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三叔那一身道袍我就看出他是个算命先生了,由于我命格属先生命,再加上周爷爷周先生从小便对我有大恩德,因此对先生这一行业的人额外尊重。
然后我就告诉十三叔,说是的,我爸以前给我取这个立字是想让我能够尽快独立,后来有个跟你一样会算命的爷爷说我是天生先生命,但有些不扎根,因此还特意拜了一棵柳树做干妈。
闻言,十三叔脸上写满了惊讶,放佛我刚刚的话是在欺骗他似的,只见他将袖子一甩,走到我的身前,说你再说一遍?
还阳心切,外加我觉得这个半大老头也不像坏人,就是坏人此时又能贪图我什么呢?难道还会像电影里演的那样,吸了我的魂魄练功吗?当然不可能。
我又认真的将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十三叔看着我,问我生辰八字,我如实相告,然后十三叔就开始掐算起来,不多时,就听他说:“哎,你我二人若有一人有肉身在,我也不会看不出你的天生先生命,没有肉身果然误事,竟然连你的先生命都没有看出来,按理说先生命之人拥有开路与护身之鬼不会夭亡,看来你之前定是出了什么意外。”
我一五一十的将我从小到大的故事说给十三叔听、
听完,十三叔点头,说然也,看来它们是伤到了本源,至今仍未苏醒,即是这样,我更要助你还阳。”
我笑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从我知道我是先生命的那一天开始,第二次觉得这种命格真的还有些用,第一次,自然是我遇坟地撞鬼的那一次,于是,我就问十三叔,说那您什么时候能帮我还阳啊?
十三叔摇头,说不急,你就是在这里呆上个十年八年的,我也不会让你魂魄中的灵智消散。
我急忙说不行,开玩笑呢吧,别说十年八年,就是十天八天之后,恐怕我的肉身也早就被火化了。
十三叔恍然大悟,说然也,既然如此,我就早些助你还阳,不过也不用太急,阴间一日只等于阳间一个时辰,此般算来,在这里呆上个十天还是不成问题的。
我问他为什么要呆十天?现在还阳不行吗?
十三叔的表情突然变得凝重起来,对我说:“小立啊,既然你是天生先生命,那就注定你一生要从事阴阳二间之事,之所以这么多年你一直过着常人的生活,说明机缘未到,今日你能够在此间遇到我,就注定这是你我之间天大的机缘。”
我不解,问啥机缘啊?
十三叔轻叹一声,然后跟我详细攀谈起来。
说的是,十三叔以前(当时我也不知道是多长时间以前)是位游方道士,号清虚子,大半生游历于民间,行侠仗义,然世道无常,好人多难,一次意外,十三叔死于非命,临终也未收有弟子,因此,一身道法无法不能万世流传,此乃千古遗憾,最重要的是对不起他师傅对他的精心栽培,今日我这个天生命的人能够来到这里,绝对是天大的机缘。
十三叔这一番话说得甚是模糊,比如我问他是哪个门派的,哪个时期的人,怎么死的,师傅又是谁如此云云,他都没有回答,只是叫我不要多问,时机成熟自会知晓。
然后,十三叔再一次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小立,你可愿意习得我这一身道法否?”
说实话,我太愿意了,我要不愿意都不起我这天生先生命的命格,何况,当时的我特别膜拜电影小说里面的高人,于是乎欣然答应。
再然后,十三叔就跟我说,他的一生所学来自一部奇书《金篆玉函》,只不过,他的师傅将此书一分为二,分别传授给了他和他的师弟,十三叔习得的是上半部。
我哪里还顾得什么上半部下半部,咋一听这本书的名字就觉得此书一定牛波依的不行,急忙对十三叔说我想学,以后一定会将此书发扬光大,万世流传等等屁话。
接下来,十三叔就跟我详细的介绍起了金篆玉函上半部的内容,此书中,蕴含的正是道家玄学五脉,分别为,山,医,命,相,卜。
上半部中包含的内容乃是山与医两脉之道,而命、相、卜三脉则是在下半部十三叔师弟的手中。
所谓“医”,是利用方剂、针灸、灵治等方法,以达保持健康、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即现在的中医,治疗时需要查看病人的奇经八脉,总之,“医”就是利用这几种方式治疗人体疾病的一种方法。
而“山”之一脉包含的就多了,符箓,手诀,步罡,结绳,阵法,养器等等,而这其中又分为五大类,为仙、道、灵、兵、幻。
十三叔说的详细,林林总总一大堆,而我却听的却有些头大,这都是哪跟哪啊?我好像完全听不懂的样子,他也看出来我根本就没听进去多少,然后就意味深长的对我说:“说白了,上半部的金篆玉函就是为了修仙而用!”
一听修仙二字我顿时又来了精神,毕竟当时的我还很青涩,对这等事情有些盲目的崇拜。
这时候,十三叔又对我说:“小立,我这一派讲究的是师门传承,所以,想要习得此书便要拜我为师,你可愿意吗?”
傻子才不愿意,我不说话,当即跪下对十三叔磕了三个响头,说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十三叔将我扶起,说如此甚好,但是小立,你可知道从古至今,学习金篆玉函的都有哪些人吗?
这样深奥的问题我怎么可能会知道!
日期:2014-09-16 13:28:00
三叩首,拜过师傅,我以为十三叔会马上教我学习《金篆玉函》上面的道法,谁知,他竟然给我说了这么莫名其妙的一句话。
我摇头,说不知道,请问都有哪些人啊?随后,十三叔就将《金篆玉函》的来历一一向我道来。
据他所说,这部奇书乃是由轩辕帝所创,其中蕴含之大道不计其数,后被在周朝被姜太公在昆仑山得到,他利用秘籍上的方术助周伐纣,保得大周朝八百零八载太平江山,战国时又传到王禅老祖(鬼谷子)手中,他将秘术传给徒弟苏秦、张仪、孙膑、庞涓,而使其徒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将相之才,到了汉朝,张子房(张良)于黄石公处得此秘籍,旺汉四百年。
《金篆玉函》就这样在神奇的方式下一代一代的传承,到了三国时代传到诸葛亮手中,辅佐刘备夺得三分天下,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期间虽然也有得此奇书者,但大都不全,如诸葛亮得到是道术,郭璞、杨筠松得到的是堪舆术(阴阳风水)。
在宋朝得到此书的是一代鸿儒,著作等身的旷世学士朱熹,迨及明朝,刘基,字伯温(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军师伯)也修习过此书,助朱元璋创立大明江山,后全身而退。
经过四千多年的流传,期间内容有散佚增删,或有分歧而产生了很多流派,如龙虎山,青城,茅山,正一教等等,大致分为:山、医、命、卜、相,统称为玄学五术。
我万万想不到修习过此书竟然都此般耳熟能详的大人物,且不说轩辕帝,单是姜子牙,诸葛亮,刘伯温这三位大能也足够震撼人心的了。
我向十三叔拱手,说请师傅教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