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之暗面 第二十部 密室、蜡像、误导、可能答案及心理盲区》
第15节作者:
零点九和一 日期:2014-01-13 01:54:00
天生的圆形,会不会这就是欧青照当初选择这个岛的原因?
宾馆最高楼层四楼,南北都有树木和建筑遮挡,看不到全貌,
但我仍然发现地形的设计并不只是为了功能和美观,
可能隐藏了更多信息……。
因为岛上当时不提供移动电话和网络服务,
我回来后第一时间查询google卫星地图,
结果让我出了一身冷汗……。
东北方向有两个人造码头延伸出去,
精确对称,
好像两个角,
岛中间宾馆朝向西南(一般建筑都应该正南正北),分成两部分,好像人的眉毛,
宾馆西南侧两个花园呈椭圆形,中间一个圆形的喷水池,
也就是两个带瞳孔的眼睛……。
下面嘴的位置是圆盘形的蜡像馆,
卫星图上是一个漆黑的圆洞。
但奇怪的是仔细观察,会看到房顶上铺的防水材料不是完全的黑色,
而是带有大量的白色斑点……。
杂乱无章又似乎有某种规律,
就好像什么密码?
刘廷最后等待时候的空地,在码头的正前方,
好像人的额头,
网球场也和宾馆位置完全对称,
好像一个标记……。
天空中看到的与其说是一张人脸,
不如说是一个面具……。
人戴上后可以露出眼睛和嘴,
如果是金属制的,就好像是铁面头盔一样,而且带着两个类似角的装饰……。
我立即想起来第二个死者恐怖小说作家张兆嘉的那本《北海道蜡像馆杀人事件》……。
这个铁面头盔……。
好像日本古代大将的头盔。
张兆嘉的作品在80年代时候风靡一时,
成就最高的就是这本小说,
可惜他后来作品水平衰落速度很快,
有一个规律说作家是在自己本不该存在的水平线上写出第一本,获得名声,
之后正常发挥只能写出平庸之作,渐渐丧失读者打回原形,
绝大部分作家的轨迹,有一个讽刺的词叫作“一本高”。
张兆嘉也不例外……。
《北海道》那本书我找来看了后,大失所望,
恐怖描写现在看已经落伍,反复不停的说到处都有蜡像声,留下的痕迹,
人不出意料的一个接一个死去,
死法也没什么离奇,一律都是睁大眼睛惊恐好像最后看到什么可怕东西……。
我就祈祷着悬念部分已经做得这么差了,结局千万不要就是单纯的蜡像复活闹鬼,
结果张兆嘉给出的答案,还真就是蜡像馆里面蜡像复活,鬼一来了,能力无限,人就这么都被杀了!
这有什么意思?!
盼望的实际上完全是某人装神弄鬼实际都是真人作案的结局完全没有出现……。
鬼的来源也没有交代,鬼的目的也完全没有涉及……。
我只能安慰自己这是80年代水准,不要要求太高……。
但里面没有提到任何一个穿盔甲的日本将军,
张兆嘉在书序里说自己写作前去过北海道,
完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那北海道那边真实发生的蜡像馆杀人事件里面,也没提到日本将军么?
蜡像岛的形状绝对是有意为之!
我决定到北海道亲自去看看……。
我和朋友说了这个想法后,
有人说我是作死之旅……。
我不信邪。
以上是帖子的第一个更新。
第二个更新。
到达北海道后,
马上就是农历新年,
我坐车五个小时颠簸到一个叫库坎村的小地方,
问当年蜡像馆在什么地方?
家庭旅馆老板娘告诉我北面一座山翻过去后,
就能看到那里……。
但是已经被荒废了……。
我问什么原因……。
老板娘不肯说。
我在她眼睛里看到了恐惧。
晚上有人敲我门,
我打开了,看到一个18岁的小姑娘,
老板娘的女儿,
打扮很前卫,
说如果给她10万日元,她可以引路,但要对她母亲保密。
我问她为什么她妈妈不肯带她去?
她说那里是死亡禁忌之地,
我去看了就知道了……。
我问她为什么主动来询问想给我当导游?
她说偷偷赚点外快总比援助交际让大叔占便宜好,
这里每年都会有人来打听那个蜡像馆,
“为什么废弃?”
“因为那是地狱的出口。”
“当时死了几个人?”
“五个。”
平吉子是女孩的名字,说出五个时表情满不在乎,
我却凭空打了个寒颤……。
“有没有幸存者?”
“有一个……。在日本还很有名……。
叫做平本茂……。”
“和你一个姓?”
“对……。和我一个姓……。很平庸的姓氏。”
“那个人还活着么?能不能找到他?”
“早就死了……。死了有三十多年了……。”
“有没有一个叫张兆嘉的人来过?大概80年代时候来这里?”
“我那时候还没出生呢……。不过我知道你说的这个人,写那个《蜡像》小说的么……。
日本也有翻译……。这里书店还有卖日文和中文版……。我看过,我妈妈说写的和当年事件很符合……。”
女孩显然对我问东问西有些不耐烦,我和她约定明天早上分头出发到村口集合,她又拿了5万日元订金,然后就走了。
我立即查平本茂这个人,
平本茂死于1953年7月23日……。
这个日期似乎在什么地方看到过……。
还有就是杀人事件的整个发生过程都是平本茂口述出来,
事实与现场情况相符,
蜡像毁坏了不少,警方相信案件并没有灵异事件,是人为作案,
但又无力组织起完整的逻辑链,平本茂被审查后最后认定没有杀人动机,也没有作案手段,被释放。
但回来后性情有很大改变,原来性情平顺,安于现状,但之后脾气暴躁,具有侵略性,
最爱说的一句话是:“一切都变了……。我也无能为力……。”
别人问什么一切都变了?
平本茂只是皱眉,重复刚才的话,不多作解释。
我再查那五个死者,
小说中说五个死者有四个是亲生兄弟,一个是和他们有矛盾的男人,但最后男人恩将仇报努力救他们,反倒是四个兄弟互相猜忌,最后都没有好下场,
小说中没有幸存者……。
但网络上真正资料完全不是这样,
真正的五个死者,分别是美艳的新婚妻子、外科医生的新婚先生、写文章为生的小报记者、蜡像馆所有人、还有一个服务生。
这种巧合让人毛骨悚然……。
张兆嘉应该是为了小说容易制造矛盾冲突效果修改了人物关系和身份,
无法在逻辑上解释幸存者,所以将平本茂完全删除……。
平本茂……。
我突然脑海中仿佛闪电闪过……。
不会有这种巧合吧?
我立即查找刘廷的资料……。
发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