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聚会,国不可一日无主,于是自然有人"忽然"想到了远在申国的前太子--宜臼!姬友的儿子--郑世子掘突与申侯一起带领军队,迎太子归国为王。皆大欢喜!
申伯爵为申公,晋侯进爵为公,掘突袭父亲爵位为伯,加封祊田千顷(祊田是周天子祭祀泰山时因汤沐之需而圈定的地域。现作为封邑赐给郑国)。秦君原来不过是一个附庸国,因为这次事件而加封秦伯,终于得以列于诸侯。各种进封都可以理解,至于为何要把祊田赐给郑国则完全不可理喻,连自己祭祀的地方都送给别人了,置自己的祖宗于何地呢?
镐京残破!宫殿也被战争弄的败落不堪。犬戎走惯了路,像进自己家后花园一样没事儿就来镐京溜达一圈,身边距离犬戎最近的诸侯国--秦国却出工不出力,一直不肯全力围剿犬戎。
被骚扰得头疼不已的周平王--宜臼做出了一个让自己暂时可以得到安宁,却让子孙后代永远没有办法再安宁的决定--东迁洛阳。
东迁之前,宜臼做了一个顺水人情给刚刚进封为伯爵的秦国:岐丰之地,已经大半都被犬戎侵据,你要是能驱逐犬戎,那这些地就都送你了!秦襄公退归本国,这次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了(为什么我前面会说他出工不出力!),整顿兵马,秦人本就彪悍,不及三年,杀得犬戎部落七零八落,远遁西荒。于是那片曾经成就了周朝天下的发源地--岐丰之地,都归了秦朝,秦朝从一个附庸国一下子成为一个辟地千里的大国。
宜臼的这个顺水人情,导致了秦国的发迹,也最终导致了许多年后,秦国一统天下,建立下一个王朝!
周平王东迁,随之而迁的还有镐京附近许多弱小的不堪犬戎侵扰的诸侯国!到了洛阳,自然要把洛阳四周的土地再分封给那些小诸侯国,分封过后,周王朝只剩下了洛阳周围不到二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周朝的土地、财源、兵力都随着这次东迁而骤减,再也没有力量维护原有的威风和尊严,再也不能作为天下共主主持所谓的公道和仁义。于是诸侯国逐步试探周王朝所能容忍的尺度,从不再进贡开始,到对国王命令的阳奉阴违,再到僭用王室的礼仪,周王朝都选择视而不见,息事宁人。这种忍让终于让诸侯国不再畏惧这个曾经的天下共主,开始产生自行扩张的野心。
那个黑暗、混乱的大时代终于向我们扑面而来。
日期:2012-12-07 08:17:48
第二卷 春秋小霸
2.1 阳父的预言
还要从周宣王那次短暂的中兴说起……
那是几十年难得的和平与繁荣的时期。
周宣王二十二年,为了巩固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周宣王将自己的舅舅申伯封于谢(今河南南阳)。把自己的弟弟姬友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受封以后,姬友一直在朝为官,直到周幽王时期,做到了宰相的位置。这时候的天下,已经不是周宣王时候的天下,诸侯显现出不服天子的迹象。
于是,不安的姬友与当时还没有退隐山林的太史伯阳父有了这样一次充满了预言性的对话,几百年后,在南阳的卧龙岗上,一个叫做刘备的皇室后裔与一个隐居山林的贤士诸葛孔明有了另外一次相差无几的神奇对话。
那大概是一个雪夜,姬友与太史伯阳父二人在温暖的密室中一边喝酒一边聊出的话题.
姬友问阳父:“天下动荡,我该怎么办才能让郑国的子民免受战争之苦呢?”
阳父答:“洛河以东,黄河以南,远离外族,可以安居乐业。”
姬友问:“为什么?”
阳父慢慢的喝了一口暖酒,望着窗外的虚空,轻轻的叹气:“那里地邻虢国、郐国,这两个国家的君主暗弱,毫无远见,而且贪财好利,你现在在朝廷中德高望重,如果你搬迁自己的国家到那里,他们只会巴结你,拥护你,剩下的小国根本不足为虑。”
姬友问:“如果我搬迁到长江一带呢?”
“那里有你我都不了解的楚国在,楚国国势强盛,你不是他的对手。”
姬友长时间的沉默着,思量着不知道该不该问下去,问下去,这些问题将都是大不敬的话题,可如果不问,恐怕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向这位超然的神人请教了。
“如果周朝真的衰落了,那谁会兴盛起来呢?”灯光如豆,姬友压低了声音问。
“齐、秦、晋、楚。”
姬友不再发问,第二天,就向不理政事的周幽王请求,把他的封地迁徙到洛阳以东的地方,果然如阳父所言,虢国、郐国送出了十座城池,于是姬友在那远离镐京的地方建立了郑国。
历史证明,阳父不仅对当时天下大事、当时天下诸侯的品格了若指掌,对历史的走向也洞若观火!周平王东迁洛阳,一方面是为了躲避当时的犬戎,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洛阳附近郑国和晋国在诸侯国中的影响力。正是有了这个依靠,所以周平王才敢舍弃自己的祖宗之地。
他显然没有姬胡与姬靖那种中兴大周的勇气,他选择了逃避,像一只把头埋进沙子的鸵鸟一样,一位这样就可以逃开那些压在头顶的压力和责任。可历史永远都是残忍和现实的,软弱不值得可怜,只有自强,才能把握属于自己的世界。
周平王东迁后,首先发难的就是他准备依仗的迎立自己即位的郑世子,也就是嗣位后的郑武公——一边作为周朝的卿士独秉朝政,一面开始整备部队,准备扩张自己狭小的领土。
公元前763年,嗣位不久的姬掘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附近的胡国国君。然后在召开军事会议的时候,讨论应该向谁先用兵。一位倒霉的大臣关其思提议:胡国最近,是最好的用兵目标。
掘突义愤填膺,大吼一声:“胡闹,郑胡长期较好,现在胡君又是我的女婿,你怎么会有这样不顾道义的想法!混账!”立即把关其思推出去斩了!
胡国国君大为感动,放松边界的警惕,那位在厅堂之上大呼“道义”的掘突立刻出兵,灭掉了胡国。每读史至此,不禁掩面长思,在那遥远的远古年代,为何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奸诈与阴谋?相比之下,后世的曹操在借督粮官的人头之时,最起码,还要让他死个明白,可这位关其思,致死都认为自己的国君是个仁人君子!何其可笑,不只骗人,连鬼都一并骗了。
一个诸侯国不是讨伐另外一个诸侯国,而是把天子任命的封国给彻底消灭掉!这是对天子的挑衅。可对于这种惊天大事,刚刚迁都,一切都要依仗郑国的周平王竟然不闻不问,毫无反应。
这是一个信号,这是周王朝土崩瓦解的信号!以前那种装点门面的尊严和自尊都烟消云散,周天子像个可怜的玩偶一样,被强大的诸侯推到了历史舞台的一个角落,无奈的看着诸侯唱着各自的剧本轮番登场。
郑胡事件让天下诸侯都开始醒悟过来,天子的荣耀和权力已经成为过去,再也不能成为诸侯的羽翼,谁想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靠的只能是自己的实力。
而先行一步的郑国,则用最快的速度不停的东征西讨,消灭了曾经送给自己城市的虢国和郐国(那些还没有醒过腔的糊涂虫啊,把自己的国都设在郐,以荥阳作为京城,终于把郑国造就成了春秋初期最强大最辉煌的一个诸侯国。在利益和阴谋面前,“道义”也变得无比的遥远和可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