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相 中外禁忌-中国与外邦的修者之战》
第1节

作者: 六月酒
收藏本书TXT下载
  每个人理解事物的方法不一样。
  我不愿意在开篇强调,这是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但是我相信,是否真实,在接下来的阅读中,大家心中的那杆称会起作用。
  这曾是中外玄领域中的禁忌,涉及中国及外邦的秘术。也是第一次将爆出人皮面具和易容术真实秘密。

  今天我尝试写下来,很俗地说一句,我不是做文学的,更不是什么专业作家。
  希望大家了解,我们东方的能者,不管在哪里,都闪耀了华夏的光辉。
  人们对死亡有一种痴迷...我们试图找到自己的过去,这既令我们疯狂、害怕,又使我们从中得到快感。
  易容术与人皮面具。一场几世家族骗局。
  巴黎地下墓穴的秘密。西西里岛即将被揭开的秘术。
  法式易容术遇上中式人皮面具,是不可调和的争端,还是造就魔鬼的催化剂。

  一对双胞胎,一次离奇的意外,改变的却是每个人的命运。
  当年火烧圆明园遗失的金佛像,为何不畏生死都要得到它。
  巴黎地下墓穴埋葬着700万具尸首,这些亡灵,在等待着谁,又在守护着谁。
  西西里岛清爽的海风中,对于主人公来说,夹杂的只有诡秘。
  而揭开最后谜底后,是否命运就画上了句号...
  日期:2013-12-29 00:05:00
  第一卷 巴黎地下墓穴

  第一章 若言琴上有琴声
  昨晚的毕业典礼喝得有点多,正午才睁开眼。我下楼,看到房东拉克丝正在晒刚洗好的衣服。她看到我,一如既往热情地说:“怎么样,毕业了?顺利吗?现在的心情一定不错吧?”我说:“嗯,谢谢,你呢?”她扑打着衣服,又扶了扶她的发卡,说:“我洗完了衣服,明天有干净的衣服穿,也很开心。”我笑笑,转身想去厨房弄点咖啡。她却突然像想到了什么事情一样,“啊!对了!你知道吗?今天凌晨在圣母劳动教堂附近,发生了一起汽车爆炸事故,死了一个中国小伙子,伤了一个中国女孩子。”

  我挠挠头,想,好吧,这条新闻,除了这两个当事人是华人以外,和我有什么关系,虽然二战日本已经投降,可是中国现在还是兵荒马乱,这个中国男人客死他乡,还是汽车事故,应该是个有钱人,或者可能是特务级别的重要人物。脑子里胡乱编着,但还是皱着眉头,说,“好遗憾。怎么会突然发生这种事故呢?”
  她叹口气,“还在调查中啊,听说那个小伙子被炸的尸首异处,没有一块完整的器官。”
  我暗叹,“完了,真的是炸得连他老妈都认不来了。”随后道,“那个受伤的中国女孩呢?”
  日期:2013-12-29 00:07:00
  “应该是伤得不厉害,你来看,”说着,她把手在她的围裙上抹了抹,跑进客厅,拿出了报纸,一张黑白照片上面,白净的黑发女人坐在轮椅上用手半挡着脸,后面站了几个法国警察和华人,隐约能看到反射在墙上的闪光灯,应该前来采访的人不少。“已经从医院里出来了,你看,下面写着,她已经接受了警察的问询。这个可怜的孩子,上帝宽恕她。”
  我拿过报纸看了下,死的人,是她的双胞胎哥哥。两个人来到法国是为了参加活动。还没等着看完,房东又“啊”了一声,说:“今早收到你的信,应该是你的父母寄给你的。”说着,她抬起餐桌上的果盘,把原先压在果盘下面的信递给我。
  我说了声谢谢,把信放在口袋里,去倒了杯咖啡,走到屋外,坐在我平时抽烟的圆柱形栅栏上。我有视觉美感强迫症,包括撕开信的手法。
  我先把信封一头宽边折起1厘米,然后使劲压出一条痕迹,但是这条痕迹在距离其中的一条长边1厘米的时候,就会停止。接着,我会来回折这道痕迹,直到它自己开了为止。拿出信,再把没有完全撕下的信封边平面式敞开,向另一个方向对折之后塞进信封里。这样,信封就会变成多了一个角的长方形。我会在这个长方形上写上日期,以后找起来的时候也会方便。

  我一直为有这种比较娘的强迫症而感到悲哀,因为作为一个学习地质勘探的理科生,这个强迫症的后遗症有时是积极的,有时是消极的。
  比如一次我和学校组织的实习勘探队去法国西南部的阿基坦盆地做实地勘探培训,那里简直是美爆了,虽然勘探的过程千篇一律,但是我还是充满了激情,不疲不乏,最后还取得了3年来最高的勘探实习分数。再比如个反面的,之后我们小组做勘探课题,5个人投票,4个人投中莱茵河谷,最重要的是如果是真的去德国的莱茵河谷我可能最后就不会连平均分都没过了。由于当时法国和德国的国情限制,我们只能去和德国莱茵河谷有类似构造发育的法国中部年青的阿尔卑斯造山带上,研究那里的地堑系和碱性玄武岩。而且需要特别提示的是,不是叫阿尔卑斯就美得和可以滑雪、恋人拥抱的阿尔卑斯山一样,条件艰苦什么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真心被那种不搭调的景色给戳瞎眼,导致我整个勘探精神萎靡,并且毫无贡献,该勘的都没探,该探的都没勘,不该勘探的更是连个屁都没留下。

  日期:2013-12-29 00:08:00
  我想着,不由得叹口气,可能这一点,是放大了我父亲的一个优点,而变成了缺点。我父亲是一个唱反角的戏子,对自己的要求一向很高,永远马不停蹄地丰富自己的人生,这也是为什么他现在在大上海的文艺圈里站稳脚跟的原因。别人看见他,不只是看到他,而是能看到在舞台灯的晕染下,背后散出经历的味道。就像我拆开信封,抽出信,信纸的质地是半生熟宣,他经常说,写什么字就要用什么样的纸,就像人要有自己的特性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不只是时间层面上的一生,而是充满故事空间感的一生。所以他花尽心思,各处找门路,经几个捧他场的大老板帮忙,在中国国难当前的时刻,把我这个不修边幅的孩子送到了法国。

  逢年过节,只能给我寄几封家书。父亲的性格里搀杂着搞艺术的人特有的骄傲,因此他从来不打着了思念的名堂写信。而信的开头一般都是,明适端午,今逢元宵,昨夕中秋,之后寥寥几字的关心话语,几年来没有变过。但是,越是这样,我越觉得,父亲是个可爱的人,让我发现了一个之前我没有机会了解到的父亲,那些字里行间透露着父亲对孩子淡淡的思念而又不想束缚太多从而导致双方太累的良苦用心,所以大多时间父亲都是远远的。可是,现在6月初,没什么节日(当时还没有儿童节,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难不成是借着上个月的劳动节,慰问一下?!

  起于寅时,撕洋历,掐指一算,已是吾儿学成之时。当年约定,不应忘却。能如是,速归。——父·冷凝子 于五月十五日
  日期:2013-12-29 00:09:00
  冷凝子是父亲为了自己的演艺生涯而改的名字。“冷”这个姓氏本来就不多见,而父亲的本名原为冷峰,加上他的台风犀利,常让别人有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我想父亲是想把这种感觉极致化,取其艺名为“冷凝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川剧功力之深,非一日之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