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1-04 16:42:57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当一个人犯下错误后最应该做的不是一堆毫无用处的后悔和反思,而是弥补错误带来的恶劣影响,把损失降到最低。
李维翰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但是结果不是弥补了错误降低了损失而是犯下了一个新的错误:
因为他选择弥补错误的方式是让广宁总兵张承胤领兵追击后金军队。
张承胤在李维翰的再三催促下匆忙的带领一万明军来到了抚顺城外,此时的抚顺早已是人去楼空,后金军队带着抚顺的居民牲畜和满载的战利品班师赫图阿拉了。
按理说敌人都撤退了你也就别追了,正所谓“穷寇莫追”,更何况是刚刚得胜士气正旺的后金军队。
张承胤是这样想的,但是李维翰不这样想。
“追击!必须追击!鞑子掳走我们那么多百姓牲畜,我们必须反击!让他们知道犯我大明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
别看李维翰说的如此义正言辞,但是这番话的深层含义其实很简单:
“后金攻陷了抚顺,掳走三十万牲畜,就这么大摇大摆的走了,我这个辽东巡抚还当不当了!”
在李维翰的催促下张承胤继续领兵“追击”,但是二人身处辽东也知道后金军队不好招惹,于是他们的“追击”很有特色。
张承胤领着一万明军尾随着后金的殿后部队,距离不近不远。
这是李维翰的授意,让张承胤瞅准时机抓几个脱离后金大队人马的小卒,实在不行在杀几个百姓充充数,用他们的首级人为制造一场后金攻陷抚顺后在辽东巡抚李维翰英明指挥下广宁总兵张承胤率部大败后金军队,歼敌无数的“光辉”胜利。
李维翰的想法是好的,空手套白狼,如果真这样实行李维翰不仅没有过反而还能受嘉奖领赏赐。
可是天底下没这么好的事,你李维翰不想打,张承胤不想打,这可不代表人家后金也不想打。
送上门来的肥肉哪里有浪费的道理?
四月份正是沙尘暴频发的季节,说来也巧一股大风卷着沙朗吹向明军,明军是逆风但后金是顺风,当明军正忙着揉眼睛躲避风沙时后金军队的大刀已经挥向了他们的项上人头。
明军毫无战斗准备,他们根本没想过战斗,慌手慌脚的他们这才拿刀持枪抵抗后金的进攻。
不打没有准备的仗,因为没有准备的仗一打就输,这一仗就是这样,明军被打的大败,生还者“百无一二”,一百名士兵中生还的只有一两名。
仗打的这么惨就不说了,更惨的是带队的广宁总兵张承胤并不在这一两个人中。
他战死了。
日期:2014-01-04 18:49:35
张承胤身亡的消息传到了李维翰耳中,李维翰如同“头顶三江水脚踏五秋霜”,他此时的心情按本山老师的话说就是:
拔凉拔凉的。
张承胤怎么就死了呢?
李维翰在用头撞了一会墙后便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别人不了解张承胤,可他李维翰了解,虽说张承胤的军事才能比不过南戚北李这些老一代名将,也没有李如松刘綎这些新秀的名声那么如雷贯耳,但李维翰知道一点:
比起李如松刘綎这些耀眼的新星,张承胤只差一点:
背景。
张承胤没有他们那样的好老子,张承胤不是官二代。
担任过辽东总兵又担任过广宁总兵的他靠的只是他的本事。
后金就算是强大,强大到有两把刷子的张承胤都无力招架,但是打不过还跑不过?高呼一声“兄弟们冲呀”,自己扭头来个“一路向北”,这种将领常用的伎俩他张承胤不可能不会呀?
李维翰在这思考张承胤怎么死的难道是因为两人是好朋友兄弟情深?
不是。
张承胤是谁命令出战的?
李维翰。
问题就在这里,按李维翰的逻辑现在这个事情已经演变成:
后金攻陷抚顺后在辽东巡抚李维翰的错误指挥下广宁总兵张承胤兵败殉国。
兵败是小事,重要的是张承胤的死亡,堂堂一位辽东地区第二大城市广宁的军区司令在和后金初次交锋时就死了。
哪怕是这位仁兄是因为脑溢血心脏病突发而死,在朝廷大多数人看来都是李维翰错误指挥所致的。
此时的李维翰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敌人后金的身上,他祈祷后金见好就收不要再另起争端,起码在他卸任辽东巡抚之前不要在出什么事情。
官是当不成了,好歹混个退休不去蹲牢子,这就是李维翰现在所希望的。
但是后金接下来的举动彻底打破了李维翰心中那微弱的希望。
现实是残酷的,哪怕你如何祈祷如何希望它也不会为你改变。
后金的战刀指向了明朝另外一座边境城市——清河。
真正的战斗在这里打响!明清的第一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