁定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奶奶老家是诸城市辛兴镇崔家庄的,她说从小就知道离崔家庄三里路的山东头村有个非常凄美的爱情故事,现在虽无人证了却还有好多物证,所以奶奶才相信这故事是真实存在过的。早些年山东村还没有扩建那个共青团大水库,当时的村子也比现在大两倍。村里有个姓赵的姑娘长的异常俊美,她正值芳龄二八年华,出落的似是一枝出水芙蓉;她粉妆玉琢、桃腮杏脸、蛾眉秀目、身段妖娆,让村里男女老少都不忍多看几眼。姑娘小名荷花,正好人如其名。荷花那个年代女孩并不读书,只能学些女红之类的活计家中待嫁。荷花和其他小姑娘一样,闲时喜欢出来洗洗衣服看看花草。在一个盛夏的清晨,荷花和几个小伙伴来到村前的水坝、当时叫做大湾的地方洗衣服,那个年代可没有讨厌的雾霾,天是透蓝的水也是清澈见底的。小姑娘们在水边的大青石上边洗衣服边嬉笑着,还羡慕水里那些自由自在游来游去的虾儿鱼儿,忽然,荷花的一个肚兜兜(早些年的年轻女性内衣)从青石板边慢慢的向深水里漂去;这可是荷花绣了整整一个春天的劳动成果啊,上面一对栩栩如生的鸳鸯在荷花下嬉水。荷花急忙用捶衣棍(过去没有洗衣粉和肥皂,只能用木棍敲打衣服)往回勾,可那个兜兜好像故意和荷花开玩笑,眼看用手可以捞起来了又跑了,这样三番几次荷花有些急了伸手的力度没有把握好扑通一声掉进水里去了。和荷花一起来的女孩们慌忙纷纷伸出捶衣棍往上拉荷花,荷花除了牢牢的抓紧兜兜也努力的往岸上爬。可岸上那几个女孩们惊奇的发现,水里有个黑乎乎的东西竟然拉着荷花凝脂般雪白的大腿往深水里拽;女孩们胆子本来就小,吓的小伙伴们嗷嗷叫着往村里跑去,对在水中挣扎求救的荷花已经无暇顾及。一个时辰过去了,那些女孩们哭喊着的求救声让所有村里人朝着大湾蜂拥而至,当然也包括疯了似的荷花父母。他们跑到女孩们洗衣服的青石板旁边,除了女孩们散乱的衣服哪里还有荷花的影子。荷花的父母几次欲跳进大湾里找寻女儿,都被村民拉回,不一会已经哭昏了好几次,人中穴位已经掐的又红又肿。村里除了几个养着丑女的村民暗暗幸灾乐祸外多数村民都陪着哭泣落泪,还有几个村民主动扎木筏接渔网准备搜救荷花;有些老人不住的唉声叹气,道是自古红颜多薄命啊!南无阿弥陀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