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未等上皇位的皇太子们》
第51节作者:
独孤东吾 日期:2013-02-17 10:18:55
三十四、元太子真金/太子德寿/太子阿忒纳答剌/太子燕帖古思/太子爱猷识理答腊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王朝。他的国号“元”可以说是历史上含义最好的,他取自传统的《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一句。但是元代却是历代王朝中保持民族本色最纯正的,纵观所有的有少数民族的建立的王朝在经过金戈铁马的征战后,或多或少都会采取汉族固有的制度进行自己的统治,毕竟当时他们一直是游牧民族,在治理国家上落后于汉族。而元朝除了国号像汉族,其他的还是蒙古特色不变,这使得元朝远远落后于后来的清朝,最终在历史上一闪而过,只短短存在了九十八年,还留下了不好的名声。
元朝在继承人问题上和金一样混乱,在入主中原之前往往是幼子守灶,及最小的儿子继承以及传统的忽勒里台大会,由贵族们在一起开大会从去世的大汗儿子中选一个人继承。这个大会很重要,即使大汗指定的继承人,都要经过它的批准才合法。元朝统一中国后,这个大会还存在,左右着元代政局的发展。
日期:2013-02-17 10:38:02
真金太子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次子,但是忽必烈的长子朵尔只多病,最后病死,而真金成了他的长子,他的母亲是忽必烈的正妻,因此他又顺理成章的成了嫡长子。忽必烈由于长子早亡,很是悲痛,在得到真金后,弥补了自己的伤心。当时有名的禅僧海云和尚碰巧在漠北,蒙古人崇尚佛教,于是忽必烈就请他为自己的儿子取名。海云和尚为他取名真金,一个具有汉族特色的名字,没想到,真金一生都和汉族文化结缘。
此时的忽必烈的事业如日中天,为了能够有一位合格的继承人,他没有让真金跟随自己在战场上厮杀,而是将自己能够得到的人才都送入自己的府中,去教育儿子,或许忽必烈知道马上的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自己的儿子将来要治理天下,而不是打天下。所以当时真金周围云集了北方的精英人士。真金跟随姚枢学汉族的《孝经》,跟随后来的帝师喇嘛八思巴学习他的《彰所知论》,跟随一位道士学习道家学说。在经过各种学说的对比后,真金对汉族的儒家学说产生了浓厚兴趣。
日期:2013-02-17 11:41:40
由于忽必烈很支持真金学习儒学,为他找了很多在儒学上有成就的人做他的老师,因此儒家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等治国理念和忠孝节俭爱民等观念深刻影响了青年时代的真金。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无时不刻的用这些理念来处理政务和自己的生活。一次宗室子弟带着鹰犬来邀请真金打猎,这是蒙古人最大的娱乐项目。但是真金却不喜欢,他把这些人都赶走了。后来真金管理中书省,乳母要给他做新衣服。真金则说道:“我怎么能追求外观之美呢?”他的衣服被墨汁弄脏,他只要求染色后再穿,侍臣则请他扔掉,真金郑重的说:“我做新衣服不难,但是这件衣服没坏,不能丢。”后来在随父亲出巡时,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他悲痛万分,由此可见他承袭了儒家节俭孝顺的美德。
忽必烈此时已经成为了蒙古大汗,成为统治者,为了更好的统治,他才去中原的制度设置了中书省这一影响深远的机构。作为最高行政机构的首脑—中书令,忽必烈不敢轻授予人,他给了自己的儿子真金。再封真金为燕王的同时任命他为中书令,虽然当了最高政府首脑,但是真金年仅二十岁,太年轻,忽必烈也不敢让他参决朝政,只是作为最高长官签署已经决定的政事,起到最后监督的作用。
虽然不能决断政务,但是真金仍然表现了对政治的极大热情,并对老臣加以笼络。他对中书丞相史天泽说道:“我还年轻,对祖宗的法则制度还不熟悉,我执政后,一定要靠你们这些老臣扶植才行。”
日期:2013-02-17 14:39:23
真金入主东宫时,工程人员主张在殿中凿水池子,仿效王羲之兰亭之行,曲水流觞。真金听后表示不行,他说道古代有酒池肉林,我怎么能学纣王能?于是只要那些宗王大臣闲下来,真金就与他们讨论治国之道。
真金虽然受到大多数人的拥戴,但是在通向皇位的路途上受到阻碍,其中一个阻碍就是他的弟弟那木罕。
忽必烈在平定了中原的一些叛乱后,皇位得到了稳固,在儒臣的劝说下决定立太子,因为根据儒学的“太子天下之本,早定以定人心”,确立了太子可以是国家在自己死后得到稳固,不出现大的变动。于是在1273年,忽必烈将长子真金立为皇太子,兼任中书令和判枢密院事,将军政大权都交给了儿子,从此皇太子兼任中书令成为惯例。这一年真金三十一岁。
在元代,真金虽然被立为皇太子,并不一定将来能继承皇位,蒙古固有的忽里台大会依然是最高决定者。当年,成吉思汗死后,他指定的继承人窝阔台如果不是哥哥察合台支持,弟弟托雷退出,根本就无法继位。再加上蒙古幼子守灶的传统,身为幼子的那木罕极有可能在将来取代太子当上皇帝。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一次失败的出征彻底毁了那木罕。
窝阔台的孙子海都一直不满托雷一系执掌蒙古,他常年在西北造反,反抗忽必烈。
忽必烈决定派那木罕率兵平定海都。这是一次极好的立功和收拢人心的机会。那木罕也的确适合与作战,一上来就大败海都,眼看胜利在望,手下的堂兄弟昔里吉等人造反,那木罕被擒押往术赤后代忙哥帖木儿那里作为要挟忽必烈的砝码。那木罕从此在西北一带被关押长达十年年,才回到大都。
那木罕作为败军之将已经丧失了继承皇位的权利,但是他还不甘心,他认为父亲此举只是受汉人鼓动的,他对父亲说道:“大哥要是做了合罕(及蒙古大汗),不知道怎么称呼陛下?”这明显是挑拨忽必烈与真金的关系,忽必烈岂能不明白,当即大怒,将那木罕训斥一顿赶了出去。从此那木罕退出了元代政治舞台。
忽必烈对真金十分喜爱,他曾经将自己的侍卫调拨来保卫儿子,丝毫不怕儿子拥兵自重,在听说儿子生病后,他马上赶到东宫看望儿子,并给儿子调药,希望儿子早日康复。
虽然真金是忽必烈属意得继承人,真金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拥戴,但是他和父亲忽必烈在治国理念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也正是这些分歧导致了父子互相猜忌,最终造成了太子早逝。
日期:2013-02-17 15:02:14
元代的财政问题一直困扰着历代皇帝。蒙古人不事耕作和任何生产,只从事放牧和作战。可是连年的战争和对宗王的无节制的赏赐使得财源几乎枯竭。忽必烈于是启用了一批善于开拓财源,增加财政收入的回回人。而以真金为首的一批支持汉法的人反对这样做。他们认为,连年战争使得百姓穷困,此时应该休养生息,如果此时增加赋税必然使国家不宁。这种观点和忽必烈完全相反。并且在朝廷上形成了回法和汉法之争,回法的支持者是皇帝忽必烈,汉法的支持者是太子真金。
真金十分反对搜刮百姓,以供朝廷之用。江西行省在缴纳完应缴的税收后还多收了四十七万缗,他们把多出来的钱送给真金,真金大怒训斥道:“你们治理百姓,要使百姓安居乐业,百姓安居乐业,税收怎么会不足,百姓要是不能安居乐业,钱粮再多,他们也不会主动交纳。”参政刘思敬将六十户百姓献给真金,在当时把百姓变为自己的奴隶很常见,真金却放了他们回去,并告诫刘思敬不要丧失掉人心。真金还对任何不恤民力开拓财源的人加以驳斥。受忽必烈信任的卢世荣曾经对真金大讲增税的好处,结果遭到真金的训斥,他说:“财不会从天上降下,怎么会有一年收到超出的税收,恐怕这都是把百姓的血汗抽干了的缘故,这样做不仅会伤害百姓还会伤害到国家。”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