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在这么一个几乎没争议的小细节里,却有一个大漏洞。
什么漏洞呢?
我们先学个小知识。
中国古人有一门叫做“谶(chèn)”的学问。
“谶”就是预言的意思。有谶的用图画画出来,有谶的用文字写出来。
用图画表示的,叫“图谶”,比如《推背图》。
用文字写的呢,叫“谶语”,比如《烧饼歌》。
我们有个成语“一语成谶”,意思就是:说了一句不吉利的话,结果一不小心就应验了,成了“谶语”了。
古代人科学知识不发达,所以很容易相信预言这东西。就像古代欧洲遍地都是“先知”一样,中国古人也特别相信“谶”。
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在起兵之前,社会上就流行着“刘秀当为天子”的预言。有一位王莽朝廷的重臣刘歆,还特意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刘秀”以迎合这句谶语。结果这位“假刘秀”兵败身亡,“真刘秀”却如谶语所说,当上了天子。
这事看上去很神秘:难倒古代真有能预言未来的方士?
说穿了其实很简单。
日期:2012-07-11 19:46:39
15
王莽末年天下大乱,有很多政权起兵造反。其实每个政权下面都有几个预言家,造些本政权的领袖注定当天子之类的谶语。不仅有刘秀当天子的预言,还有预言“刘三”、“刘四”之类的。这是个无本万利的买卖:要是预言家依附的政权失败了,预言家一跑就是。可万一要是夺权成功,这预言家就一跃成为一言兴邦的国师啦。
所以最后无论是哪个政权上台,总能有一条谶语能应验。
而且因为王莽抢的是西汉刘氏的皇位,所以当时关于刘姓的谶语特别多,有人预言“刘秀”也就不奇怪了。
不过呢,刘秀这件事还是有点特别的地方。按照史书的说法,这句谶语在刘秀起兵之前就已经流传开了。最后能应验,不知道是不是一种巧合。
因为有了这个巧合,我们不难理解刘秀在登基以后特别相信谶术。他“宣布图谶于天下”,把谶术列为东汉帝国的官方学说。
有了朝廷的推崇,有了本朝开国之主的亲身证明,所以在东汉时代谶术非常流行,老百姓都信。
日期:2012-07-11 20:13:48
16
这事跟张角有什么关系呢?
张角为了给自己造势,也利用了谶术。他给自己编造了一条谶语,就是很有名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关键是,既然这句谶语是造势用的,所以不是在起事之后喊出来的,而是在起事之前就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起事的时间也清清楚楚的写在里面了:“甲子”。
更为夸张的是,起事前夕,黄巾党人在首都和各地政府的大门上都用白土写了“甲子”两个字。
这种行为,就如同今天有一帮劫匪,抢银行前先到处嚷嚷:“礼拜三我们可要抢银行了啊!”这样还觉得不过瘾,又在那家银行的门上写上了大大的“礼拜三”三个字,生怕别人不知道。
你说,黄巾军这么明目张胆的造反法,算哪门子的“密谋”呢?不需要叛徒举报,早就应该被官府抓起来了啊!
这就是我所说的历史漏洞了。
而且不仅如此,还有更夸张的:
其实早在黄巾事变三年以前,东汉皇帝就对黄巾军的动态一清二楚!
日期:2012-07-11 20:28:51
17
三年前,皇帝刘宏就接到帝国军事总司令的报告,说有个叫张角的道士信徒太多,对帝国是个威胁。
总司令还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解决方案:
先让各地官员调查当地百姓籍贯,把外地人都送回原籍。这样黄巾党人就不能聚众集会了。然后再秘密逮捕张角,就可以不动声色的解决问题。
这个方案先釜底抽薪,再擒贼擒王。就算以我们今天的经验看,都觉得很靠谱吧?
我觉得,只要刘宏当时采用这个方案,历史上就不会有黄巾民变这件事了。而且类似的报告被几次三番被提出,直到黄巾军起事的前一年还有。但刘宏都没有理睬。
在我们看来,总司令的报告已经把黄巾军的危险说得非常清楚。刘宏不予理睬,只能说明他糊涂透顶。
然而不仅是皇帝糊涂,政府官员也一样。
张角搞社会活动,目的是收罗信众,所以他的活动是公开的,地方官员都知道。但是很少有官员认为黄巾集会是件危险的事。
有些官员天真的觉得,张角给人看病、劝人向善,这是好事嘛。有的官员甚至和太平道交往,替道徒掩盖一些小罪行,还觉得自己是在做好事。等黄巾事变之后,这些官员都因为牵连受到了严惩。
以咱们今天的眼光看,这些官员随意结交乱党,政治敏感性实在是太差了。在今天,恐怕多读两本历史小说的中学生,见识都能比他们强。
张角的活动已经这么明显了,为什么上到皇帝,下到群臣,就没几个对黄巾军产生重视呢?
这是说,古人都是笨蛋吗?
日期:2012-07-11 20:38:18
18
不能这么说。
我认为,读历史最怕的就是把古代人想成笨蛋。
这么解释历史太不负责任了。
为什么说古人不笨?
因为人性亘古不变。我们今天见到的人世百态,和古人们见到的没什么不同。所以古人为人处世的经验,和我们也就没什么不同。
特别是古代的权贵和官僚,大多是在官场摸爬滚打几十年生存下来的政治精英,都是玩人际关系的高手。他们对人性的见解应该比大部分现代人更高一筹。否则现代人也就不会忙着从三国里学什么权谋了。
可是,如果古人不是笨蛋,那为什么面对黄巾军的时候,汉帝国除了一两位官员外,全国官员都表现得极为幼稚呢?
日期:2012-07-11 20:55:07
19
要解答这个疑问,得从一个貌似无关的问题说起:
在古代,农民军领袖是如何征募民众,组织军队的?
这个问题历史课本好像没有讲过,就简单的说灾民遍野,所以领袖一起义,就响应者众了。
要我们去想象这场景,似乎就和历史课本插图里画的一样:好像农民军领袖站在广场上“振臂一呼”,喊几句振奋人心的口号,背后就是旌旗招展,应者如云了。
但这场景是不可能发生的。
这是因为在古代,农业人口是兵员的主要来源,但农民不集中生活在城镇里,而是散布在广袤的田野之中。
古代人口稀疏到什么程度呢?
我们今天习惯说“乡里”、“故里”、“邻里”,其中这个“里”是古代的行政单位,相当于今天的村。一里大约有几十户人家,远比我们今天村庄的规模要小。
按照一户三个壮丁来计算,那么古代一个村子里,大概有一两百个壮丁。
所以农民军领袖“振臂一呼”,其实只有几百个人能听见,这其中肯跟他玩命的就更少了。
人口稀疏也就算了,更重要的是古代交通和通讯都很差。
古代没有电视电话,商贩也很少,农民很难知道几十里地外的事情。所以你别想农民领袖这边一号召,隔壁几个村子的农民就能主动出来当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