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风云(前所未有的解读)》
第41节

作者: 迅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1-11 11:01:09
  29、大乱天下(4)
  话说远了,打住。
  接下来继续说袁绍面临的第三个严峻的形势,那就是袁绍内部的分裂势力。在袁绍得到冀州后不久,原本归附于他的南单于于扶罗所部(可能还有白波贼一部)就阴谋脱离袁绍。于扶罗劫持张扬一起叛逃,袁绍命令麹义率军追击,在邺城以南击破了南单于于扶罗。于扶罗率领残余部众逃往黎阳(今河南省浚县)。在黎阳,于扶罗又击败了度辽将军耿祉的军队,部队这才恢复了元气。董卓见南单于和张扬脱离了袁绍,遂任命张扬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此后,南单于、白波贼以及张扬所部就盘踞在河内郡、河东郡一带,政治态度暧昧。

  第四是复起的黑山诸贼。张燕派部将杜长等人协助公孙瓒与袁绍为敌,与此同时,黑山、于毒、白绕、眭固等十余万众进攻东郡,东郡太守王肱无法抵御。鲍信对曹操说:“袁绍身为盟主,却趁机争权夺利,将会让天下更乱,这是又出现了另一个董卓啊!如果与之为敌,我们又打不过他,只会平白无故地树敌。看事态我们只能在黄河以南找个地方,以观其变。”当黑山诸贼进攻东郡时,曹操即率领本部人马进入东郡,在濮阳击破了白绕部,袁绍遂任命曹操为东郡太守,治所设在东武阳(东郡原治所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市,曹操改治东武阳,即今山东省莘县,一说在河南省南乐县)。

  前面我们说了刘虞与公孙瓒、袁绍与韩馥、袁术与袁绍、袁绍与公孙瓒之间四对矛盾,其中袁绍与韩馥之间以袁绍夺取冀州、韩馥自杀而告终,下余三对矛盾袁绍行将激化,除了这四对矛盾之外,还有第五对矛盾:袁术与刘表的矛盾。
  南阳郡在东汉时期是最富庶的一个大郡,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在汉顺帝时期,南阳郡就有人口243万,而当时的京师洛阳即河南尹也不过110万人,南阳一个郡的人口就相当于一个司隶校尉直辖区,整个豫州的三分之一强,冀州、益州的二分之一,兗州、青州、扬州的一多半,近一个徐州,凉州的六倍,并州的四倍,交州的二倍,比幽州还多,占东汉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到东汉末年,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南阳人口已达数百万,但是,袁术自从得到南阳却骄奢淫逸,征发无度,南阳百姓逐渐对其失去信心,稍稍开始外迁了。袁术与袁绍产生隔阂以后,双方各自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袁术拉拢公孙瓒以对付袁绍,而袁绍则与刘表结好,用来牵制袁术。袁术看到天下豪杰大多都投靠了袁绍,不禁大怒,说道:“这帮混蛋不追随我,反而去追随我家的家奴吗?”又给公孙瓒写信说:“他袁绍根本就不是我们袁家的种!”因此,公孙瓒在讨伐袁绍的檄文中就提到了这一点,袁绍看后,勃然大怒。

  袁术与刘表的矛盾除了袁绍的因素外,还有现实的客观原因:刘表是朝廷任命的荆州刺史,可谓名正言顺,而袁术占据荆州下属的南阳郡却并没有多少法理上的依据;可是,袁术的后将军也是董卓委任的,从官职上来看,刘表此时并不是州牧,仅仅是个刺史,而袁术却位次九卿。即使在东汉末期,州牧与刺史的权力也是有严格区别的,但是,在天下大乱之际,官帽满天飞,朝廷失驭,地方权力无限膨胀,刺史们也都想行使州牧的权力,刘表平定荆州各地宗部,自行安排官吏,就是明证,他当然也想去控制富庶的南阳郡,而对于袁术来说,要想北上与公孙瓒协同打击袁绍,就必须先确保后方的稳定,故此,拿下刘表,占据荆州就成了他不二的选择。

  日期:2014-01-11 11:01:48
  当公孙瓒与袁绍对峙之时,袁术即命令豫州刺史孙坚南下,发起了刘表的进攻了。刘表命令部将黄祖迎战,双方在樊(今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邓(《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九称:“邓城在襄阳府东北二十里,唐贞元末移临汉县治,古邓城遂为邓城县。”)之间作战,孙坚击破黄祖,乘胜渡过汉水,包围了襄阳。刘表趁夜派遣黄祖出城发兵,黄祖率军返回,孙坚迎击,再次将黄祖击败,逃往岘山(今湖北省襄阳市南)之中。孙坚乘胜追击,黄祖军中士兵藏匿在竹林之中一箭将孙坚射杀。孙坚死时年仅三十七岁。

  孙坚共有五个儿子: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少子(也是庶子)孙朗(又名孙仁)。他死时,长子孙策年仅十七岁,次子孙权才十一岁。关于孙坚的死年,有初平二年(《资治通鉴》)、三年(《后汉书》、《三国志》)、四年(《英雄记》)三种说法,但据《山阳公载记》记载的孙策后来的上表称自己“臣年十七,丧失所怙”可知,孙坚死于初平二年无疑;关于孙坚的死因也有三种说法:《三国志》称,其单人匹马“行岘山”,被黄祖士兵射杀;《资治通鉴》采纳了《典略》的说法,即前述的迎击黄祖援军被射杀;《英雄记》则称,刘表部将吕公率军沿着岘山向孙坚所部推进,孙坚率领轻装骑兵迎战,吕公所部士兵从山上推下巨石,砸中孙坚头部,当场死亡。孙权后来称帝后,追谥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孙坚死后,孙坚所举荐的长沙孝廉桓阶(后为曹魏尚书令)冒死请求刘表,送还孙坚的尸体,刘表同意了。《读史方舆纪要》称:“丹阳县治曲阿,吴陵在县西十五里,孙坚葬此。”《吴地记》称:“盘门东北二里有孙坚及孙策坟。”《一统志》称:“孙王墓在江苏苏州府吴县南。”据此,孙坚最初葬在曲阿(今江苏省丹阳市),后迁葬吴(今江苏省苏州市)。

  孙坚是东汉末年不可多得的将才,在关东联军中,他杀华雄,败吕布,走董卓,占洛阳,是唯一的一个敢于多次与董卓军正面作战、并屡屡击败董卓、成功收复洛阳的将领。如果说曹操与徐荣的交手让徐荣不敢小觑酸枣义军,那么,孙坚的骁勇善战也是董卓知难而退、撤离洛阳的很重要的因素。孙坚的单兵作战能力超强:十七岁时一人持刀击败海盗、斩杀一人;在平定黄巾军的南阳之战中,在万众之中第一个爬上城墙为官军夺取南阳立下了头功;在孙坚与号称三国第一武将的吕布交手中,分别两次击败吕布,一次击败董卓,这一系列战功与关羽斩颜良、典韦抗吕布、许褚斗马超、张辽战合肥等等脍炙人口的经典战例相比毫不逊色。但是,由于孙坚艺高人胆大,在用兵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他疏于防范的缺点,比如,在鲁阳时,董卓数万军队前来,而孙坚正在城外送客,虽然孙坚镇定果敢,从容撤回城内,但这也说明了他没有设置瞭望哨以及警戒部队,而这一致命的缺点也最终让其死于无名军士之手。

  把孙坚与董卓、刘备等人相比,他们大约可以归于同一类人,而曹操等人则为另一类人。孙坚等人均出身于下层,完全属于天生的英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强大的个人魅力或者说吸引力,在他们尚未建立功业时就表现出非常喜欢结交朋友的特点,比如,孙坚还是一名小小的县丞时,迎来送往的旧交、知己每天就高达数百人,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又如董卓将朝廷赏赐给自己的九千匹布帛全部赏给部下,自己一点不留,这又是什么样的心胸?刘备毫无根基,却能聚合一群兄弟,虽然三人争取人心的方式稍有不同(孙坚以个人能力、董卓以钱财、刘备以谦恭),但他们都深知一个好汉三个帮,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朋友,将是寸步难行,更不要说在乱世了。如果说这三人从天性上就有成为英雄任务的特质的话,曹操就属于后天早就出来的英雄。曹操出身官宦人家,与前三人的家庭背景不可同日而语,在年少时期是个到处惹是生非的混世魔王,随着年纪的增长,才折节读书,并较早地投身仕途;起兵之初,也更多地依靠家族势力、仕途积淀出的人脉关系等,与前三人还是有所不同的。

  日期:2014-01-11 11:02:19
  孙坚死后,孙坚的侄儿孙贲率部投靠袁术,袁术任命其为豫州刺史。孙坚一死,袁术再无能力战胜刘表了。孙贲,字伯阳,他的父亲孙羌,字圣台,是孙坚同母同父哥哥。孙贲的父母早亡,弟弟孙辅还是个婴儿,孙贲亲自抚养,兄弟二人感情非常深,后孙贲担任本郡的督邮。孙坚在长沙起兵后,孙贲辞职跟随叔父作战。
  当初董卓入关时,留下河南尹朱儁驻守洛阳,而朱儁却暗自与关东诸将通谋,他担心被董卓偷袭,遂南逃到了荆州。董卓又任命杨懿为河南尹,朱儁听说后,又率军回到洛阳,将杨懿赶跑。因洛阳周边地区已经非常残破,朱儁遂率部东进,驻扎在中牟(今河南省中牟县),号召各地发兵讨伐董卓,但是,各地军阀都忙着你争我斗,哪有人还有心思讨伐董卓?唯独徐州刺史陶谦上表推举朱儁为代理车骑将军,并派遣三千精兵前来协助,其余州郡多少也派了点部队应景。

  初平二年的确是个大乱之年。整个东汉帝国狼烟四起,一团乱麻:幽州冀州:刘虞与公孙瓒势同水火;公孙瓒与袁绍行将火并;青州、兗州:黄巾军卷土重来,公孙瓒大破黄巾军;曹操击退黑山白绕,占据东郡;豫州:孙坚、袁术赶走周喁;豫州、荆州:孙坚与刘表对决,孙坚被杀;徐州:陶谦击破黄巾;河南尹:朱儁驻扎中牟,蓄势待发;扬州:宗部横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