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自白(我的或者说是我们的真实的生活)》
第18节

作者: 九号元素
收藏本书TXT下载

  随着课程的步入正轨,我们的其他琐碎事情也开始慢慢完善,第一件事当然是学校统一的校服。我相信很多人在高中的时候后都穿过校服,而且不同的学校款式也不一样。我们的校服为了跟我们校园的主流颜色相搭配,选择了深蓝色和白色。校服的材料选择了一种叫做“防雨绸”的材料,相信穿过这种材质衣服的人都知道,这种衣服夏天不透气,冬天不保暖,而且最要命的是每次脱下来都会有一层露水。后来有一次遇见在别的学校上高中的同学,看到他们棉质的校服还真是羡慕不已。这种不管是款式还是材质都算低等的校服,价格倒是不菲,以当时的价格虽然买不了一身耐克的运动服,买一身李宁算是绰绰有余。

  日期:2012-12-10 20:03:00
  71

  我们的校服衣服还算过得去,裤子有点让人受不了,虽然看起来跟一般的运动裤没什么区别,但却是撮腿的。也就是说裤腿不会垂到鞋后跟只会堆在脚踝上。再加上一般的运动裤都比较肥大,所以看起来很像小丑的穿的裤子,特别别扭。
  高中开始因为学校大了,接触的人群比较多,所以很多人的虚荣心开始作祟。有不少人背着老师偷偷把裤腿那改掉,这样看起来就比较像一般的运动裤,穿起来也不会别扭了。女生跟男生相比,心思就比较细点,一般情况下学校都会说让穿校服,而没说让穿校服裤子,所以她们就钻了这个空子,只穿校服不穿校服裤子。那时候在女生中流行校服搭牛仔裤,牛仔裤的裤腿还得挽上来穿。虽然学校对于此种做法严厉批评,但是屡禁不止,所以后期也就默认了。

  还有一件必备的东西就是学生牌,每个人出勤的时候必须佩带。学生牌是一张塑料做成的牌子,上面印有你的班级、姓名还有学号,背面有一个别针可以别在衣服上。一开始学校没有规定必须别在哪,也有别出心裁的把学生牌别在裤子的口袋上,还有把学生牌别在书包上的,后来学校下通知必须别在胸前,但是跟校服一样也是屡禁不止。很多人不愿意带校牌,说特别像狗牌,但是大部分原因是怕别人看到自己的学号,学号就是自己在班里的名次。其实这种东西很浪费资源,我们每年都要更换班级,也就意味着每年都要至少做一次,而上面的名次也不过是你上个学期末的成绩。

  日期:2012-12-11 00:18:00
  72
  高中时期学校的第一个大型活动教师节及中秋节联合晚会准备在晚上举行,地点是科技楼前面的广场。
  教师节算是学校比较大的一个节日,那时我们的日程表里没有其他节日,只有教师节这天算是占了老师的光能稍微休息一下。当然,也只有刚入学的这次晚会,晚上有活动,这也是高中时期唯一的一次晚会。其实教师节已经过去有段时间了,但是由于我们军训日期改变,迫使开学时间延后,教师节那天就错过去了。学校本来是想借助这台晚会展示学校的雄厚实力,可计划赶不上变化,不过学校又不愿放弃这次机会只能跟即将到来的中秋节扯上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晚会是教师节及中秋季联合晚会的原因。

  晚上才能看演出,所以白天我们还是得按照课表,一天上八节课。不过自从学校发了通知,很多人的心思都不在课本上了,上课的时候都偷偷的议论晚上都有什么节目。郑小荣也是耐不住寂寞不断的猜测晚上到底有什么节目,他还幻想晚上学校会不会请明星来演出。李菲也显得很高兴,说来这学校真的是来对了,开学没多长时间就赶上这么多活动。说实话,那时候大家好像真的对自己的高中生活充满了期待,虽然每天的课程表把我们的生活安排的满满的。之前初中的时候就有很多同学期待自己的高中生活,因为他们认为高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不仅可以认识更多的人,还有很多社团可以参加。现在想想很多时候都是受了许多青春类小说或是杂志的影响,中考的时候我是在镇上的重点中学考试的,当我看到他们教学楼一楼有文学社的活动教室时还真是有点期待。虽然我们学校也有社团,后来我也莫名其妙的参加了一个加什么“摄影社团”,但是只去过一次就不了了之,后期班主任就规定谁都不让去怕影响学习。之后遇到在镇重点上学的同学,他告诉我其实我那天看到的那个教室只不过是个空教室,为了给考试留下好印象才在门上贴了张文学社的白纸。

  日期:2012-12-11 12:31:00
  73
  终于熬到晚上放学,班主任又跑来说了一大堆看晚会的注意事项,絮絮叨叨竟然说了小一个小时。我们去餐厅的时候,饭菜基本都没什么可吃的了。没办法李菲提议去商店买甜饼和鱼丸吃,反正别的东西也没得吃只能去买。我们教室前面有一家比较大的商店,之前我也介绍过,商店里卖的东西种类很齐全,除了食品之外还卖还卖早餐和晚餐。当然除了吃的还有许多其他的东西,比方说生活日用品还有书和卡带。现在想来这种模式还真有点7-11的意思,不管是面积还是经营商品种类一点都不逊色。只要是流行的东西基本都会第一时间在这看到,教师节的时候经营各种礼物和鲜花,情人节的时候还可以预定鲜花。流行音乐专辑只要一出,那边一定会有,虽然是盗版但价格倒是不便宜。到现在我一直以很疑惑,高中的时候明明禁止谈恋爱,为什么像西方情人节这种跟我们八竿子打不着的节日这里竟然能明目张胆的出售鲜花。七夕节的时候,这里却没有“巧饼”(我们这的习俗,七夕要吃这种菱形的饼干)卖。

  日期:2012-12-11 20:22:00
  74
  不过这里的生意却一直很火,只要是不上课的时候这里都会挤满了人。郑小荣曾经做过一道很无聊的计算题,一次上政治课的时候,他突发奇想说是要算算这几家商店每天的营业额,算完之后的数字把他自己都下了一跳。后来,他下定决心一定也在学校开一家“7-11”。
  人太多,但这难不倒我们,郑小荣嗓门高,我个子又比较高,所以郑小荣一般都会先喊出我们要什么,我呢目标比较明确举着双手等着售货员把东西递给我。郑小荣跟李菲要了甜饼和鱼丸,我讨厌鱼丸的腥味就要了烤香肠。然后我们又到旁边买了些零食和饮料,准备晚上看节目的时候吃。
  各班都在教学楼前整队,然后浩浩荡荡的朝科技楼前面的广场走去。学校早就规划好了各班所在的区域,我们按照指定位置坐下,我跟郑小荣、李菲三个人围在一块,当然也不敢明目张胆的直接扎堆,只能等大家都落座,班主任又不在的时候。
  晚会八点开始,持续两个小时候,也就是说晚会完了刚好可以回宿舍。作为教师节和中秋双料晚会,主题当然是歌颂老师和感叹中秋。现在具体的节目是什么我记不太清楚了,也没什么人认真去看。我们班级坐的比较靠后,所以晚会刚开始不久就有一些人偷偷溜走跑到操场打篮球或是逛商店去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