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局长:资深从业者揭秘烟草行业那些事》
第4节

作者: 卢一基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别光想着骏骐,也心疼心疼你哥!我在碧海湾眼巴巴等了他一个多小时,打通电话也不说有什么事,后来干脆电话都不接了。让人干着急。”
  “活该!大清早去打什么球嘛!”天底下做妹妹的似乎都拥有特权,可以对哥哥肆无忌惮,司徒鸥也不例外。
  “你的马总马局长到底干什么去了?”司徒隼一如往日并不理会妹妹的态度,对妹夫则没有那么宽容。
  “他……好像在停车场碰到什么做假烟的,找了人在查……”
  “啊!有这种事!”司徒隼明显露出吃惊的神情,但又很快回过神来,一副漠不关心的语气,“他真是大忙人哪!”说着端起新沏的茶尝了一口,禁不住赞道:“好茶!这叫‘醉美人’,铁观音里的极品。”

  “什么美人不美人,茶还弄个这么酸的名字。”
  “唔,这是今春的新茶,香气很飘。”司徒隼自顾自沉浸在品茶的陶醉中,“怪不得他说从来不喝隔年的茶,真是大不一样。这个鬼骏骐,确实会生活。”
  “会生活?也就是一个不折不扣讲究享受的纨绔子弟罢了。他不是常在你面前夸口说三岁就知道喝龙井么。不过,他对吃倒不怎么讲究。”
  正说着,门锁“咔”的一响,马骏骐开门进屋,司徒兄妹同时站起:“搞定啦?”
  “还没呐,市公丨安丨的陈仲斌副局长也过来了,经侦的正在走程序,补手续。”他端起司徒鸥递过来的茶喝了一口,突然皱起眉头:“小鸥,你又把茶壶搞混了。这泡普洱茶的壶怎么用来泡铁观音哪!”司徒鸥不以为然:“就你讲究。我平常连壶也不用,大茶缸子一泡照样喝!”“你也神了,不同的茶壶都能喝出来。”司徒隼也感到神奇。“只认茶叶不认壶,那算不得会喝茶。泡铁观音的壶内壁要细腻,泡普洱的壶内壁要糙一点。这是茶的香品决定的。而且,专用的壶都有不同的韵味,这是不能相混的。”马骏骐耐心地解释。

  “我算服你了!这一大早的又是什么料啊?”

  “我没上去,估计也就是个手工包装的小案子。现在的制假烟团伙也不好对付,光是手工包装这一招,既可分散风险,又能降低案值,跟我们玩起了人海战术,玩起了游击战。查一个手工包装的点,再怎么算案值也就一万几千,根本无法立案;抓到的嫌疑人有时也不少,但都不过是些普通打工的老百姓,连刑拘都够不上!以前专卖打假是猫抓老鼠,现在变成老鼠戏猫了……”马骏骐猛然意识到自己说多了,顿时打住,看了看司徒隼,“对不起啊!又坑了你一次。”

  “现在去也可以的。”
  “那不行,我的手下还在忙正事,我好意思丢下他们去打球么?!我做不出来。”
  “其实你也没必要每次都亲临火线!一般的事情布置下去就行了。像我,哪有可能天天跑楼盘啊!”
  “我和你不一样。你是当老板的,我要对得起我那份工资。”
  “在广平烟草你就是老板。谁敢不认。”

  “什么老板?!别把我党说得那么庸俗,我党的干部都是人民勤务员。”马骏骐说着自己先笑了,他感觉手机在振动,便走去阳台接电话。
  “嗯……哦……行。是啊,我原先也就估计是个半成品的中转点。你想啊,这里租金也不便宜,哪可能租来做手工包装窝点呢。嗯……后面的事交给经侦吧……对,我也觉得不会有多大‘油水’,那些人例牌一问三不知的……好,收队吧,记住带弟兄们吃个早餐……”
  “你可以呀!还惦记着部下没有吃早餐。有情有义算是个好官。”
  “哪像你,心黑。走吧,去碧海湾。”
  “小鸥,晚上别做饭了。哥带你们去灵山度假村吃农家菜。”司徒隼临出门丢下一句话。二

  日期:2013-02-20 20:57:53
  四、美艳的女球童  
  碧海湾高尔夫乡村俱乐部位于广平市南部,逶迤西去的灵山余脉延伸过来,形成连绵起伏的一道道缓坡。十八洞的球场就建在这一片坡地上。
  马骏骐和司徒隼来到球场的时候,已经将近十一点了。司徒隼是碧海湾球会的资深会员,待遇自然不同,可以直接进入球童部挑选Caddy(球童)。司徒隼替马骏骐选了一个模样清秀、身材一流的球童,姓李。自己则随意找了个姓王的小胖妞。只要和马骏骐在一起,他都一改往日豪放,凡事必让三分。
  时值初夏,南方已经日渐炎热。亮晃晃的太阳照下来,洒过水的球道浮起氤氲的热气。透蓝的天边立着团团白云,没有风,云团纹丝不动。
  1号Tee台(发球台)边的小道上排着一行球车,也都纹丝不动。
  “前边这一组动作太慢,比画半天都打不出一个球。”
  “巡场该去催一催啊!”

  “没看见那组有个靓女呀!三个男的都争着给她当教练……”
  “没学会不该下场啊!存心塞车啊……”
  一人发难,众口附和。就像开闸放水,人们早就憋满了的怨气,此时汹涌而出。
  马骏骐他们排在第三组,心知急也没用,便找了一片树阴坐下来,司徒隼不甘寂寞,招手把球童叫到身前。

  “你们两个听好了,要认真记成绩,谁都不许作弊。特别是小李,”他直视着身材高挑的姑娘,“不要被帅哥迷晕了,他的该加不加,我的该减不减。我们今天这场球是输者请客,谁记错杆数就罚她买单!”
  司徒隼的球童毫不示弱:“那你就输定了!我和37会一致对外的。”
  “37”是高挑姑娘的球童号,她显得比胖胖的小王腼腆一些,此时并不答话,只顾掩嘴而笑,更添了几分妩媚。
  马骏骐在旁一直默默打量着“37”,心里顿生“巧笑倩兮”的感触,不觉激起在异性面前争胜好强的本能。

  “我来出个题目考考你们,高尔夫球起源于哪里?”
  “这太简单了,苏格兰嘛!”司徒隼抢先说。
  “错!扣10分。”
  “最早是在中国吧!资料记载早在宋朝就有了。那时不叫高尔夫,叫‘捶丸’。”小李声音不高,却胸有成竹。
  “正确!加100分。”
  “嘿!中国人真滑稽哦!发明了火药、指南针还不够,连高尔夫的发明权也要抢过来。坑爹呀!”司徒隼不以为然。
  “这你就不懂了。中国古代的‘捶丸’游戏和现代高尔夫是最相似的。也有球杆,是棒端做成球体的木棒,称为‘杖’;杖根据击打需要分成多种样式,类似于今天的铁杆、木杆之分;球称为‘丸’,或用角骨、或用赘木制成;球洞叫‘窝’,捶丸进窝即是球进洞;中国古时的‘捶丸’发展到明朝,已是‘设窝十处’了,而且‘窝’边要插上不同颜色的彩旗。你想想,这和现代高尔夫是不是异曲同工?中国古代的捶丸比苏格兰牧羊人用木棍把石头打进野兔洞要先进得多了!从苏格兰牧羊人击石头进洞的偶然行为发展到第一个供人打球的圣安法鲁斯老球场,已经是15世纪了;而在中国,完整记载‘捶丸’球戏的书写成于1282年,书名叫《丸经》,书里详细描述了场地的设置、比赛的规则、使用的器具、击打的技术和制胜的战法等等;最妙的是书里对球杆,也就是‘杖’的说明,竟然有‘全副’、‘中副’、‘小副’的用语,那是依据球杆数量多少而区分的:‘全副’的球杆共有10支,‘中副’是8支。我甚至认为,苏格兰人说不定是通过丝绸之路得到《丸经》这本书,学了捶丸之道才推动了高尔夫的发展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