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卫二——化石能源枯竭之后的废土时代传奇》
第22节

作者: 喀提林阴谋
收藏本书TXT下载
  “目前的麻烦是滞留在城堡内的大批蓝海人使团。我们非常、非常希望孔老爷能够早下决心,寻找合适的时机一举拿捕,甚至消灭。同时,凤山有必要进行大规模清理,迅速肃清城堡内外的敌人!”在最近一次极其秘密的会议上,汉国人派驻的军事长官斩钉截铁地说。
  孔博森的心里乱极了。他脚踏两只船,试图在两强之间走钢丝的路线眼看就要破产了。如果和蓝海人公开决裂,那孔老爷别无选择,只能把自己绑在汉国人的战车之上。将来会遭到蓝海人怎样的报复(孔老爷毫不怀疑,这样的报复是酷烈而恐怖的),抵挡未知可怕命运的一切希望只能寄托在汉国人身上了。
  日期:2014-06-04 13:47:43
  这一辈子,孔老爷只相信自己,依靠的也只能是自己。正如同那句古老的箴言——“俄罗斯真正的盟友,只有海军和陆军”——一样,孔老爷真正的盟友只有一个,就是他的军队。现在,孔老爷的全部身家,他的堡垒,他的地盘,他的臣民,他的财富,他父子几十年的声誉,几十年苦心经营的武装力量,他们未来的命运,不得不托付给一个外来的更加强大的势力,这让孔博森难受极了。他的一举一动眼下只能被汉国人一步步牵着走。尽管几十年来他和汉国人一直维持着良好关系,但是城堡中隐藏最深的秘密“一号品”是完全瞒着汉国人的。一个念头闪电般划过孔博森的大脑。

  万一汉国人帮助他的目的不仅仅是因为这几十年的交情呢?万一汉国人也对一号品垂涎已久呢?他不能不想到,蓝海人在城堡里高调的横冲直撞,汉国人同样也会把他的寨子渗透得千疮百孔。这种渗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到了什么程度,孔博森了解得并不多。他的脸开始发白,额头上全是虚汗。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孔老爷不知不觉念叨起在遥远的过去那位伟人的名言。眼下这个境地,这句话不过说说罢了。他悲哀地意识到,就算他父子苦心经营数十年换得的如此成就和局面,在两个对峙的庞大势力面前也不过是微不足道,费尽心机玩“以夷制夷”的招数更像是可笑的小孩子过家家一般,第一时间就被会撞得粉身碎骨。孔老爷别要么投靠这家,要么投靠那家,别无选择。
  “关键是谁开价更高……”孔老爷一下子想起在某天下午,自己同李师爷说的那句发自肺腑的话来。可惜,现在危急的形势,已经等不到双方开价了。自从他派人去了十一区的那天起,自己的命运就和汉国人完全捆绑在一起了。现在只能冒险,不管汉国人真实目的是什么,目前也只能跟着他们一条道走到黑。至于能走多远,未来的命运是什么,当然也需要靠运气。他孔博森能走到今天,很多情况下不也是靠运气吗?

  孔博森有一个最后的底线——一号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一号品必须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这是他孔博森用来和列强们讨价还价的最大筹码,甚至关系到他孔家的身家性命,和凤山未来几十年的兴旺发达。
  眼下正是城堡内一年一度的“秋决”大集,也是城内最热闹的几天。孔老爷已经公开邀请蓝海人使团参与这个盛会,可以预计,这段时间应该也是蓝海人使团的防备最松懈的时候。待到大集结束,孔老爷的兵以及政治保卫总局的特务们将在汉国人的指导下彻底封锁整个城市,对蓝海人来一个彻底的大搜捕。一直在城内耀武扬威的蓝海人使团当然是囊中之物,一场严密的围捕可以全部拿下;比较麻烦的是暗藏的蓝海人……不过孔老爷相信自己培养的情报系统,把潜藏的敌人从阴暗的角落里一个个抠出来是他们的拿手绝活。

  这段时间,孔博森所做的第二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就是悄悄地把珍贵的“二号品”运到了东方最前哨的据点——蓝海人最可能的进攻方向;汉国人支援的几门高射炮也布置在了城内外最关键的位置,防备蓝海人可能的空中打击。城内的各个要害建筑、要害部门已全面戒备,城外各个方向的重要哨所和据点也直接派遣了孔老爷的亲信靠前指挥。一切军事调动和布置都是在不引起蓝海人怀疑的情况下实现的——或者说,是他自己认为没有引起蓝海人的怀疑。兵强马壮、万事俱备,就等着他孔老爷和蓝海人公开翻脸了。

  一旦翻脸,就再没有回头路可走咯……

  “唉……”孔博森难过地摇了摇头,眯缝着眼看着眼前的大地。太阳正在升起,大地正在苏醒。又是新的、生机勃勃的一天。这片土地在孔博森父子手里维持了基本的和平将近60年,也许,很快就要陷入冲天的战火了。这也许就是它的宿命,也是孔老爷自己的宿命。
  “老天爷啊!救救这片土地的父老吧!”他迎着朝阳闭上了眼睛,任凭凉爽的秋风吹在脸上。两行浊泪流了下来。
  “东翁”。李师爷不知什么时候站在孔博森身后,递上了一块手帕。
  “都准备好了吧。”孔老爷很快恢复了镇定。李师爷默默地点点头。“好,我们下去!”孔博森眼神复杂地看了一眼至庸阁,然后头也不回走掉了。
  日期:2014-06-04 13:48:07
  二、开市

  一声沉闷的炮响,在广袤的大地上久久回荡。凤山上空随即拉响了几支汽笛雄壮的声音,如同水牛嗥叫一般彼此呼应。大群的飞鸟惊叫着冲上天空。
  南门的城楼下,已经黑压压地挤满了人。运粮的、搬货的、送水送菜送柴送盐的大车,拼命吆喝牲畜的车夫,背着沉重的包袱土头土脑的农民,服饰鲜艳的江湖戏班子,财主的轿子、丫鬟、长随,无所事事的闲汉,制服齐整的兵丁……一窝蜂堆在厚重的城门前。所有的人都喜笑颜开,兴奋地交头接耳;人喊马嘶如同开锅沸水般热闹。
  方圆百里之内的盛大节日,凤山的老传统——孔博森大老爷的秋决大集,今天开市咯!
  最初的大集,不过是凤山一年一度处决犯人的日子,取秋天“肃杀”之意,一般都选在霜降前后。渐渐地,刑场内外的围观群众在散场之后并不回家,而是自发形成集市,交流信息、互换有无,往往热闹两三日。这样的“集市”持续数年之后,孔老爷索性全面放开,秋决之日不再宵禁,进城也不再检查,这热闹劲儿能持续很久,逐渐演变成著名的“秋决大集”了,连数百里之外的外乡人也千里迢迢赶来,痛痛快快玩上几天,回乡之后还能意犹未尽地回味大半年。

  眼下,凤山的大城门即将开放,人群也愈发密集。大家争先恐后,生怕进城抢不过他人落在后面,错过许多有趣的好玩的东西。
  孔定边一行人坐在大车上,不停地和周围的车子拥挤碰撞着,仿佛巨大漩涡中的一叶小船被推挤地荡来荡去。孔十八满脸油汗,一边高声怒骂着,一边拼了老命勒住受惊的畜生。孔定边见人挨人人挤人简直密不透风,再这样下去城门楼子下就要出人命了,便焦急地大喊,“咋还不开门?咋还不开门?”
  旁边的大车上一个黑脸大汉冲着孔定边大声嚷嚷:“要放炮!放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