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命:说一段中原古镇的阴森传说》
第4节作者:
海殊途 还没等侯六回过神来,身后又是几声巨响,瞬间佛堂里尘土飞扬,呛得人喘不过气来,原来是李道士将另外几座佛像也踹翻了。
日期:2014-01-05 20:22:00
众位看官有所不知,这侯六的双亲,生前便虔诚信佛,尽管平日里手头拮据,也常常去庙里捐一点香火钱,言传身教之下,侯六顿时觉得这李道士居然毁僧谤佛,不由得出声制止。
谁知这李道士有冷冷的笑了声,道:“五十年前,这里的僧人在它们眼皮底下逼死良家妇女,而今,世间生灵涂炭,妖孽横行,你口里的佛祖究竟在哪里?”
侯六知道他发了酒疯,就不敢再多言一句。心想,自己的双亲生前不茹荤酒,常常扫地顾着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常受地方豪强的欺压,家中一贫如洗,最后双双得病而死,不由得唏嘘起来。
李道士又道:“那侯家小子,咱们说不到一处去了,等到天明,各奔东西吧。”
侯六一听,就跟被母兽丢弃的幼兽一般惶恐起来,在那个瘟疫横行的古镇,他已经没有任何亲人。他晓得,眼前这位李道长,没准耳力极好,早将那缢鬼的话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侯六疑心他并非人类。
侯六当下便扑过去扯住道士衣角,哀求他不要丢下自己。
道士道:“你想跟我一路,必须答应我几件事,第一件,我的事不要多问就是听见看见了什么,也要装作不知;第二件,平日里不许贸然自己行动,也不许多嘴,免得闯祸;第三件,到了江南,你我二人就需分道扬镳,到时候我就不会再和你一道了。”
侯六一听,别说三件,就是三十件他也依了,忙小鸡啄米一般的点头答应下来。
到了天明,李道士从褡裢里掏出一件道袍来,让侯六换上,并嘱咐他若有人问起,便以师徒相称。二人踩灭了篝火,便上了路。
日期:2014-01-06 17:22:00
列位看官,这旧时候拜师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奇人异士收徒弟,那规矩可就更多了。不过侯六和李道士显然不在此列。虽则如此,侯六之后仍叫李道士为师傅。
这二人一路上风餐露宿,什么漫野地,小山洞,乱坟头都住过。好在是初夏天气,夜晚也不寒冷,在野外过夜,天当被子地当床,除了清晨时分露水重一些,倒也没什么。就怕天上下雨,一逢阴雨天,两人就是快时慢,拿捏着脚程,争取每次天黑前都能在有人烟的地方歇宿。
话休絮繁。这天,两人行至日暮时分,到了一处大宅院,眼看日薄西山,便去敲门借宿。谁知敲了很多声,就是没人来开门。侯六觉得特别稀罕,转眼打量起这宅门来。
只见这宅院粉墙黑瓦,门口居然还吊了两盏白纸灯笼,十分素净。两人正迟疑间,突然门内响起橐橐的脚步声,接着,大门就吱呀一声开了一扇,探出来一个鹤发鸡皮的脑袋来。
原来是一个老翁,手里拿着一盏白纸扎得灯笼,此时天色已经暗了,那老翁抬起灯笼照了照两人,道:“二位找谁?”
着老翁的声音,颇为嘶哑,李道士上前施了一礼,道:“我师徒二人云游至此,想在宝地借宿一休,不知老丈可否行个方便?”
那老翁抬起灯笼,眯着昏花一对老眼,仔细把李道士从头瞅到脚,见他是个白脸小道士,又照了照侯六,便道:“倒也没有什么方便不方便的...只是我家刚死了人,还没出七七,道长若是不嫌晦气,就请进来吧。”
日期:2014-01-06 19:24:00
李道士道了谢,便和侯六两人,跟着那老翁走进去,只见院中林木潇潇,古树参天,配着若隐若现的白色招魂幡,十分阴森。
侯六不禁打起哆嗦来,紧紧地靠在李道士肘侧,生怕平地里蹦出来个恶鬼把他给吃了。李道士嫌他绊脚,拎着后脖颈子把他推远数次。
那老翁将他们引至西厢房里一间屋子,便道:“二位道爷,在这里少坐,老身去去就回。”
须臾,那老翁搬出饭来,李道士和侯六也就坐下,侯六打量起这屋子里的摆设,只见靠墙有一个架子床,床上有现成的铺盖,便问老翁又借了一套铺盖,好给侯六打地铺。
李道士道了谢,便从褡裢里掏出一串子铜钱,送与老翁,那老翁却连忙叹气,推脱说:“小道爷不必客气。所谓穷家富路,这钱你留着吧。我今天收了你这钱,明天也未必有命去花。”
李道士听他话中蹊跷,便问他为何。
这老翁苦笑一声,说出一段故事来,听得侯六唏嘘不已。
原来,这宅院的主人姓文,老翁乃是这文府的老管家,已经住了四十余年了。原先时,这府中人丁兴旺,家中百事和顺。五六年前,文府里开始有人莫名其妙的身亡。
先是文家二公子的内人,于一个月夜在宅中暴毙。起初时,家人认为是突发急病身亡,况且是大家女眷,不好请仵作前来查验。后接连两个月,文家二公子与文家老太太也相继暴亡。这时候,家里才有人想到出了歹人,忙去报官。
待仵作验看之后,却发现尸身上无明显伤痕,也并非中毒,尸体表情也都算作正常,并无惊恐之色。
日期:2014-01-06 20:29:00
那时正值盛夏,尸身不能长久搁置。没奈何,只能急忙入殓。从此开始,大约消停了两年,从这年年初开始,家中又开始有人暴亡,更可怖的是,所有死者均是一样的死法,报官都无用,只能草草埋葬。
死者有仆妇,有小厮,甚至还有一些家中豢养的畜类,如叭儿狗,狮子猫等等。合府上下人心惶惶,逃散请辞者众多。这老翁素来忠心耿耿,不忍弃主而去,故而一直提心吊胆的在这鬼宅之中残喘苟活。
孰料一月前,这文府中的未嫁小姐也离奇身亡了。文家家主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平日里万分娇养,哪里舍得,故一病不起,至今还缠绵床榻,想也是来日无多。
由于文家长子外出经商,一时未回,所以家中也就无人主事,小姐尸身停灵至今,居然还未下葬。奈何天气逐渐溽热,眼看就不能再拖延了。
那李道士听到一半,知道府上必然出了邪祟,便道:“敢问老丈,如今这府里可还剩谁?”
老翁苦笑一声,道:“除了老爷和外出经商的大公子,便只有大公子的一妻一妾了,家里仆人只剩下老身,还有一个马夫,两个伺候女眷的丫鬟。”
列位看官你道是这家中仆人都逃散了,为什么还有不肯走的?原来不是不肯走,而是走不成,旧时候有些底层人是贱籍,被大户人家买来作奴仆,按清代法律,世世代代都是奴籍,比如说红楼梦里说的家生子,这种人生下来就没有自由,境遇十分悲惨。
日期:2014-01-06 21:08:00
眼看夜深,老翁起身告辞,并叮嘱李道士两个,夜深时不要四处走动,以免撞着女眷,便拿起灯笼,阖上门走了。
这边厢李道士和侯六,简单盥洗了一下,也都吹灯就寝。
侯六躺在地铺上,想着老翁说的可怖之事,不禁害怕起来。他支起脑袋,发现架子床上的李道士早已睡熟,呼吸声十分均匀,心道:“这道长倒是好大胆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