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坚认真考虑之后,动情地回答王猛:如果朕不憋屈一下自己(改变成命),怎么彰示将军的谦逊美德。我想可以通知有关部门,你暂不兼任他们的职务。但是,所封的爵位和待遇,希望你勉自按朕的意见办。
370年11月,就在潞川战役大获全胜,王猛帅众出太行,抵达邺都外围不久,苻坚帅十万大军也从长安星夜赶来,驻军邺都百里外的安阳。王猛闻讯,对邺都军事稍加部署后,轻车简从连夜赶到安阳,去迎接苻坚。见到王猛只身夤夜赶来,苻坚大吃一惊,板起面孔批评道:将军没听说过汉朝周亚夫么?他在细柳驻扎,汉文帝到他的部队视察,他不仅不迎接,而且将汉文帝挡在营外,再三盘问后,验明正身,才放进营盘。几百年来传为美谈。现在,大战在即,将军丢下部队,只身来安阳迎见我,这是不是失职呢?
王猛回答,那是周亚夫在作秀,沽名钓誉。要么就是他对整个战局、对自己的部队没有信心。试想一个称职的将军,会如此心虚么?会一抬腿,就担心自己部队出 “乱子”么?至于邺城前线,陛下完全可以放心!
接着,他低声对苻坚说,陛下忘了大军出发前,您在长安城外灞桥给微臣送行时,微臣对陛下嘱咐的话了么?长安是国家的根本,关中是国家的基础。关中四周的形势、长安城中的政治反对派,远远没有老实到,让我们可以高枕无忧的程度。陛下必须坐镇长安。尤其是当下。如果东方战事确实需要,陛下派一大将带兵前来即可。恳请陛下,立即返回长安。确保后方无虞,唯其如此,微臣才能了无牵挂,最后消灭燕国。说到此,“泪至泣下”。
王猛忠君爱国,一片挚情,跃然纸上。
371年,灭燕之役全面胜利之后,苻坚给予王猛极高规格的封赏。这封赏,为此前中国历史上所仅见。表示了极大的信任。苻坚让王猛“持节、都督关东六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冀州牧。”将慕容评府中所有财产用具一股脑儿赏给王猛。“并授权王猛便宜拣招英俊,以补六州守令。授乞,言台除正。”
在有些人看来,苻坚一定是疯了!纵观中华历史有这样奖励功臣的么?把整个国家三分之二的人口国土上的军事、行政、税负、干部任用权全部委托给此人管理。还让他坐镇旧都?
作为君主,放心得下么?
苻坚就这样放心,就这样做了。
对这个前所未有的、令世人瞠目结舌高规格的奖励。王猛没有推辞,没有再说什么,默默接受了。所谓大恩不言谢,此之谓也。他知道只有以实际行动尽快治理好东方,尽快回复原燕国地区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才是最好的报答。
王猛是这样想的,也认认真真地这样做了。
另外,灭燕之役结束后,王猛给苻坚汇报了自己对邓羌的阵前许诺。恳求苻坚帮助履行自己许下的诺言。苻坚笑笑,说,这事儿,你放心。我处理。决不让你背失信的恶名!于是,苻坚找来邓羌,问,你想当司隶校尉?邓羌点点头。苻坚说,王猛也推荐你。这样吧,你先到司隶衙门去看看,三天后回来见我。
三天后,邓羌垂头丧气回来了,一见苻坚就说:陛下打死我,我也不去司隶衙门!
原来司隶衙门是首都特区的综合管理衙门,管京城官民人等的纠察,和特区全部民事、行政事务。不仅要有高超的行政事务处理能力,而且繁忙的贼死。
这样的活路,斗大的字不识几升的我老邓,哪能拿得下来?
苻坚安慰他,你读书少不知道,古代贤君就有规矩,绝不能拿繁琐事务,去麻烦功臣。这不是尊崇功臣之道。你邓羌今后还有大事干,我会给你重要委任,保你满意!
一下子就把王猛给解脱了。
日期:2012-09-20 20:35:17
十四)
“苻坚与王猛”之十一:
相知相依(下)
王猛独揽关东六州党、政、军、文、人、财、物大权,大约一年时间。这一年间,他把老命都拼上去了。据有关史料记载:
“猛在邺,大凡军国内外之务,事无巨细,莫不躬亲,夙夜匪懈,懮勤万机”。
“猛宰政公平,流放尸素,拔幽滞、显英才,外修兵革,内崇儒学,劝课农桑,教民廉耻,无罪不刑,无才不任。于是,兵强国富,垂及升平。”
这不又是一个活脱脱的诸葛武侯么?
这不又是一份《出师表》么?
什么叫粉身碎骨,以报知遇之恩,什么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就是榜样!
371年末,王猛已经在关东坐镇一方,时满一年。声誉满天下。是因为身体再也坚持不住,还是因为权力太重,怕引起负面反应?在下也不清楚。反正他坚决不干了。打报告给中央,希望苻坚将他的权力,分授给若干“亲贤”之臣。并且立即自我叫停干部选拔和任命。要求皇上另外安排一个闲散的地方,让自己去效力。
苻坚看到报告,立即回复。这不是皇上给臣子的圣旨,而是家人在谈心,推心置腹、娓娓道来,使人感到温暖和亲切。笔者不忍删改。译成现代汉语,又恐怕难以贴切表达原意,只有照录如下。
“朕之于卿,义则君臣,情逾骨肉,虽复桓、昭之有管、乐,玄德之有孔明,自谓逾之。
“夫人主劳于求才,逸于得士。既已六州相委,则朕无东顾之忧,非所以为优崇,乃朕自求安逸也。夫取之不易,守之亦难。苟任非其人,岂独朕之忧,亦卿之责也。故虚位台鼎,以分陕为先。
“卿未照朕心,殊乖素望。新政俟才,宜速诠补。俟东方化洽,当衮衣西归。”
《资治通鉴》读到此处,胡三省,这位给《通鉴》做总注述的学问泰斗,也不禁感叹道,苻坚王猛君臣相遇之至,故王猛得展其才!
半年之后,372年6月,苻坚终于觉得应该给王猛减 一减负担了。派遣阳平公苻融到邺都接下了“持节、都督六州诸军事、镇东大将军、冀州牧”的担子。却又给王猛加上丞相、中书监、尚书令、太子太傅的职务。其他身份职级不变。
两个月之后,王猛回到长安。一别近两年,一切都感到亲切。屁股还没坐稳。又接到圣旨,除丞相等一大堆职位外,又给他加上“都督中外诸军事”,即三军参谋总长的头衔。王猛又赶快上书坚辞:以首相任务之重,太子老师地位之尊,中央秘书长事务之繁,首都特区最高首长责任之大,就够意思了,现在又要微臣掌管全国军事。这文的、武的、大事小事一起来,就是古代圣贤伊尹、姜子牙、萧何、邓禹也不能胜任,何况我王猛无法和这些先贤相比拟呢?
苻坚不讲理了:朕正要统一天下,除了你王猛之外没有人可以委托了。你不能辞去上述职务,就像朕不能辞去国君!
还有何话可讲!
就这样,王猛推掉了关东一揽子责任,却拦下全国一揽子责任。
他只有 接着夜以继日不停地工作。直到灯尽油干。
几年后,“国富兵强、战无不克,秦国大治”。
375年,6月,王猛积劳成疾。一代英才,就此不起。
听说王猛病倒,苻坚就像发了疯。
也顾不得历代规矩,顾不得祖宗法度了(规矩和法度都不允许)。他亲自赴长安南郊、北郊祷告天地,到宗庙社稷祷告祖宗神灵,为王猛祈福;还派使者亲赴五岳,大河,遍祷河岳诸神为王猛增寿。王猛病情稍有好转,苻坚就大赦天下,释放牢囚。
但是,一切归于无用。
王猛,终于,丢下了手中的事业,丢下了信任自己、和自己相知相依的君主苻坚。
撒手西去。
王猛终年五十岁(325-375)。巧的是,他死后和诸葛亮一样,也被追谥“武侯”。只不过诸葛亮是“武乡侯”,王景略是“武郡侯”,后者高一个级别而已!
王猛的死,对苻坚的打击太大了。
“坚比殓,三临哭”。他顾不得什么帝王体面和皇家威严,在王猛停棂接受吊唁的日子里,苻坚心里悲痛无法抑制时,就跑到棂前哭一次;再难过,就再去哭。最后弄得精神恍惚。不仅对儿子和家人说,而且当着大臣面也念叨:老天爷不想让我扫平四海,统一中华了么,为什么这么快地夺走我的王景略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