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如在王猛那个时代,我们试想,王猛遇到的不是苻坚,而是刘渊父子、石勒叔侄、 慕容儁祖孙等这些虽是雄主却眼光有限的哥儿们,或者干脆是冉闵、刘耀、苻生、沮渠蒙逊、赫连勃勃等“二百五”,他王景略,即使有通天本事儿,有用么?
历史的公式常常是:贤君主慧眼史英才——为旷世英才们搭建施展的平台——英才们展示才华、施展抱负、成就大业——贤君主也因此而成为名垂史册的历史人物。
在苻坚与王猛之前,最为历史瞩目的君臣际遇,要算齐桓公与管仲、汉高祖与张良、蜀汉昭烈帝与诸葛亮了。管仲、张良、诸葛固然功高天下,但,我们也不能说,没有齐桓、汉高、昭烈,三位贤士照样玩儿得转大盘吧!
正好,笔者手头有两位清代 史学大家评论这件事的话。
一位是大名鼎鼎的赵瓯北先生,他也把苻坚与王猛的君臣际遇,和齐桓与管仲等三起名垂青史的君臣际遇相并列。并且说,“无苻文玉,世人无以知王景略;无王景略,史籍无以书苻文玉。”
苻坚,字文玉。
另一位史学大家是章学诚先生。他甚至更推崇“苻、王”的君臣际遇:“苻坚,陇右一氐儿也,有此胸怀器度, 可不傲视前贤乎?”
日期:2012-09-11 10:04:04
(五)
“苻坚与王猛”之二:相见恨晚
王猛(325-375),字景略,北海(山东寿光)人。有史家认为,他是吕望、管仲、张良、诸葛亮一流的人物,更有人认为,他本来可以改写历史的,但是,天不假年,成千古遗恨。
王猛的知名度远没有上述四个人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多少有点文史功底的人都应该知道他就是“扪虱而谈”这个成语的主角。
354年5月,东晋军阀桓温北伐入关,王景略“披褐诣之,扪虱而谈当世之务,旁若无人。”
桓温何许人也,东晋北伐军总司令,大军阀、大野心家。不要说一般人,就是东晋皇帝在他面前也“冷汗涔涔下”。东晋那一批自命清高、名满天下的文人学士、贵族政客,他连正眼都不看一眼。现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北方穷书生,披着一件脏兮兮的线毯,一边挤掐身上的虱子,一边在他的面前旁若无人的总论天下大事。说得桓温听之入迷,不停赞叹:“江东无卿比也!”这是何等的潇洒、何等胸怀,何等智略,何等气概!
所以,就连千多年后的一代伟人周恩来,也禁不住在他早年的诗中赞叹:“扪虱倾谈惊四座,持螯下酒话当年”对王景略“心向往之”。
苻坚第一次和王猛相会、相知,是在苻氏兄弟发动推翻苻生的宫廷政变前夜。
介绍两人相会的是苻坚的铁哥儿们、前秦大将、尚书吕婆楼,和母亲苟太后的“老相好”左仆射李威。
苻坚一见到王猛“便如故友,”“语及时事,坚大悦,自谓如刘玄德之遇诸葛孔明也!”
然而,苻坚并没有让王景略参与“政变”的任何决策和准备工作。有资料表明,王猛对此甚至毫不知情。
对此,历代不少史学家评议,认为这正是苻坚高屋建瓴之处:
苻坚对政变成功有充分的信心和绝对的把握。因此不想让不明就里的新朋友王猛介入。
苻坚从内心深处爱怜自己这个“至交”,不愿意让他卷入从充满杀机的宫廷斗争。
苻坚认为王猛是不世出之奇才。让他超身政变之外,将来更有利于发挥治理天下的,平衡政局,安定社会的他人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爱他,就要保护他。
这可能就是苻坚对于王猛最初的想法。
几天之后,苻坚兄弟政变成功。苻坚即位大秦天王。
王猛也顺带接受首批封赏,成了中书侍郎。
日期:2012-09-12 11:35:19
(六)
“ 苻坚与王猛”之三:牛刀小试
苻坚成为大秦国君,人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朝臣们提心吊胆、朝不保夕的日子总算过去了。因为苻坚颇有好名声。在做东海公(东海王)的时候,他就以“性至孝,幼有志度,博学多能、交接英豪”知名。
公务员队伍是有惰性的,千年以前好像就如此。没有了压力,就松松垮垮。苻坚即位伊始,前任苻生留下的烂摊子,忙的他焦头烂额,还顾不上整顿政务。半年以后,他偶尔有空溜达尚书省,即国家行政最高机关。见这里纪律松散,效率低下,文书滞留,政令不通,勃然大怒,立即撤掉了负责人程卓。从中书省调自己储备的人才王猛来接任。
王猛上任后,立即提出九大措施,报经苻坚同意颁布执行:
1,举异才;
2,修废职
3,课农桑;
4,恤困穷;
6,礼百神;
7,立学校
8,旌节义;
9,继绝世。
这些措施涵盖了健全意识形态、发展学校教育、促进经济发展、完善政府职能、周济弱势群体、树立道德标兵、奖掖拔尖人才、巩固社会构架等一揽子措施。并大刀阔斧,强力推行。
若是在一个文明昌盛的现代社会,固然,这一切都是执政党、国家、政府分内的事情。可我们不要忘记这是1700年前,是在一个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周围大大小小独立王国的军阀们,都在争城掠地,洗劫财富、掠夺人口,疯狂杀戮,完全不把老百姓死活,社会安定当一回事儿。
惟其如此,苻坚、王猛这一揽子措施,就弥足珍贵。恰如夜半三更广大民众盼来了一轮红太阳。
于是,“秦民大悦”。(《资治通鉴》语)
日期:2012-09-12 11:54:18
苻坚在位28年(357-385),淝水之战发生在383年。
最后的两年,他步入“英雄末路”,性格大变。
和许多英雄人物一样,走向了反面。
但是,直到最后一刻,他仍然居高临下,不屈服、不投向,不说松囊话。
大义凛然!
最后,也并不“萎”!
日期:2012-09-13 14:51:02
(七)
“苻坚与王猛”之四:大刀阔斧
在尚书省,王猛也没干多久。另一件棘手的差使,便落在他的头上。
京城长安外围有一个始平郡。别看这个小小始平郡,雀安置着一万来户的“枋头移民”。这枋头移民,就是当年跟随始祖爷苻洪离开老家略阳(通渭),出来闯荡江湖、打天下的老“老革命”。现在大秦天下在他们眼中,就是自己一枪一刀,流血牺牲换来的。因此,他们自然觉得应该享有各种特权。于是,这一批枋头移民,飞扬跋扈、横行乡里。始平郡豪右纵横,强梁充斥,普通百姓苦不堪言。国家派来郡守,稍不合意,便被当地土豪驱逐。无奈,朝廷直接派王猛来接管这个地方。
王猛一到任,“下车伊始,便明法峻刑,澄查善恶,禁勒豪强。豪强们不服,便集体到京城直接找苻坚告御状。苻坚无奈找来王猛听取详细汇报。王猛大义凛然,据法力争,陈述利害。苻坚终于下决心站在王猛一边。始平郡很快建立秩序,社会生活日臻繁荣。
有了这些功绩,苻坚越发看出王猛不是一般”治才“”,而是多少代才出现一个的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天才。要使之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就需要更广阔的舞台。于是,一年中,苻坚五次提拔王猛的职位。这时王猛才36岁,已经是权倾内外。
但是,王猛知道,整治“枋头移民”,不过是小菜一碟。真正地劲敌,是身居高位的贵族勋旧集团。战乱时代、动荡岁月,军功就是一切,而血缘家族形成的宗法关系更是一切的一切。贵族勋旧集团,在当时的所有军阀国家都具有支配地位。在前秦帝国,这个集团也依靠拥有的特权,左右着国家的命运,阻碍着国家的进步破坏着社会的安定。要真正建立一个强大地法治国家,就要向这个集团开战。
但是,苻坚会支持自己到什么程度呢?他的底线在哪里呢?
他决定试探一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