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是个坑》
第29节

作者: 月天正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本来嘛,龙王一直以来都与那猴子没有什么好感,曾经还因为金箍棒一事告上法庭,如今却突然掉转船头,当起了猴子的铁杆粉丝,这态度也变得太快了吧?不用说,佛祖暗地里肯定没少给他好处,估计这价值不会比金箍棒低。(比如,答应让小白龙成为天龙八部马。)
  第二次,意图也很明显。佛祖让奎木狼故意放走猪八戒,好让他有机会去请回孙悟空,而在唐僧这边也是故意拖延时间,不是拉去吃了或者直接了当一刀了事,而是将唐僧变成一只老虎,慢慢地磨着耗着,等着孙悟空回来救。
  最好玩的是第三次。在第五十七回里,孙悟空被唐僧赶走之后,觉得回去很没面子,让人笑话他是出尔反尔,不成大器,于是只好去求观音菩萨帮忙和解,你看观音菩萨的反应是怎么样的呢?
  行者望见菩萨,倒身下拜,止不住泪如泉涌,放声大哭。菩萨教木叉与善财扶起道:“悟空,有甚伤感之事,明明说来,莫哭,莫哭,我与你救苦消灾也。”
  对于悟空的委屈,观音的态度犹如大人哄小孩一般,那架势的意思是说,不要哭,不要哭,来来来,有什么事情我替你做主。
  悟空也不争辩谁对谁错,只是噙着泪叩头道:“纵是弟子不善,也当将功折罪,不该这般逐我。”就算都是我的错,那也应该给我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啊,不该动不动忽悠着赶我走。他真正关心的是,师父不该赶走他。
  孙悟空的这句话观音听了是很受用的。观音明白了,原来不是孙悟空自己要走,是唐僧硬逼着要赶孙悟空走。
  孙悟空原本在观音的眼里那就是个调皮捣蛋的泼猴,相比之下,唐僧则显得像是十足的乖孩子,所以每次两人吵架,观音都会想当然地认为那都是悟空的错。没想到事实与想法相反,唐僧才是屡次导致取经队伍不和的罪魁祸首。
  这个唐僧也太自以为是了,得跟佛祖好好商谈商谈。

  观音马上把这个信息传达给了如来佛祖,佛祖经过一番思虑后,决定给唐僧一个下马威。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回中(第五十八回),观音代表如来向唐僧发出了郑重警告:“你今须是收留悟空,一路上魔障未消,须得他保护你,才得到灵山,见佛取经,再休嗔怪。”
  观音的这句话表明了取经指挥中心的明确态度:第一,你现在必须收留孙悟空,这是命令,你只有服从,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第二,没有他的保护,你是到不了灵山的,即使到了灵山,你也取不回真经。反正能不能取到真经,那还得组织上说了算;第三,你以后不要再随便对他乱发脾气了,“再休嗔怪”的意思就是不许乱发脾气,这等于直接剥夺了唐僧以师父的身份拿人撒气的权力。
  观音的话说得很严厉。说是劝告,其实是不折不扣必须执行的命令,对此,唐僧再没有什么好说的,他只能诚恳地、无条件地答应。
  那么,唐僧为什么要屡次赶走孙悟空呢?
  一般人都会觉得唐僧的做法很愚蠢,孙悟空是保护唐僧的得力干将,你干嘛老是要赶走他呀?赶走了孙悟空,你还能到得了西天吗?
  其实,这句话也很值得琢磨。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没有孙悟空,唐僧真的到不了西天吗?恐怕不尽然。唐僧自己就不太相信这一点。唐僧数次赶走孙悟空,就是因为他认准了一条:有佛祖和观音的支持,自己带着八戒和沙僧也可以走到西天。不就是找人搬救兵嘛!都是在天庭里混过的,谁还没个关系?至于是不是由孙悟空来搬?还有由八戒和沙僧来搬?那不是最重要的。
  唐僧的这种心理其实也可以理解,因为有孙悟空的存在,导致了他的领导威信和指挥能力几乎完全丧失。这个弟子不仅本领大,面子大,朋友多,而且老爱跟自己唱反调。整个取经行动,基本就没有自己的表现机会,实际的风头全让大徒弟出尽了。他觉得自己就像个傀儡,不过是反复被妖魔捉去,或绑在柱子上,或下到蒸笼里,降妖行动中压根就没自己什么事。
  所以,取经路上,唐僧的心里一直很苦闷,孙悟空越是坚持做某事,他就越反对,越是猴子认为对的事情,他越要说成是错的。坚持到最后,就只能采取赶走孙悟这种极端手段了。

  唐僧仗着自己是金蝉子转世,又是西天取经的法定指派人,他本以为自己的行为一定能得到佛祖的全面支持,没想到这次掉进了泥坑,佛祖变脸了。佛祖变脸的直接后果就是自己的权力受到了限制,从此以后再也不能对大徒弟乱发淫威了。
  唐僧彻底明白了:原来佛祖让他取经成佛的待遇也是有条件的。
  从那以后,再没有发生过唐僧赶走孙悟空的事情,他也再没有念过紧箍咒。
  日期:2014-01-10 14:49:43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佛祖的狞笑

  佛祖惩戒了唐僧,剥夺了他人事裁员和刁难下属的权力。
  与此同时,随着唐僧的地位迅速下滑,孙悟空的地位却在骤然飙升。佛祖为了稳定孙悟空的情绪,他向孙悟空郑重许诺,直接跟他摊出了底牌:“好生保护他去,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好好保护唐僧,功成之后,我会增加一个名额,你也可以成佛。一句话,只要你好好干,我就给你封官加爵。
  这下猴子算是吃了定心丸了。
  从佛祖的许诺里,我们可以看得出佛祖对孙悟空的器重。
  佛祖虽然知道猴子大闹天宫的底细,也瞧不起他那三脚猫的功夫,但他却从猴子的身上看到了一样很重要的东西——发展前途。人家看到的不是现在,人家看到的是未来。佛祖认定只要悉心培养,定能将猴子点石成金。而这一点,恰恰正是玉帝当年疏忽的。
  佛祖窃谙玉帝没有慧眼识玉,让自己白白捡了个大便宜。他决定将猴子的潜能彻底挖掘出来,收为已用。
  于是在玉帝请他来收伏妖猴的时候,就有了这样的对话:“你那个初世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折了你的寿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
  佛祖这话说得一板一眼,明着看是教训他,实际上却是对孙悟空苦苦相劝。“但恐遭了毒手,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遭谁的毒手?又可惜什么?显然,此时的佛祖已经对猴子产生了喜爱之情,生怕玉帝弃子之后灭口,所以才将他罩在五行山下,即是惩戒,又作保护,将孙悟空庇护了下来。

  佛祖庇护孙悟空有两个目的。
  一个是关于孙悟空的,孙悟空的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定能成为佛祖手下的一员干将。
  另一个是关于传经的,孙悟空对于传经的成败意义重大,具有很高的宣传效果。
  他是取经队伍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佛祖的取经计划实际上就是为他一个人设计的。

  孙悟空由大闹天宫到诚心皈依的成功演变使得取经事宜对三界造成了重要影响,以至于所有人都想当然地认为,佛祖的经书是个神奇的东西,不仅能够劝人为善,更可以解除人间的一切贪淫乐祸,使人脱离苦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