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呲牙 滴血人头,碎脸男尸,鬼案谁破?》
第8节

作者: 轻风乍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夜晚强光照射下青蛙会暂时性生理性失明,身体动弹不得,继而轻而易举被捕获。
  青蛙是益虫,请保护青蛙。
  王队长带领几位民警赶到那个村子,村子距离县城很远,已经到了宝瓶县所辖区域的边缘,特案组到村民所描述的地方查看,那河边软泥上果然还留着脚印,两个人的,经比对正是周卡和犯罪嫌疑人的。在旁边的一条村道边的野草地上,还出现打斗的痕迹。
  立刻进行拉网式搜索,经过种种迹象表明,两人已进入临县青林县境内,青林县警方立刻展开调查,当天就接到一名群众提供的线索。
  青林县是本市的后花园,森林覆盖率高,青山绿水还有大片的湿地深受旅游爱好者的喜爱。提供线索的群众是位磨好豆浆去不远处的青山县城售卖的中年男人,他说昨天早晨曾在后山见到过两个人,往山上飞奔。
  两条线索,隔了一天多的时间,从白巢河到青林县的后山,七十多公里。他们一直在飞奔?那得是多好的体力?
  后山被封锁,从山下开始往上搜索,后山面积庞大,出路众多,不知他们两人还在不在山上,或许去到别处也说不定,但是有一点线索也要全力施为,这是特案组的严令,不管投入多大,也要找到两人。

  搜山第二天,两位搭档的民警在一条上山的小路上见到了下山的周卡,对讲系统将这个好消息传遍了后山。
  日期:2015-01-19 21:31:00
  王队长一马当先赶过来,周卡正在喝第三瓶矿泉水,每个特警都随身带着食物和水,这是王队长特别的安排。
  田铁和孙波赶到的时候,周卡已经吃了一袋面包片。周卡浑身伤痕累累,右小臂上缠着从衣服上撕下来的布带,渗出殷殷的血迹,显然是受伤较重,状极狼狈。
  田铁紧张的问:周卡,你没事吧?
  周卡嘴里鼓鼓囊囊的想说话,喷出一口面包渣。田铁骂道:没出息的,没吃过面包?晚上带你去吃烤全羊。
  周卡拼命点头。
  孙波问:嫌犯呢?
  周卡扭头朝山上扬扬头,王队说:已经派人上去了。
  一个小时候后,在后山的一处人迹罕至的陡峭地带,一条峡谷深不见底,峡谷峭壁上有一条宽两米的山洞,特警队员利用绳索才怕了进去,里面有一具尸体,一根大拇指粗细的短木棍插在他喉咙上,那人眼睛张大紧紧盯着洞顶,洞顶及洞壁上布满了一条条的凹痕,就像皮鞭抽出来的痕迹,只是这条皮鞭未免太粗了点,足有半米粗细,山洞地上都是石头碎屑。
  根据DNA等各方面技术鉴定,嫌犯确认为杀人凶手,罪犯死亡消息一经发布,人心大快,七名流浪汉被杀害,三名儿童获救,没有其余伤亡,这是一场胜利。
  日期:2015-01-19 21:38:00
  该表彰的表彰,该奖励的奖励,似乎一切都已结束,但对于罪犯的身份和作案动机来说其实仍是迷雾重重,那诡异的作案手法,凶残的作案手段,罪犯行为背后的目的,依旧谜团深锁。这一切毋庸置疑都要着落在周卡身上,周卡询问孙波是否可以不说出那几天发生的事情,孙波犹豫了下,请示了特案组组长,市刑侦大队王队长,但是王队表示此案震惊全国,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尤其是罪犯的目的,每一个人都想知道,民众有知情权,若是不向大众解释,被网络以讹传讹,胡编乱造,依然会造成潜在的恐慌,所以应该给社会一个合理的解释。

  周卡最终还是同意将事情的经过说出来,但是他要求只跟王队和孙波说这件事情,他提前警告这个故事其实挺长,有的是他知道的,有的是他推断的,更多的是在他追捕罪犯的过程中,罪犯告诉他的。
  在一路的追捕过程中,两人都佩服彼此的本领,赞叹彼此的毅力,因此惺惺相惜,坐下小憩的时候会互相吐露心事,找到一个愿意说出自己秘密的人何其难?但是他们一正一反竟然奇迹般的做到了。

  可惜正邪不两立,由正变邪只在一念之间,由邪转正?在这个社会,没人会给你机会?
  周卡只希望还原案件的真实,以及真实背后的那些故事。
  日期:2015-01-19 21:49:00
  莽莽的大山绵延了千万年,每一座山峰,每一片古木丛林都见惯了云卷云舒,时光荏苒。
  就像见惯了散落在深山老林里破败的村落和人们封闭贫穷的生活。
  深山里的孩子上学会跋涉十几里的山路然后放学后再跋涉回来,跋山涉水对于他们来说就跟家常便饭一样,而对于城市里的孩子只是每年一两次的娱乐活动。
  他们见过世界上最好的风景,呼吸着全中国几乎最清新的空气,但是他们的生活和这两样却一直成着反比。
  辍学的原因不是因为那来回十几里陡峭险峻的山路,而是因为口袋里拮据的钞票。
  口袋里钞票的数量能让聪明伶俐的萧慎辍学,也能让他那在一家粉尘弥漫的人造钻石厂打工患上矽肺无钱医治的父母相继死亡。
  那年萧慎10岁,祖国的花朵,含苞待放。
  那年他的奶奶,也是唯一的亲人去世,萧慎成了孤儿,辍学是必然,连活下去都成了问题。
  一位走街串巷给人算卦的道士收留了他,消息闭塞的深山里不兴什么领养手续,也没人管这些事情,村民们觉得这样对萧慎是种幸运。
  老道士带走了萧慎,往更深的深山里去了。
  春去冬来,花开花谢,院门口的古树又长了十岁,这座破旧的道观竟然在风雨飘摇中又坚持了十年。
  日期:2015-01-19 21:55:00
  道长很穷,没人知道他的来历,但他一腔热血。道观很破,随时摇摇欲坠,但它矗立在最美的山之巅。
  道观的前身是一座小寺院,前后两进院子,深山里适合修行,不适合香火,尤其解放后,香火几乎断绝,遂被废弃,方丈和尚不知所踪。
  道长来后用仅有的积蓄将这里改成了一座道观,靠走街串巷给人算卦为生,更多时候他会凭借自己的一身好功夫攀到山峰之巅,白云深处,万丈悬崖之上采集名贵草药,卖钱度日。
  他到这里后一共收过5名弟子,5名弟子都是孤儿,四里八村的村民都说他是个大善人,只有他知道善人不好当,尤其是穷人想当善人的时候。
  前三个弟子长大后相继离开了师傅,走出深山去大城市打工,他们的工作都很简单,两个当了保镖,一个当了保安,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身好功夫。
  萧慎和小他四岁的师弟是道长最后收的两个徒弟,政策的春风终于也勉强吹进了深山老林,道长想要领养孤儿也需要办理相关的手续、具备相关的资质了。
  道长根本没有任何资质,他六十多岁的年纪,没有固定收入,没有家产,有的只是那座破败的风雨飘摇的小小道观,和道观门口那颗几百岁的参天古树。
  古树上斑斑驳驳满身的疤痕累累,那是几个徒弟从小在古树上练习拳脚留下的,他们除了练拳,还学习算卦。
  没人知道道长的本领从何而来,他也从没跟外人提起过他的过去,也许他的过去有些不堪回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