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金窟--被一个死人引诱,踏上了离奇诡谲的寻宝之路》
第11节

作者: 天生吾材必有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9-29 10:55:00
  大背头点头,说称帝称王的,近几十年就屡见不鲜。1982年,大巴山农民张清安、廖桂堂在巴中称帝,一正一副,打破了几千年“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的局限,以“皇清”为年号,刻玉玺,设后宫,封文武百官,颁布了法律“天律森吏”。
  又有“大有国”皇帝曾应龙,他自称在称帝的十年前,乌江中游的观音岩,爬上来一条娃娃鱼,会说人话,总在月明之夜,从岩里向外唱:“假龙沉,真龙升,河之南,降太平。”有一位风水先生,叫马兴,带着一拨农民跟踪歌声,半夜在“观音”的嘴里找到了娃娃鱼。马兴捡起娃娃鱼,从嘴里当众抠出三尺黄绫,正是那一首童谣,而鱼肚子上,刻着“大有”两字。当时皓月当空,马兴出洞望月冥思片刻,对天地三拜九叩,向众人举鱼布告玉皇大帝的诏示。马兴推算出所谓“真龙升”,正暗合“曾应龙”这姓名,于是率领一班臣民,迎接曾应龙,黄袍加身,国号“大有”,改公元1985年为太平元年。

  肥猫说:“我们上大巴山刨金娃娃,你扯这些干嘛?难道您老也想做八十三天的皇帝梦,拉肥爷上贼船,去做护国大将军,让阿飞做大国师。”
  大背头说:“传说狐精、黄皮子能迷惑人的心智,我们该小心谨慎,不要进山撞邪,以为自己是玉皇大帝。”
  “怪由心生,”阿飞说:“别疑神疑鬼的,这种心理状态,没事也弄出事来。”
  日期:2014-09-29 10:56:00

  一行人吃过饭,走马观花看过青羊宫。阿昌在对面的一家没开灯的小杂货店里蹲着,等到众人出了道观,才迎上去。
  众人仍旧坐上老掉牙的道奇中吉普,离了号称“锦官城”的成都,往大巴山脉来。
  太阳准备落山的时候,车子上了山路,沿着山路又行驶了一阵,远远地看见群山脚下有一个村落。
  阿飞说:“不如到村里投宿,明天早起再上山。山路不比高速路,崎岖蜿蜒,一脚没刹住,冲出悬崖,哭都来不及。”
  大背头、肥猫、阿昌都持反对意见。肥猫说:“天还亮着呢,到前头村子再歇不迟。”大背头点头:“这么初一一橹,十五一橹,几时摇到外婆桥?”
  日期:2014-09-29 11:02:00
  阿飞说:“怎么知道前头有村子?到时候露宿荒山,别怪我不提醒。”
  肥猫说,咱们这一趟,可不就是来和荒山做伴,天作被子地为床,才有野趣呢。
  阿昌一边开车,一边说:“还早呢,再走走。”阿飞坐在副驾驶座,瞧见阿昌用舌头舔了一下嘴唇,舌头又尖又细,仿佛有个分叉儿,和蛇信子一样。肥猫听阿飞这么一说,就叫阿昌靠边停车,让他“张嘴,我看看。”
  阿昌闭着嘴,一声不吭。肥猫从后面探过半截身子,一把捏住阿昌的腮帮子,一手倒持伞兵刀,用刀把子对着阿昌的嘴,“不开口,磕了你的牙!”阿昌没辙,只好张口,让肥猫瞧了又瞧。眼镜也上来瞅瞅,“舌头很正常啊,就是嘴有一股腥臭味儿。”肥猫掩着鼻子,“操,上了厕所没擦嘴?”
  于是肥猫决定就在眼前这山村投宿,因为阿昌反对投宿,坚持走夜路,“不与臭嘴同谋,我建议就地休整!”
  日期:2014-09-29 11:03:00
  第六章  肥猫
  这山村叫“瓜皮村”,村长姓周,五十来岁。阿飞、肥猫和大背头、叶子四人就借宿在村长老周家。大阮、眼镜、阿昌借宿在别的村民家里。

  晚饭时间,大阮、眼镜也来老周家吃饭,阿昌又不知跑哪里去了。肥猫说:“那臭嘴又偷偷跑去啃死尸了?趁早别和肥爷一桌吃饭,受不了那臭嘴!”
  老周和他的儿子建军,也陪客人们吃饭。老周边吃边问:“这荒山野岭的,你们来干什么。”
  日期:2014-09-29 11:05:00
  阿飞说:“我们是驴友探险队,我们都是驴友。”
  老周用川话说:“驴友?脑袋被驴踢了吧,跑来这鬼地方。我们祖祖辈辈守着这一亩三分地,插翅也飞不出这笼笼,你们倒好,一头撞进来。”大背头说:“‘树挪死,人挪活’,脚长在你的身上,天南地北随你走。也别怕离了几亩地,就不能讨生活。你的孩子这么壮实,随便到城里找点活计,就比面朝黄土背朝天强。在我开发的‘太平洋新城’打工的锤头,比这孩子差远了,现在混成包工头,有房有车有老婆,比城里人强远了。”

  日期:2014-09-29 11:06:00
  老周笑着,叫了一声“老幺”,对他儿子说:“你也去城里整个包工头吧。”老幺端着碗,一声不吭。老周说:“你瓜娃子想去,我还舍不得呢。”
  深山老林中,有熊、狼、豹,手里没有枪支,心中没底气。于是阿飞问:“咱村里有没猎户,租借几支猎『枪』。”
  “你晓得个铲铲,”老周说:“有猎『枪』,就敢上山?别说是鸟铳、土枪,你就有汉阳造,也不能进山。五十年代,有人见山中有国民党军队,上报县革委,组织武装民兵七百人进山,肉包子打狗,一个也没回来。”
  肥猫说:“想当初肥爷在部队,整天盼着第三次世界大战,混了几年没赶上一次堵枪眼儿的机会,混成了这鸟样。不料这山里还有国民党的残余部队!”
  老周摇头,哪里有什么国军,那是过阴兵,穿着国军的服装而已。“不见棺材不落泪的,还不止你们呢。三天前,也有一拨人进了山,我在苞谷地远远看见,也没法上前劝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