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枭雄之刘备(一部屌丝逆袭的成功史,这才是历史的真相)》
第14节

作者: 重生之魂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过,《傅子》的记载恰与《魏书》相反。郭嘉说“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曹操不听郭嘉的劝说。此记载应该可信,因为《三国志·程昱传》后来记载曹操放刘备截击袁术时,郭嘉程昱再次劝说曹操“你以前不杀刘备,我们确实没有你考虑全面……”
  确实想让曹操杀刘备的何止以上几人,怕是不少智囊都看出来了刘备将来可能成气候,不过是史书没有完全记载罢了。

  但是曹操不但没有杀刘备,还“厚遇之”,表奏朝廷加封刘备为豫州全权州长(豫州牧),资助他钱粮重回小沛招兵买马,并调拨一部分自己的人马交给刘备指挥。(陶谦利用刘备时,交给他的是自己的老乡“丹杨兵”,而且最后坏刘备大事开下邳城门放吕布进城的也是丹杨兵。曹操也拨给刘备一些人马,可能也有一点不放心刘备。当然,以上仅属个人猜测。)
  刘备上次被陶谦推荐为豫州州长(豫州刺史,不是全权,要说比豫州牧低一些,不兼兵权,实际上意义不大,略过),那是私人任命,这次曹操又来了个朝廷任命,具有合法性的。
  按史书记载,这事发生在公元196年年底,个人推测也可能是197年年初。之后,刘备驻守小沛,再无什么战事发生。(《三国志·武帝纪》和《三国志·先主传》均没有记载什么战事。)
  那么,刘备的下一仗是什么时候,和谁打的呢?《英雄记》记载是198年(建安三年)春。
  且不说刘备这一仗是和谁打的,怎么打的。先来看看曹操这一年多或两年里在干什么。
  曹操196年收留刘备以后,任命他当豫州全权州长,让他还回小沛招兵买马,目的其实也是对付吕布,这个谁都知道。但是曹操自己呢,197年春,正月,亲自率兵到达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张绣迫于压力投降,随后又背叛曹操,曹操猝不及防,长子曹昂战死,侄子曹安民战死,大将典韦战死,曹操本人中箭……惨败的一仗啊!
  曹操撤退,张绣还不依,率军追击,被曹操击破。

  随后张绣与荆州的刘表会合结盟,曹操退回许县。
  同年9月,袁术入侵陈县,曹操亲自征讨袁术,斩杀袁术大将桥蕤等人。袁术撤到淮南,曹操回军许都。
  曹操从南阳撤退之后,南阳不少县城又重新判归张绣,曹操派曹洪出击不利,张绣和刘表却开始反攻骚扰曹洪。曹操不得已,当年11月再次南征张绣。
  198 年春,正月,曹操回军许都。

  我们看,从196年刘备投奔曹操以后,他驻守在曹操地盘的东部边疆到198年春都没有任何战事发生,这说明了什么?
  很简单,刘备一直在尽心尽力为曹操做好所有的防御工作啊!所以曹操才能放心地在南阳,在陈县,又回南阳,和张绣,和袁术纠缠作战。假如刘备防御的东部边疆战事频发,曹操有那么多精力四处奔走作战么?
  所以,我个人分析,曹操与刘备之间不向小说里写的那样,彼此根本不信任。曹操以德报怨,并在刘备走投无路时收留他给予他大力支持,刘备也不是没有良心的人,尽心尽力防御吕布为曹操的东部边疆带来了一年多的平安。虽然他们因为政治立场不同,最终不免兵戎相见,但是英雄惜英雄猩猩惜猩猩,曹操刘备之间何尝不会惺惺相惜呢!
  曹操认定天下英雄只有他和刘备二人,刘备难道不会为找到知音而高兴?
  那么,曹操比刘备大几岁,发展的也比刘备快。或许刘备真的在此期间把曹操当做老师,学习他的长处;当做知己朋友,回报他对自己的帮助。虽然有一天两个人还会分开,但是在一起的时候彼此互相学习对方身上的有点,亦师亦友,同时还各有自己的心思。
  当然,一代奸雄和一代枭雄的心思我们谁也琢磨不透。不过,综合所有史料和当时情况来推测,也许这就是最大的可能性。既然如此,刘备参与“衣带诏”之事又该如何解释,请看下节。
  下节提示:本来刘备和曹操的关系应该是相当融洽的,但是史书上偏偏记载了一件“衣带诏”之事,似乎,刘备和曹操之间根本没有任何情义。那么,衣带诏的真相又是什么呢?(请关注《绝世枭雄之刘备》十二,天方夜谭的衣带诏)
  日期:2014-09-05 22:52:24
  十二,天方夜谭的衣带诏
  本来,这一节应该稍后再讲的,但是既然讲到了曹操和刘备之间的关系,就不得不提前讲本节。
  “衣带诏”的事,白纸黑字出自陈寿的《三国志·先主传》,按理说,陈氏《三国志》是公认的三国历史最权威史料,出错的几率极小。不过,陈氏《三国志》也不是没有出错过。
  比如:裴松之考证的《三国志·凉茂传》记载公孙度对凉茂等人说“听说曹操远征,邺城没有多少兵力防守,我准备出兵偷袭邺城,怎么样?”但是,《三国志》也记载了公孙度是死于204年(建安九年);同样,曹操拿下邺城也是204年(8月),自此之后,曹操远征就只有207年北征三郡乌丸,此时公孙度早已死去多时。
  还有,《三国志·武帝纪》在记载曹操征讨袁氏兄弟的时候多次与《三国志·袁绍传》记载不一。
  比如《武帝纪》记载202年曹操征讨袁谭袁尚时写的是“(202年)秋九月,公征之,连战。谭、尚数败退,固守。八年(203年)春三月,攻其郭,乃出战,击,大破之,谭、尚夜遁。”
  但是《袁绍传》的记载却是“自九月至二月,大战城下,谭、尚败退,入城守。太祖将围之,乃夜遁。”
  一个是袁氏兄弟三月逃遁,一个是袁氏兄弟二月逃遁,明显的自相矛盾。
  随后,《武帝纪》记载曹操打袁尚时“尚夜遁,保祁山,追击之。其将马延、张顗顗(音yi〖乙〗)等临陈降,众大溃,尚走中山。”但是《袁绍传》的记载却是“尚还走滥口,进复围之急,其将马延等临陈降,众大溃,尚奔中山。”前后再次矛盾,一个是“保祁山”一个是“走滥口”。
  当然,说这些主要是告诉大家,尽信史不如无史。任何历史记载都有可能出错,衣带诏一事也有可能是错误的。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会见使,未发。事觉,承等皆伏诛。”
  按这段话的理解,董承接受衣带诏之后,刘备最初没有参与(先主未发),当时正好赶上曹操“煮酒论英雄”说只有刘备他俩是英雄,刘备吓一跳,筷子都掉了。于是被识破的刘备又找董承他们参与密谋,正好赶上刘备被派出去了(会见使),没有一起发动行动,董承他们阴谋败露,都被诛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