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相--由八十年代陈三尺真人真事改编的悬疑写实》
第2节

作者: 孤子一枚
收藏本书TXT下载
  师傅堂兄不大不小是一位将军,按照师傅的说法是:灵、鼓、刚、毅。灵乃气,相书中所说一元运化之气,在天则周流六虚,在地则润万物,在人则载无形。气分两仪,再分五行,也就是说将军的命中五行不缺。

  鼓指声,将军发声圆润有力,嘹亮如鼓,是正之像,就是说将军人生居于正道,又因行军以鼓壮声威,所以将军一辈子乃是军中之人。
  刚则指将军的脾气,《左转》中说:断之以刚,说明将军性格刚毅,一个军人性格刚毅,当然一往无前,又因将军面为国字脸,眉毛黑密而短,像是一把透剑,相书所说年轻透剑有灾祸,老来透剑成鸿运;鼻子大而不垂,不昂不露生来必富贵;耳朵泛白来上与眉弓相齐,耳垂厚而圆润,正贴在人字缝上。将军的眼睛和嘴巴却生的不是很好,但是光凭着耳朵、鼻子、眉毛与一张国字脸,已经是将军之像。

  最后一个是毅,毅并不是指毅力,而是一种类似“忍”的意思,论语所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但是堂兄缺少一个字,就是“绝”,所以师傅形容他一辈子只有八斗米,跑遍了天下也只能做的一个将军,最后开国授勋时,将军果然之得了个中将。
  日期:2014-09-22 13:09:00
  为什么说师傅与他堂兄有很大关系呢?说来话长,师傅与堂兄乃是同一年生人,同生与两个富贵家庭,家中有财富。不管在什么时代,有钱就是大爷这句话一点不假。师傅家里良田百亩,不愁吃穿,但是师傅年轻时候却是个败家子,青楼烟枪、骰子牌九无一不精,成天不求上进,只求安乐。而将军家则是一个贩茶大商,将军从小苦读经书,后来出过洋,接受了新思想后回国闹了革命。而师傅他前半辈子都活在女人怀里和赌桌上,少时读的一肚子墨水早就丢了个干干净净。

  耍钱败家,师傅没用几年时间,把一个家败的个干干净净,爹妈被师傅活活气死,田产被败了个干净,最后连祖屋也抵押出去,师傅不知道悔改,仍换了银元继续去吸那福寿膏。
  当师傅吸福寿膏吸完最后一块大洋,被烟馆伙计四仰八叉的丢在了大街上,师傅才彻底感受到什么是人间冷暖,家产已经败光,为求活命,师傅只得要着饭去投奔堂兄家。念在同一脉的份上,堂兄家里答应接济师傅,但是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戒掉那福寿膏。
  福寿膏就是大烟,也就是鸦片,抽起来容易戒掉就难了,要知道世上最不能招惹的大约就是瘾君子,逼急了他们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倒不是一个人心性所为,而是烟瘾犯了实在没办法。师傅伯父乃是个狠角色,把师傅丢在了书房中,一天只管三顿和拉撒,其余时间无论上吊自杀都不予理会。
  师傅烟瘾犯了,那抓心捞肝的痒让他死去活来,但是无论师傅怎么喊怎么叫就是没人理他。师傅经过人间冷暖,自然也想戒烟,便静下心来看书,就这样师傅在苦熬了一个月之后终于戒掉了毒瘾。师傅伯父算得上一个儒商,在那个年代师傅伯父收集了很多书籍孤本,后来师傅对道家之术产生了浓厚的好奇,便开始自学起来,伯父看师傅一心读书,也由得他去,于是一个经历过大喜大悲的师傅把自己关在里书房中,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

  再后来到了六零年,师傅已经四十多岁,又遇上动荡年月,幸好将军的并没有被打到,动手脚之下将师傅与伯父家人偷梁换柱的离开的老家,躲过一劫,师傅在那动荡年月不敢提自己会玄学二字,因为那时候一大街都是打倒牛鬼蛇神,被抓着就是游街审判关牛棚,要么就是拉去劳改,于是师傅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潜行学习玄学之术。
  后来师傅回忆这段经历,他说时间仿佛已经不在,他整个人都沉浸在书本中,根本不知道世间发生了什么事,人生匆匆数十载,师傅他前半辈子活在声色犬马中,中间半辈子活在书中。
  日期:2014-09-22 13:16:00
  十凶地

  八零年的时候,师傅已经六十多快七十,伯父早已作古,在世的亲人已经只有堂兄,当时的师傅除了会些玄学以外,依旧一世无成,偏偏师傅入了玄学之门后又心高气傲,上街摆摊算命的事他怎么也做不出来,时常需要堂兄接济师傅,更让师傅郁闷的是将军有了一对儿女,儿子先结婚,堂兄都抱上了孙子,师傅还是单身一人。那堂兄经常奉劝师傅找个老伴,做的夕阳红算了,师傅却总是摇摇头,说注定的孤身一人,逃不过天命。

  那时正值南海画了一个圈,改革开放在国内刮起了一阵风,整个中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都憋着劲要与世界较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拉上了正轨。
  这一切对于师傅来说依旧没有任何关系,该吃吃该睡睡,看起来就像个安然等天命的老人,其实在师傅心中百感交集,好歹自己也六七十岁了,靠兄弟接济了大半辈子,  一张老脸如何丢的下来,成天琢磨着要发挥发挥自己的才学。
  这天,师傅吃过晚饭照旧出门散步,顺着法国梧桐的公路走到郊区,郊区全是工厂,那时候还没有工业园区的说法,虽然改革开放的风已经刮了起来,但是缺少规划,只是随便划一坨地修工厂,几条公路修起来就算数,连个路灯都没有。
  这些工厂天黑也没下工,而是依旧机器轰轰的工作,师傅听不得吵闹准备回家,却看见对面的厂房墙壁下有几个人在烧纸钱,还不停的作着揖,显然是在拜什么。
  师傅好奇心被钩了起来,便走过去想瞧个明白,只听见其中一个人口中正在念叨:天灵灵地灵灵,各位请拿了纸钱快上路吧!求求你们千万别在厂里闹啦!
  师傅听着好笑,便问道:你们在干什么?
  刚才念叨的中年人转过身来,看了眼师傅没有理他,而是又丢了两把纸钱,收拾着东西就要走。师傅自讨没趣,却没有气馁,而是接着说道:小友,我看你印堂发黑,不日将有血光之灾。
  说完师傅转身就走,其实这是师傅听见那中年人的说话,猜的有古怪,便随口说来唬他,那中年人听完却追了上来,拉着爷爷问道:你懂这个?
  师傅点了点头,那中年人像是找到了救命稻草一般,连忙摸出一包红塔山,给我师傅上烟,当年的红塔山可是稀罕物,能卖到十三块钱一包,那时候能抽四块的软黄红梅就算不错了。
  师傅问道:“你把事情说来听听。”
  原来这个工厂老板叫刘长三,是本地人,早几年去深圳倒卖袜子『内』裤发了财,回来开了这个齿轮厂。齿轮厂人加起来三百来号,在当时也算个大厂。
  厂修起来不足一年,修厂之前刘长三就把销路打开了,让工人加班加点的做活,当年劳动法并不是很完善,而且好几百块钱的工资在当时也算是天价,壮年劳力汉子背一天的水泥也才二十来块钱,所以工人也乐的加班,晚上还管一顿饭。
  工厂运作起来以后,刘长三就把工厂交给自己的亲弟弟刘文武,也就是烧纸的那个中年人,那知道刘文武刚刚接过厂子,厂子就出了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