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1-09 08:37:54
木华黎的思想不也进到了某一个高度、某一个层次了吗?对敌作战,不只是军事上的战争,还是一个从思想上、心理上征服对方的过程。
这样的思想,在当时,应该远远地超越了一般的为抢财物、为报仇泄恨、为扩大地盘、为扩张势力而发动战争的部落首领的眼光。
发动每一场战争的目的,将定位在让对方“人心归服”上,这样的战争,意义将有多么伟大!
木华黎不只是单单地提出了这样的一个思想,接着他还提出了一个行动的手段(你叫它具体措施也行):在出现反对我们的同盟之前,我们应独立作战(不要搞大联盟);作战目标不宜太大,要善于巩固战果(搞定一个是一个,不贪多求大)。
听了木华黎的意见,铁木真觉得今天的茶没有请大家白喝,今天的群聊是有收获的。铁木真接下来的一席话,将木华黎的这个思想,进一步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
我们要杀光那些死心塌地与我们对立的敌人。但是,杀光不是目的,征服敌人的百姓,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为此,我们要占领他们的牧场,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而接下来的征服战争,我们要一个一个地来,不能一下子就把战线拉得太长。
把铁木真的话翻译成我们的教学用语,应该是这样的两层意思:以前,是单一的军事手段;现在:军事手段与政治手段双管齐下(杀光+征服)。
面对史学家们称之为“乱世”的难题,铁木真终于找到了一套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军事手段与政治手段齐抓共管,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看到铁木真的这段话时,我联想到了日本当年进攻中国的那段历史。当年,他们在中国开始时进攻势头快,战线拉的很长,结果,顾了东头顾不了西头。
与当年日本鬼子的做法相比,铁木真这种思想的真理性,就显现出来了。牛人啊!
一谈到要打仗,不再天天坐在这里晒太阳,将领们的劲头立即就上来了,
接下来的是动手动脚的事情,比起刚才动脑子的事情,对于武将们来说,那就容易得多了,毕竟这才是大家的拿手好戏。
一个领导团队,需要一批实干家,更需要一位理论家,形成团队的构造力。(《三分管人七分带人》作者:毛屋堂)。
射贼先射王战法(哲别版)
经过一翻热烈的争吵之后,大家选定了下一个即将要倒霉的对象——泰赤乌部。
之所以最后确定把它作为首选的试验对象,那差不多是所有的将领都认为,泰赤乌部属蒙古人,又是近邻,不打你打谁?何况,只要消灭这个部落里那几个顽固的头目,把那些百姓争取过来,也是很容易做得到的事情。(符合柿子选软的捏法则)
通过群聊的办法,铁木真对他的领导团队,完成了一项思想整风工作,或者叫思想升级的任务之后,立即部署接下来的军事行动。
阔亦田战败之后,泰赤乌部人撤回到斡难河下游,在那里找了一个水草茂盛的地方休整。
对于铁木真的厉害,阿兀出算是深深地领教了。去年,他的得力干将塔儿忽台,就是死在铁木真的追兵之下,铁木真的部队还顺手杀了许多的百姓,掳去不少畜群。今年,阔亦田的那场会战,损兵折将不说,风雨之中做爬山运动,就让他吃尽了苦头。
对铁木真战争的成功,有且只有一次,就是十年前的那场十三部联军之战,打得铁木真十三翼狼狈逃窜。只是,那些战绩永远成为过去时了,看样子,再也不会有续写那样的辉煌篇章的可能了。现如今,连着吃了他铁木真的两次败仗,除了忍气吞声,还能做什么呢?等待吧,或许上天再赐给他一次重新战胜铁木真的机会,到时再与他一并算账。
然而,现在,铁木真似乎不想给他算账的机会。
铁木真和他的部将已经做好进攻泰赤乌部前所有的战斗准备,他们不打算给阿兀出一些小小的喘息的机会,不等他全身心恢复,这就要将他往死里整。
这一仗要怎么打?
铁木真给出的答案是不玩阴招,不搞包抄、偷袭、伏击之类的战术计谋,而是直接跟对方摆出擂台,堂堂正正地正面交战。史书上我一直没有找到铁木真定出如此这般战争基调的理由,史家的猜测倒有不少,最多的说法是,这样做,铁木真可能的目的是要打得对方心服口服。
然而,这个战法虽然正派,从后面的作战效果来看,实在是太危险,危险到铁木真本人的身家性命悬于一线,差那么一点点就死在了对方的暗箭之下。
铁木真的部队沿着斡难河谷而下,两天后就到达泰赤乌部人居住的地域。
看到铁木真的部队黑压压地出现在自己的营地周围,阿兀出与另一个头目豁敦斡儿长立即行动起来,用临时拼凑的方法,组成一支抵抗的军队,准备应战。
在斡难河的左右两岸,两军隔河相望,摆开阵势。
现在要彻底打垮的是泰赤乌军队的抵抗意识,使这一部落的百姓心甘情愿归附乞颜部。
意识是一个虚的东西,铁木真要用实的方法打造出来,这就是正面强攻。这是一场擂台赛,举着冰冷的钢刀,面对面地捉对厮杀。
铁木真这一次采取的是十路两轮进攻法。他首先命令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木华黎等十名将领,各带一支突击队,形成十条进攻路线,冲到河的对岸。目的,用这十支马队把对方的阵形冲乱、把对方的人马搞得晕头转向,不知道打哪一路好。之后,铁木真亲自率领预备队发动第二轮纵深冲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