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说说三舅的灵异经历和他遭受的血光之灾)》
第3节

作者: 爱吃米饭的包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但是,地方苦,也有地方苦的好处,少有人去。所以,那些年,经常有逃难的往那里跑,三舅以前就去过。
  商量好了,两个人说走就走,趁着月色就出发了。他们不敢走大路,更不敢从村子过,凡是人烟多的地方就绕着走,净走沟沟坡坡的,夜里看不清地方,认个大体方向,哪里荒凉就往哪里钻。幸好那天午饭吃上了,要不然,这些路真走不下来。要说那些年,人也真是可怜,扛饿,吃一顿,能饱一天。
  他们在那里躲了好些日子。至于怎么过的,三舅也没详细说,就说找了个山洞,就住进去了,白天偷偷出来,摘柿子,挖野菜,或者抓兔子抓青蛙,反正啥能吃就吃啥,也不管恶心不恶心,饿得撑不住的时候,他们连蚂蚱都抓着吃了,我也没问是不是烤熟的。要是熟的,还能吃,要是生的,怎么下口啊!咦——说这样子,就跟个野人差不多。

  日期:2014-09-06 12:52:00
  后来他们回来了,不回来不行,庄稼熟了。但是你以为那些抓丁的是傻子?他们就不知道这个时候来?其实抓丁是没时间的,什么时候前面吃紧,需要人手了,就跑来抓,过去了就松了,所以,只要躲过一阵,基本上就没事了。也有收庄稼的时候抓丁,那时候村里的男劳力跑得差不多了,就剩妇女跟老人,有时候只能看着庄稼烂到地里。秋还不要紧,要是夏忙,赶天,龙口夺食,迟过两三天,一场风,麦粒就磨到地里了,那几年种的那麦,都不耐磨,熟个八九成就得赶紧收,你没听人说,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七成收,就是这个道理。

  你看这几年,合乡并镇的,人都往平处搬,你看到街上去的路,两边的新房都盖满了。那些年可不敢在平处住,越是难走的,越是偏僻的,越好,山沟野洼,才是好地方。为啥?就因为这些地方难走,上面才轻易不来,而且好躲,出了门就是沟,后门就是坡,随便一窜,没人影了,到哪儿找去?是不是?所以那些年,人就跟兔子一样,沟底都是人,坡底也有人。和平年代,沟里交通不方便,人要发展,慢慢就都出来了。

  从金山回来后,忙着收庄稼,开始他们当然也不敢露面,白天藏起来,到了晚上,到地里偷偷收庄稼,等真的没有风吹草动啥的,就算又过去一难了。
  其实那一次他们在金山其实是出了点儿事的,他们没给家里说,三舅也从来没跟我说过,狗蛋也没说。但你不说不等于你没做。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所以什么事其实都瞒不住的。也就是那一次,把三舅一家害了一辈子。那事过去了,三舅也不在了,逝者为大,我也不想说了。
  当时外人都不知道,到现在为止,我估计知道的也就我一个。我舅婆舅爷肯定知道,他们不会说出去,狗蛋是个光棍,家里也就他一个人,他一辈子也没娶上媳妇,那天晚上他还一直怪三舅,后来就再没怪过。自己的事情自己知道,不该怪别人,活该他孤独一世。现在这些人都下世了,秘密也该带到棺材里去。我也不会说,以后我死了,这事跟我一起埋进土里,就再也没人知道,就好像从来没发生过什么事儿。

  日期:2014-09-06 15:14:00
  我很想问二爷,他嘴里的“这事”到底是什么事儿,不说还罢,说了个头,又不说开,听得人云里雾里的。好奇不光害死猫,也害死人。尤其我这人,好奇心重。但是看二爷的样子,就算问了,他也肯定不会说。该说的,他自然就说了,就像这个故事,我并没有请他讲,他自己愿意讲出来,不该说的,估计问了也白问,还弄得他不高兴。

  不问吧,既然后面的事儿跟这有关系,听也应该能听出来,先听二爷说下去。
  那年收了秋后,一直就很平静,都还说恐怕再不抓丁了,没想到快过年的时候,又来了。这一次,看样子形势很不好,来的人多,而且下手重,没抓到男丁,把老人妇女摁倒就揍。可能前面打仗又吃紧了吧。
  路跑熟了,三舅自然又跑到金山去了。那里似乎成了他的福地,躲的几次,都没被发现。这次又是跟狗蛋一起去的。他们已经有了默契,三舅先跑到沟底的洞里,狗蛋很快也跑来了。钻进洞里,封了洞口,又是安然无恙。他们俩的运气确实挺不错的。
  但是三舅心里都高兴不起来。他知道,他们是安全了,可是家里不知道成了啥样了。鸡飞狗跳,摔瓢摔碗,说不定老人孩子都被揍了。狗蛋是无所谓,他一个光棒,出了门,家就空了,那个家,其实就是个窑洞,破破烂烂的,也没啥东西,愿意摔就摔吧,要是他们乐意,就是把窑洞挖了都行,反正他不在意。在外边跑惯了,也把家不当回事了。
  三舅不行,他心里有挂念,一直愁着个脸。
  狗蛋看不下去了,说:“不行咱们俩回!要是他们打人,就跟他们拼了,被他们抓住是死,跑了说不定也得饿死,反正两头都是一死。不如拼了。爷早就憋着这口气了,弄死他两个,还赚了。”
  但是三舅下不了决心。死倒是好,什么都不用管了。家里的孩子老婆怎么办?老人怎么办?现在他是这个家的主要劳力,顶梁柱,他一死,这个家就塌了。嗨!真是的,死都死不起!狗蛋多好,啥心不操。

  说了一阵子气话,等天黑了,两人又往金山摸去。本来狗蛋还打算去华胥,他说哪里有女娲娘娘的庙,到那里烧香磕头,让女娲娘娘管管这世道。但是那里离县城太近,不安全,路也不熟。还是金山好。
  日期:2014-09-06 20:30:00
  这次,他们在那里呆的时间更久,日子也更难过。冬天了,啥都没有,想吃把野菜,满山满坡都是枯死的白草茅盖子,除了这个就再没别的了,想上树捋把树叶,拿水沤了吃也不行,树叶子早就光秃秃了。有时候运气好,碰到柿子树,枝头还挂着几个软柿子,人一见这个,就急了,爬上树,把正在啄柿子的喜鹊赶跑,摘下来不管脏不脏就往嘴里塞,吃到肚里是实落。那个时候,人就得跟鸟雀抢食吃,不抢就得饿死。

  到了冬天,兔子也饿了,还有野鸡啥的都出来找吃的。荒山野岭,这些东西野惯了,也不怕人,你在沟底走着,坡上面就有野鸡,嘎嘎地叫,拍翅膀。有时半坡忽然就窜出个兔子,一转眼就跑得没影。但是这些东西都不好抓。他们一没猎『枪』,二没夹子,三没药,空手想抓住飞的跑的,就跟登天一样难。有时候眼看着就在跟前,两个人往上扑,追了好半天,野鸡扑棱棱就飞走了,没抓着不说,还浪费了体力。

  两人就那样胡乱搞了一阵子,瘦得跟个野人一样,最后实在撑不下去了,就准备冒险回家。回家好歹还有一口吃的,而且运气好,也不会有事,再在这里呆下去,就剩一堆骨头了。
  那天晚上,有点儿月亮,他们两个从沟里往回走。走到跟三官庙交界的那个沟里。那里现在满都是树,人都把那里叫林场,那个时候跟现在一样,坡里沟里都是树,满地的树枝树叶,一年年的堆积,有的都朽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