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反恐,谍战小说:全面反击》
第31节

作者: 静静的河1979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9-23 09:18:56
  虽然已是深秋季节,西南地区的气候仍然潮湿,炎热,24名队员分乘两架丛林迷彩涂装的直20“鹞鹰”中型多用途直升机,此时夜色正浓,大地一片沉寂,厚厚的云层遮挡住月亮的光华,整个世界仿佛都处在一团厚黑的浓雾之中。
  特种分队乘坐的直升机经过一些列额外改造,机身,旋翼和尾桨经过静音处理,两台大功率涡轴发动机的排气口使用了废气冷却技术,以降低红外和视觉特征。
  所有的航行灯与频闪航标都处于关闭状态,机舱内只闪烁着几盏荧绿色的照明灯,队员们面面相对,安静地坐在机身中部的的钢架座椅上,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互相开玩笑,军用直升机的机舱没有做舒适的降噪,屏蔽处理,发动机的声音震撼着鼓膜,没有头戴式机内通信耳机的帮助,想说话必须大声地吼叫。
  只有飞行员在忙碌中,他们依靠头盔上的夜视镜观察环境,密林,高山在机舱四周此起彼伏,巨大的复合材质旋翼划破了充满水分的空气,气流在脚下的河面上掀起阵阵涟漪。
  “三分钟抵达“
  飞行员通过耳机,与机舱内的分队长通话,给予必要的提醒
  分队长点点头,转身向自己的队员伸出三根手指,嘴巴张得大大的
  “索降准备“

  队员们纷纷开始检查装备,把一个单目微观夜视镜套在头上,努力调整紧固带的位置,让自己的眼镜也接目镜的橡胶面罩与面目贴合得更加紧密。
  “武器检查“
  “弹药检查“
  分队长有条不紊地下达条列中规定的命令,其实这是毫无必要的,每个小分队员都至少执行过5次实战任务,他们对于每个步骤都烂熟于心。
  “1分钟“
  飞行员一边说一边全身贯注地穿过一道狭窄的山涧缝隙,他不能有丝毫大意,夜视镜中绿色的视野里不时出现大片阴影,他必须仔细地确定好距离,这样的高难度飞行,自动系统的作用很有限。
  两座高大,连绵,布满乱石与密林的高山把这个可怕的三不管地区划分成南北两块,两座山中间夹着一块相对平坦的山谷,一条河流横穿而过,汇入远方依诺瓦底江最大的之流,温萨江。
  一座充满死亡,『毒』品的军阀城镇,就坐落在山谷北方错落起伏的山岗之上,被浓密的热带丛林紧密包裹着。
  千百年来,因为地理的险要和丛林的庇护,从来没有外敌能够入侵这块化外之地,当年的明朝军队没有,后来福康安指挥的清军也不行,再往后,英国人也铩羽而归,只能要靠阴谋和当地土司的联盟,维持统治。
  日期:2014-09-23 10:09:57
  直20巨大的机身开始颤抖起来,频率越来越高,张静怡开始觉得牙齿在打战,但她并不慌张,多次的经验告诉她,这只不过是飞机悬停操作的正常反应。
  这次的出击从某种程度上,是她自己争取的结果,按照作业计划,她只需要待在前进基地中的指挥室里就行,但是,停着充满杂音的无线电,不时看到几幅绿色的图案,望着战友们战斗,实在不是“女汉子“的所为。

  张静怡提出了自己的理由,现场可能有更多的情报可供搜集,基本都是阿拉伯语和某些民族语言写成,也可能碰到有价值的“舌头“,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因素,前线战士不能识别其价值。
  她作为“空屋“项目小组成员,前军事情报官,有必要,甚至必须参加前线行动,亲临现场。
  “第一组,开始“分队长大声下达命令
  张静怡的思绪猛地被拉回现实之中,他们已经进站。
  从地理距离上看,他们还有差不多10公里的路程,但直升机已经不能再往前飞了,即使做过静音处理,临近谷地中的那种震撼,仍然会惊动哨兵和目标人物,他们可能很快钻进一条不为人知的地道,或者躲进任意一间竹楼,草屋中,要是那样,小分队就不得不花费几小时逐屋清剿,还会和莫奈温的私人武装交火,根据预测,行动时间一旦超过20分钟,成功的机率就为零。
  隐蔽接近,直捣黄龙,是成功的关键条件。
  两架飞机一前一后,同时开始索降,队员们挨个滑下飞机,隐伏在茂密的热带草丛中。
  日期:2014-09-23 11:02:05
  直升机开始爬升,它们将在安全空域盘旋,下个时间节点到达后,将准时前往集结地点,开始撤离任务。
  队员们的面前是一片草丛与矮树,灌木杂处的开阔地,红色的土壤坑坑洼洼,间或有几条毒蛇和大群的蚂蚁在其中穿行而过,仿佛这里就是它们的天堂。
  这里不是生命的天堂,而是陷阱,全面一整片都是由各种地雷,诡雷,感应雷组成的地雷带。
  张静怡抬手看了一眼腕表,暗绿色的数字跳动在00:10,按计划队员们将用3个小时翻过前面的一道山脊,大约凌晨3点接近山谷中的城市,这时候,是所有人意志力最薄弱的时候,包括巡逻的士兵。
  一只大手在前方挥动几下,那是突击小分队队长龙岩峰,张静怡打开胸口战术袋中的微型无线电台
  “开始通过雷区,所有队员跟随安全线 “是队长的声音,很清晰
  队员们蹲伏在地上,没人妄动,草丛扑簌簌地在抖动,那是“蛮牛“,他是开路尖兵,负责清理出安全的”老鼠道“。

  多年前,这里曾经是平坦的农地,种植着大量的罂粟花,莫来温将军下达命令,铲除所有的植物,包括罂粟的根,他对外声称,这是响应国际号召,履行禁毒承诺,这个举动使他赢得了很多国际光环,美国禁毒署还颁发给他一个金色的奖牌,以表彰将军高尚的行为。
  半年以后,当最后一拨联合国禁毒署官员和西方记者离开谷地,返回仰光,将军立刻命令重新平整土地,种上植物与矮树。
  还有地雷,各式各样的地雷,资金都是来源于对他禁毒行为的表彰,这样一来,将军除了高山,还拥有新的屏障,以对付从其他军阀到国际禁毒力量在内的所有威胁。
  散落在草丛里的白色人类骨骼,大多是脚部与小腿,也有完整的躯体骨骼,有些还连着粉红色的肌肉,所有的一切,都显示出这片开阔地的黑暗本色。
  日期:2014-09-23 13:10:26
  “蛮牛“是队里的爆破物专家,也是个排除地雷的行家里手,他的魁梧的身躯”悬“在地面上,靠肘部的力量支撑着向前爬行,在雷场上,最紧要的准则就是不能把自己的身体完全压在地面上,而是要尽量减少接触面积,同时也不能抬得太高,这样做既可以尽量不触发地表或浅坑中的地雷,又能避免碰到细细的引火拌线。
  这里的地雷种类很多,有些是大块头的反车辆地雷,这不是他需要担心的,因为人的体重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压力,从而引爆『雷』管。
  更多的是外型小巧的反步兵雷,它们一般埋设得很浅,腿部的力量足够引发,内部装有微量『炸』药不会马上置人于死地,却能炸断整条腿,或是一只脚掌。
  触到这种地雷的人更加悲惨,他们会躺在地上,流血呻*,最长的记录是三天之后才魂归西天。
  “蛮牛“首先确定好地标,在雷场边缘,有棵巨大的乔木树,伸出的树冠笔直地对着一块巨大的岩石,而这块岩石前半米就是最后一组地雷所在的位置。

  他从战术袋中取出像铁钉一样的东西,用力插在大树前方的空地上,再拿出结实的尼龙钓线,套在铁钉的固定凹槽之内。
  线的另外一头在他的口袋中,随着身体的移动一寸一寸地延长出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