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风云(前所未有的解读)》
第26节作者:
迅发 等安葬灵帝以后,何进就与袁绍等人定下了清除宦官的计划。他们决定第一步先夺去中常侍们的权力,于是,何进入宫请求何太后批准,将中常侍们全部免职,以三署郎(即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下属的郎官们)替补,可是,何进的这第一步棋就在何太后那里遇到了障碍。何太后说:“由宦官负责皇宫事务,这是从古至今的惯例,我们大汉立国以来一直如此,不可废除。况且,先帝刚刚驾崩,我这个寡妇岂能公开与男人们相对共事?”其实,据《后汉书·宦者传》序云“汉兴,置中常侍官,然亦引用士人,以参其选。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永平中,始置员数:中常侍四人,小黄门十人。迄乎延平,中常侍增至十人,小黄门二十人。”由此可知,中常侍之职在东汉以前,既有阉人,也有正常人担任,只是到东汉建立以后才专用阉人。
何进难以说服妹妹,只好退而求其次,改变主意只想诛杀几个飞扬跋扈的宦官了事,可是,袁绍却坚持认为,宦官们整天呆在皇太后和皇帝身边,出入传达诏命,如今不趁机将他们一网打尽,势必会后患无穷,何进集团内部首先就出现了分歧。与此同时,宦官集团们也是见风使舵,赶忙巴结何太后之母舞阳君和车骑将军何苗,给他们送上大量钱财,二人知道何进要清除宦官们,屡屡在何太后面前替宦官们说好话,并说:“大将军屠杀左右近臣,目的就是为了把持朝政,削弱皇帝的权威。”何进是舞阳君后夫之子,与舞阳君没有一点血缘关系,而何苗是舞阳君前夫之子,同样与何进这个哥哥毫无血缘关系,因此,二人对何进并无好感,相反,何苗还时常与何进作对。何太后虽然与何进、何苗都有一半的血缘关系,但如今父亲已死,双亲中只有母亲舞阳君还在,舞阳君的话让何太后半信半疑,也逐渐对哥哥何进心存戒心了。何进出身寒微,骤然大权在握,一时还适应不过来,他素来对宦官们尊敬忌惮,虽然外表上也想建立不朽的功业,但内心却犹豫彷徨,不敢当机立断,因此,这件事就一再耽搁了下来。
日期:2014-01-06 16:41:07
18、何进之死(2)
在京师内部何进无法绕过何太后打开僵局,袁绍又给何进出主意,建议他召来四方猛将以及各地豪杰,令他们率军进京,以恐吓何太后,迫使何太后同意清除宦官们,袁绍的这一昏招竟然也得到了何进的赞同。
大将军主簿陈琳劝谏道:“《易》称‘即鹿无虞’(意思是进山打猎要有熟悉地形的虞官指引才能成功。),谚有‘掩目捕雀’。即便是小小的生物尚且不能以欺诈的手段得到,何况是国家大事,岂能靠这种手段成功?如今,将军大权在握,龙行虎步,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这就好比是用火炉烧毛发一般容易。即使是违背了经义,但只要符合大道,就会受到上天的护佑和万民的拥护,为何要丢掉手中的武器,反而去寻找外援呢?大兵进京以后,强者为王,正所谓是倒拿刀枪,把枪杆拱手让人,这是肯定不会成功的,只能引发大乱。”但何进不听。何进当然自己不会料到自己会死,大约在他看来,召来诸如董卓等平时桀骜不驯的将领们入京,既能达到威胁何太后、震慑宦官们的目的,自己又可以借机夺去董卓等人的兵权,可谓是一石二鸟的妙计。典军校尉曹操听说后,笑道:“自古就有宦官,只是君主不应授予他们权力罢了,既然要惩治他们,只需诛杀首恶分子即可,一个狱吏完全能办到的,何须纷纷攘攘地要从外地召来军队?此事必定要泄露,我断定肯定会失败。”陈琳史书无传,他为“建安七子”之一,年龄大约与孔融相当,他的散文风格雄健奔放,笔力强劲,后来,曹丕在《与吴质书》中曾赞叹道:“孔璋(陈琳的字)章表殊健。”其诗歌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行》,辞赋代表作为《武军赋》、《神武赋》,散文代表作为《为袁绍檄豫州文》、《为曹洪与世子书》等。
实际上,在灵帝末年,东汉朝廷已经对董卓起了戒心,对此,何进也有同感。灵帝曾征召董卓为少府,但董卓却拒绝赴任,他上书说:“我率领的湟中义从以及羌人胡人们都到我跟前哭诉:‘政府不发给粮食,也不发给俸禄,妻子儿女饥饿困顿,无法生活。’他们拖住我的车辆,不让我成行。羌人胡人心肠险恶,好像狗一样无赖,我无法制止,擅自留下来安抚他们,等事态平复后,我及时向朝廷汇报。”朝廷也无可奈何。等到灵帝生病后,东汉朝廷对董卓更不放心,专门下诏晋升董卓为并州牧,要求他将自己统领的军队交给皇甫嵩,但董卓仍然拒绝接受,他上书说:“臣受皇恩,掌握军队十余年,下辖官兵与我相处很久了,他们怀恋我的恩情,愿意替我卖命,我请求把他们一起带到北方,替国家保卫北疆。”皇甫嵩的侄儿皇甫郦劝皇甫嵩道:“本朝失掉人心,百姓有倒悬之危,全国的军权就掌握在您和董卓手里,也只有你们二人能安定天下。如今,您与董卓二人之间已经产生了矛盾,势不两立,董卓受诏交出兵权,他却抗命,这是一种反叛行为;他揣测京师政治混乱,所以才拖延时间,以观变化,这是一种奸诈行为,这两种行为都罪在不赦,况且,此人凶狠残暴,部下并不亲附,大人如今为统军元帅,依仗国威,发兵讨伐,一定会成功!”皇甫嵩却说:“抗命虽然有罪,但擅自诛杀方面大员也是罪过。不如公开向朝廷汇报,由朝廷裁夺。”于是,皇甫嵩上书朝廷,灵帝下诏斥责董卓,但董卓仍旧抗命,率军驻扎在河东郡,观察京师的局势。据《典略》记载的董卓奏表中可知,在灵帝去世后,东汉朝廷命令董卓率军讨伐匈奴左贤王于扶罗,但董卓依然心存观望,迟迟不进。
日期:2014-01-06 16:41:47
为了吓唬何太后,何进采取了以下四种办法:
一是决定召河东郡的董卓率军入京,并让董卓上书自称入京诛杀宦官;
二是决定命令大将军府掾王匡、骑都尉鲍信回到泰山郡老家以清除宦官为名招募军队;
三是命令东郡太守桥瑁以清除宦官为名,发兵南下,驻守成皋。
四是命令武猛都尉丁原率领数千人假扮盗匪,同样也以清除宦官为名,骚扰河内郡,焚烧孟津,火光照耀京师,想吓唬住何太后。
侍御史郑泰、尚书卢植均劝说何进不宜征召董卓。郑泰说:“董卓专横残忍,薄情寡义,又贪得无厌,如果授予他大权,让他染指朝政,后果将不堪设想,肯定会危及朝廷。大人身为皇亲国戚,又身居宰相之位,独断专行,诛杀罪人,根本不需要借助董卓之力啊!况且,犹豫不决的话,将会出现变故,应当从速决断!”尚书卢植也表示反对,但何进不听。郑泰辞官而去,对荀攸说:“何大人真是难以辅佐啊!”也许在何进的心里一直有一丝不安,那就是:袁绍以及他身边的这些人就一定可靠吗?
董卓接到何进的命令后,正中下怀,他当即命令部队上路,同时,按照何进的指示,上书朝廷称:“中常侍张让等人蒙受宠爱,扰乱天下。臣听说:‘扬汤止沸,莫若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内食。’(舀水不让锅里的水沸腾,不如釜底抽薪;挑去脓包虽然很痛,但总比让它侵蚀内脏要好。)臣听说春秋时赵鞅曾出兵驱逐君王身边的佞臣,如今,臣也率军向洛阳进发,请求逮捕张让等人,以扫清奸佞。”但是,接到董卓诏书的何太后并没有被吓倒,她依然没有接受何进诛杀宦官的建议。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