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历史很有趣》
第17节

作者: 尘洛若影
收藏本书TXT下载

  终有一日,屌丝逆袭,如若做不成富二代,那就努力让自己做富一代!
  日期:2014-09-20 23:32:04

  大汉丞相启示录三:清官未必好,贪官未必坏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有人要问了:清官难道不好,贪官难道不坏吗?
  对此,我只能很负责任地告诉你,有些清官比贪官更坏,有些贪官比清官更好。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或许可以从史书中找到些许答案。
  两千多年以前,楚汉相争之时,楚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他们手下的官员分别走向了两个极端:一边是要脸不要钱,讲作风,讲廉洁,个个都是清官;另一边是要钱不要脸,要利益,要好处,个个都是贪官。后来的情况,大家都看到了,事实证明,钱打败了脸。

  大汉丞相陈平,就是要钱不要脸的典型。假如从当时的道德观念来看,他的作风实在是非常差劲,俗语云“忠臣不事二主”,可他却连续跳槽换了三个老板,而且他还明目张胆地收受贿赂,以至于留下了“盗嫂受金”的话柄,他阴险狡诈,他圆滑虚伪,他永远不会犯言直谏,他只会明哲保身,当吕后一步一步扩张吕氏家族势力,蚕食汉室江山的时候,他并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而是完全顺从,放任吕氏势力做大。

  毫无疑问,这样的一个人,是不符合“清官”的定义的。不客气地说一句,其实他的作风非常不好——可是,你想看到怎样的陈平呢?
  你是希望看到他从一而终,投奔了魏王之后,就安定下来,即便不受重视,即便怀才不遇,也还是对魏王不离不弃?
  还是希望看到他生活窘迫穷困潦倒,只身一人历经劫难投奔刘邦之后,物质条件依然得不到丝毫改善?

  亦或是你希望看到他像刚直不阿的王陵一样,在朝堂之上大声对吕后说不,换来旁人一句“你真勇敢”的赞赏,然后被吕后撤职,让大半生的奋斗成果从此化为乌有?
  对啊,陈平的作风不好,连他自己都说自己作风不好。当年他分析刘邦和项羽这两个人的优缺点的时候,就摆明了说“士之顽顿、耆利、无耻者,亦多归汉”,他也是这其中的一员,追随刘邦是为了赤裸裸的利益。他也曾经在死前总结自己的一生,说“我多阴谋,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终不能复起,亦已矣,以吾多阴祸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忏悔。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作风不好的人,却帮助刘邦统一天下,建立了汉朝。在他大获成功得到刘邦封赏的时候,却掷地有声地抛出了“非魏无知臣安得进”的话语,让刘邦赏赐魏无知,感恩之心,溢于言表。
  正直的王陵大声反对,然而没有丝毫效果;圆滑的陈平沉默不语,却最终和周勃一起覆灭了吕氏势力。
  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怀感恩,这难道不是一种优良作风吗?假如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相冲突,那么就选择结果正义,又有什么不对呢?

  日期:2014-09-21 16:51:30
  所以说,一个结构合理的国家,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内部循环,上层人士不努力,就会跌落到下层,下层人士努力了,就能提升到上层。这样一来,不管是上层还是下层,都有动力去努力,大家一起齐心出力,国家才能繁荣、富强,走上振兴之路。
  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一个国家真正要做到上下齐心,这是很难的。绝大多数的人都是自私的,吃到嘴里的肉,就不会吐出来,所以要想让上层放开圈子,给下层挤进来,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除非是遇上了什么重大变革,所以才不得已而为之,真想让他们主动让利,这跟做白日梦差不多,事实上,他们不与民争利,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比如说,在曹操那个时代,一个人要想当官,首先要“举孝廉”。举孝廉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说你小子孝顺、廉洁,所以我把你推举起来,送你到上层做官。但问题是,举孝廉的名额由谁来定呢?
  由官老爷来定。
  这样的话,所谓的举孝廉,就变成一个笑话了。假如同样有两个人,一个不孝也不廉,但他是官老爷的二大爷的三姑妈的四孙子;另一个人又孝又廉,但人家官老爷压根儿就不认识他。
  亲爱的读者,请你用你那聪明绝顶的膝盖来想一想,我们这位伟大光荣正确的官老爷,会举谁来做孝廉?
  想也不用想,其实答案很明显嘛。所以当时的举孝廉实在是可笑得很,有童谣讽刺道:“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正因为当时想做官靠的不是本事,而是关系,而曹操为了争夺天下,求贤若渴,所以他就想打破这种僵局,摆出了《求贤令》。
  姜子牙“被褐怀玉”,被褐,是说他穿衣破旧,引申为出身不好;怀玉,是说他朱玉在怀,富有才华。曹操的意思,就是想让那些有才华没背景的人知道,只要你有本事,想做官,就可以随便来找我,我给你个机会,包你如愿以偿。
  总的来说,曹操的《求贤令》,举了管仲、姜子牙、陈平这三个例子,突出了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我要求贤。
  两个基本点:英雄不问出身,英雄不问品行。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会比较容易接受“英雄不问出身”这种观点,但“英雄不问品行”,就会比较难以接受了。
  所以我们现在要问了:品行重要吗?

  答案是,重要。
  那让我们接着往下问:有没有比品行更重要,或者同等重要的东西?
  答案是,有。
  比如什么?
  比如能力。
  一个人人品好,可以感动中国,他是好人;一个人能力强,可以力挽狂澜,他是英雄。好人不等于英雄,就好像人品不等于能力一样,这完全是两回事。
  所以,管仲虽然开Ji院、为人不俭,陈平虽然盗嫂受金、明哲保身,照样不影响他们的英雄事迹,照样建功立业,名垂青史。
  同样的,我们也要知道,评价一个官员好与不好,清廉固然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但并不是唯一的指标。

  也许有人要问了:清廉不好吗?
  日期:2014-09-21 18:56:28
  清廉本该是很好的。但是,世上有许多所谓的“优良品质”,都是需要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才能成立的。挫男无所谓专一,因为没有花心的资格;庸人无所谓淡泊,因为没有显摆的机会;弱者无所谓宽容,因为就算不宽容也不能拿别人怎么样。
  同样的,官员的清廉很可贵,但如果清廉有余而能力不足,对内不能安抚百姓教化万民,对外不能镇守疆域立功杀敌,任你经纶满腹,却依然空谈误国,那么这样的清廉要来何用?
  要做清官很简单,不贪污就行了,但要做好官却并不那么容易。如果简单地把清官和好官等同起来,那这样的逻辑显然是可笑的。
  试想一下,我们让一个木头人去做官,它肯定不会贪污,甚至连工资都不用给他发,所以木头人=不贪污,不贪污=清官,清官=好官,于是得出结论:木头人=好官。
  请问这个等式能成立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