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手记:一次入室盗窃引发的诡异至极的恐怖经历》
第23节

作者: 帮主有情况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1-15 21:58:00
  我跟万一走了一天,快天黑时才终于回到了当初上山的地方,陈木的车已经不见了。之后我们又走了两三个小时手机才有了信号,给赵三打了电话让他叫辆车来接我们,没想到是赵三自己开车来的,一看到我们两个狼狈的样子赵三大吃一惊,忙问我们这是干嘛去了,我们则是苦笑着对他说这事不是我们不想告诉他而是他知道了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赵三也是聪明人,听我们这么一说就不再追问,直接就开车带着我们去了市区的医院。
  万一到还好,我则是被陈木那三拳打的够呛在医院待了三天才出来,在医院躺着的三天时间里我把陈木的日记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陈木的妻子患了一种叫“变异性卟啉症”的病,患上这种病不但十分痛苦而且一点光线都不能见。陈木带着他妻子去了很多医院,但是都没有什么效果,他妻子得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已经到了濒死的边缘。
  这个时候有群神秘人找到陈木,说他们能救他的妻子,条件是要陈木帮他们找到一样东西,而这样东西也是救他妻子得关键。
  陈木起初当然是不相信,但是当那些人展示过一些东西给陈木看后,陈木才知道这群人背后有着怎样的庞大势力,他们展现出的能力让陈木感到恐惧,而陈木也终于相信他们所说的不是假话。
  那群神秘人让陈木找的是一件非常很神秘的东西,只知道跟另外一件国宝重器关系密切,那件国宝重器便是“司母戊鼎”。
  之所以找到陈木不仅是因为他对商周时期的历史非常有研究,更是因为他对“司母戊鼎”这件国之重器的研究到了痴迷的地步,在研究“司母戊鼎”的过程中,陈木发现了关于这件国宝的许多不为人知的非同寻常的地方。
  陈木曾经在一篇发表的文章中稍稍提及了一点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这群神秘人便是凭借那篇文章找到他。
  陈木通过许多史料研究发现“司母戊鼎”从被发现开始就伴随着一系列的谜团,例如日本人曾想方设法得到“司母戊鼎”,而蒋介石得到这个鼎之后也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热情,陈木甚至通过一些隐秘的野史得知败退台湾之际蒋介石曾给当时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也就是军统的头目毛人凤下过一道密令,让他们务必把“司母戊鼎”运到台湾,只是后来因为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而没有成功。

  而建国后郭沫若也对此鼎十分感兴趣,甚至“司母戊鼎”都是他所命名,郭沫若认为此鼎是商王为了纪念母亲戊所铸。
  所以陈木认为“司母戊鼎”不仅仅只是一件文物那么简单,“司母戊鼎”上面一定有着什么巨大的秘密,甚至他认为郭沫若对“司母戊鼎”名字的解释只是在掩人耳目而已,后来郭沫若上书国务院要求发掘明十三陵和乾陵,陈木觉得郭沫若他们一定是在找什么东西,而这东西一定跟“司母戊鼎”有关。
  日期:2014-01-16 15:48:00
  所以陈木认为“司母戊鼎”不仅仅只是一件文物那么简单,“司母戊鼎”上面一定有着什么巨大的秘密,甚至他认为郭沫若对“司母戊鼎”名字的解释只是在掩人耳目而已,后来郭沫若上书国务院要求发掘明十三陵和乾陵,陈木觉得郭沫若他们一定是在找什么东西,而这东西一定跟“司母戊鼎”有关。

  而陈木自己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司母戊鼎”中的“母”并不是指商王的母亲戊。戊是天干的第五位,方位属中央,寓意为茂,象征大地万物草木生命茂盛,因此陈木认为这个“母”的意思应该是天下万物之母,“司母戊鼎”的意思也便是祭祀天下万物之母的鼎。
  这个结论可以说跟当前公认的结论是大相径庭的,但如果从陈木的这个结论来看事情就变得很有很有意思了。祭祀天下万物之母,这个“天下万物之母”从字面上的意思理解就是所有生命甚至包括人类都是源自于她,那么这个她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一样东西?她为什么会有资格能被那时的人们称为万物之母?想到这里面还包括了人类,我不由得感到了一丝恐惧。
  众所周知,自从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后,现在普遍认为人类是由其他生物(猿,鱼)通过漫长的时间进化而来的,但其实在主流的看法下还有另一种不同的声音,他们认为其他生物要进化成人类并不是量变的积累所能达到,这其中一定要有一个能引起质变的东西,可惜他们从未找到过有这样东西的证据,因此这种说法便渐渐埋没在主流的声音里。
  而陈木通过自己的研究再结合上面的这种说法,他得出一个大胆的结论,那便是“司母戊鼎”的祭祀的天下万物之母就是那个引起人类进化中质变的东西。
  一开始这些研究只是陈木闲暇时的自娱自乐,但那群神秘人找到陈木后表示十分认同他得出的结论,并告诉陈木,他们确信有这样一个东西存在并一直在寻找那样东西。
  神秘人告诉陈木那样东西有着十分神奇的力量,可以拯救他妻子的生命,后来他们还教给陈木一种巫术,说这种巫术可以延缓他妻子的生命,但代价是必须找到那样东西才能救醒他的妻子,否则他的妻子只会永远是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活死人。而那种巫术自然就是我去陈木房子里无意中发现的那个封闭房间里的东西。

  日期:2014-01-16 17:12:00
  为了自己的妻子,陈木不得不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当初只是自己兴趣所致的研究中。
  陈木认为既然这个东西跟“司母戊鼎”关系密切,而“司母戊鼎”又是整个商代最为重要的一件文物,那么从商代着手一定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很快陈木注意到从商汤建立商朝开始到盘庚时期著名的“盘庚迁殷”一共迁都五次,这在以后历史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不曾有过的。

  虽然史学家大都认为商朝之所以如此频繁迁都是由于洪水泛滥,土地贫瘠,政治动荡等等原因,但陈木却认为迁都的原因并不是这么简单的。
  陈木根据《古本竹书纪年》中记载的“仲丁自亳迁于嚣”、“河亶甲自嚣迁于相”、“祖乙居庇”、“南庚自庇于奄”、“盘庚旬自奄迁于北蒙,曰殷”发现商朝前四次的迁都地点分别位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迁都“盘庚迁殷”则是位于前四次的中间。此后商朝在此建都近三百年未变。
  从商代历代迁都路线来看,陈木认为他们迁都并不仅仅是迁都那么简单,他们更像是在寻找什么东西。
  这其中还有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盘庚迁殷”之后的近三百年里都不再迁都?这与之前商代频繁迁都的风格实在不相符,再结合“司母戊鼎”是在殷墟出土的,那么就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他们第五次迁都之后已经找到了想要找的东西。
  而这个东西很可能就是陈木现在在寻找的,传说中的“万物之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