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局长:资深从业者揭秘烟草行业那些事》
第7节作者:
卢一基 日期:2013-02-22 21:15:28
七、遭围攻
杨屋村距离乡政府不足20里,乡村土路已改造成平坦的水泥道路,开车十多分钟就到了。
这是一个700多户人的村庄,在这一带不算大也不算小。古老的灰砖农舍排行有序,一列列从山边依次铺展开来。从正面一眼望去,一道道灰色的屋脊阶梯般向后延伸,前排总是矮于后排,就连新建在老村周边的小楼,虽显散乱错落,也都能够严守“前不遮后”的民俗。让人顿时感受到脉脉相传的宗氏族规所织就的无处不在的威严。
山边的村道依然人头涌涌,望过去有男有女,有老有幼。村道旁有一片简陋的瓦房茅舍,茅舍外围着一圈高高的砖墙,与里头破旧的房舍极不协调。包铁皮的两扇门紧紧关闭,门边挂着一块“杨屋村苗圃”的牌子。
叶雄辉的车一直开过去,抵住那台拖拉机停下。七个全身警服的公丨安丨人员跟随县长下了车,一声不吭地向苗圃走去。
“喂,喂,丨警丨察大哥!你们把我的拖拉机拦住了,我开不走啊!麻烦……”
“拖拉机是你的?你叫什么名字?!看一下身份证。”叶雄辉一摆手,身旁的丨警丨察心领神会,立即举起照相机,对着拖拉机前后左右拍了一通。
拍照动作不大,却很出其不意,容易让人联想到电视剧里丨警丨察在凶杀现场拍照取证的镜头。闹哄哄的人群顿时安静了,空气慢慢凝固。村民有的连忙以手遮脸,有的拉起小孩急急离开。顷刻间便散去五六十人,剩下的也像听到口令一样,纷纷退到一边,让出了苗圃的通道。
“这个叶县长真有两下!一出招就把这些人震住了。真是不言自威!”池春妃碰了一下马骏骐的手,悄声说。
马骏骐微微一笑:
“和农民打交道学问深得很!既不能显软,又不能硬来;既不能过柔,也不能太刚;既不能唱文戏,也不能亮武功;讲究的是软硬兼施,刚柔相济,文武并重。最要紧的是拿捏准分寸,把握好火候。但具体怎么处置,全都因人因事因地而异,从来没有哪一条钥匙能打开所有的锁。就像打高尔夫,在同一个场地挥一万次杆,从来没有一杆是重复的。”
“你知道的还不少。”
“比叶雄辉这个‘老江湖’差远了!他从乡文书干到副县长,经历了多少酸甜苦辣,才修炼成这副金身。”
钟国强一班人散坐在地上,这时一跃而起。他向马骏骐点点头,两手伸向叶雄辉:“县长大人,可把你们盼来了。”
“不敢,”叶雄辉语气淡漠,“说说情况吧。”
钟国强自觉没趣,只得收起讪笑,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经过介绍了一遍,最后忿忿道:“我们一进村就遭到村民围攻阻拦,不让我们进苗圃,明显是有组织有指挥的。这个窝点不简单哪!”
“好,我们突出重点,先进里面看看。”
门被叫开了,八九个外地人模样的男子或蹲或站,冷眼打量着来人。
“大白天关门锁户干什么?”
“老板不在,交代过要关门的。”
“你们这里是金铺啊!鬼鬼祟祟的肯定有问题!一个小小苗圃用得着你们这么多人吗?”叶雄辉连训带斥,不容分说,一脚踏进疑似制假窝点的长方形瓦棚,其他人跟在后面一拥而进。
但是,瓦棚里空空如也,只有墙角落堆着一些育苗的瓦盆,几副木桶,十多件农具堆在另一边,里面靠墙摆着一溜木板搭成的床,床上被铺齐全,只是席子底下都奇怪地叠着两层床板,让人觉得反常。除此之外,里头根本没有发现制假的烟机烟丝,包装材料,连普通的成品周转箱都没有。
钟国强和他带来的稽查员面面相觑,瞪着眼说不出话来。
“难道……难道是线人搞错了,不可能啊……他和我是单线联系的……他前几次举报都很准哪……”钟国强有点语无伦次,一张脸憋成猪肝色。
“线人没有搞错。”马骏骐用力吸了一下鼻子,“这屋里还有机油的气味,分明是放过机器的,还不止一台。你看,这地板上的油渍多明显。再看那床,要两层床板做什么用?抽掉一层搁在地上就可以放烟丝盘纸,原料箱成品箱,只不过这些东西都被转移了。”
日期:2013-02-24 15:06:05
八、
“这里有些碎烟丝!”一个稽查员在门边又有发现。
出去转悠了一会儿的叶雄辉返回来,告诉大家:“可以肯定,这里确实曾经是个窝点。我刚才到外面转了转,发现这里用的是三相电源。没有机器要三相电来摆景么!”
“英雄所见略同。”钟国强仍想讨好叶雄辉,对方却不理会,继续分析道,“转移得这么迅速,搬得这么干净,说明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来处理这一切。看来在你们进村之前,烟机什么的早就转移了。”
“没错!我们一直守在这里,不可能从我们眼皮底下运走机器的。除非这里挖了地道。”
叶雄辉突然拍了一下钟国强的肩膀:“老钟啊——这回我真的要好好感谢你,幸亏你们是独自行动,要是行动前通知了县里,这走漏消息的罪名又得我们来背了。”
叶雄辉话里有话,钟国强却故作糊涂:“是啊,怎么会走漏消息呢?我给线人打个电话问一问。”
这时,一个衣着光鲜的男人颠颠地跑进来。“叶县长啊叶县长,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是你们杨屋村的邪风吹我过来的。”叶雄辉冷着脸,把来人介绍给大家:“这是杨屋村委会的杨主任,也可以叫他杨村长。我告诉你杨福顺,有人举报这苗圃里做假烟,我看八九不离十。”
“不会吧!敢在我的地盘上搞违法,我剥他的皮!”杨福顺的过分夸张,反而显得做作。
“你马上把苗圃的老板叫回来。”
“是、是,我这就打电话。”
石角乡镇街上一家小饭店的厢房里,杨屋村苗圃的老板杨福生跷腿坐在饭桌边,坐在他对面的男人正舔湿手指,认真数着厚厚一叠人民币。
“你都数三遍了,还没数够啊?”杨福生面无表情,显然不耐烦了。
“真金白银两万大洋,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不数清楚行么?”数钱的高宝庆,来自川北,一直从事被称作“线人”的高危行业。
杨福生又问:“你老实告诉我,你到底怎么偷来的消息?怎么知道省里要来查我?那些专卖佬怎么可能把这么重大的秘密捅给你这种人?!”
“你不要问了,再问我也不会说一个字。这是我们这种人的江湖规矩。反正,你只要确定我的‘料’真不真就行了,别的事你也没必要知道那么多。”
“好、好,你快点数吧,数清楚了在收据上签个字。”
“还要签字?”高宝庆极不情愿地在收据上签了“王东”两个字,这是他的假名。
这时,两人的电话竟然同时响了,杨福生马上拿起手机走出去,但隔着房门仍然能听到他接电话的声音。
“噢,噢……知道了。我马上赶回去!”杨福生急急地返回来推开门喊了一声:“我有急事,不管你了!以后不管听到什么风声赶紧告诉我,我照样会给你好价钱!”
见杨福生一阵风地走了,高宝庆舒了一口气,拿出手机,轻轻摁下了回拨键。
“阿胜吗?我是老钟啊。你刚才怎么不接电话?”
“阿胜”是高宝庆在这边使用的诸多假名之一。听着钟国强急切的声音,他猜得到对方现在哪个位置,心里也明白他为什么急着打这个电话。他觉得自己突然长高了,变大了,以前仅可仰视的权贵者、有钱人,现在统统成了自己手中的线偶。“线偶”——他为脑袋里竟然能冒出这个含义深长的词语而备感自豪。“线偶”、“线人”,这两个称呼放在一起太奇妙了……想到这里,高宝庆讲电话的口吻变了,透出几分难以掩饰的兴奋:“钟领导,那边搞定了吗?”
“没有!不知道被谁走漏了消息,苗圃里是空的,机器早就转移了!”
“这条线索我花了很大力气才摸到的,不是假的!”
“我知道。我们都确认那是制假窝点,举报费还是会付给你的,但就没有奖金了,没抓到机器嘛。我想让你发动所有老乡帮忙查一下,这次是怎么走漏消息的。”
“我们老乡都是做线人的,查这事恐怕……”
“线人的消息渠道最多。也别太张扬,暗地里查就行了。”
“我尽力吧。”
“还有,举报费按老办法划给你。”
挂断电话,高宝庆举起双手:“——”他庆贺自己第一次实现了两头进“水”,却没有意识到这是在玩火。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