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笔记,一笔话尽三百年。一部精彩好看看着爽的历史书》
第18节

作者: yy2816833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1-09 15:46:12
  如今普六茹坚已经位极人臣,上面那个小皇帝只要给一个棒棒糖想怎么卖就怎卖,他只差最后一哆嗦了。

  为了这一哆嗦他等了到了第二年(581年)二月,由著名天文学家庾季才选定登基良辰,有著名诏书起草专家李德林给宇文衍起草禅位诏书。
  在甲子日(13日)普六茹坚从宇文衍手里接过诏书以及象征皇权的传国玉玺登基称帝。值得注明的是,这款传国玉玺只是北周的传国玉玺,严格来说是个冒牌产品。真正的传国玉玺中国历史上有且仅有一块,那是中国两千年来封建帝王历史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一块石头,普六茹坚想与它结缘还需要在多等一段时间。
  至于登基过程中那些虚情假意的‘不想干’‘干不了’之类的客套话就别提了,其中那些高大上的繁文缛节也不多说。
  作为一个‘新’帝国的皇帝,普六茹坚的登基之路还是非常顺利的,但实际上这个皇帝做的会比他想象中的要更顺利一些,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新官上任都有三把火何况是新皇帝。
  普六茹坚登基之后又开始紧锣密鼓的置办国家大事。他办的第一件事是给自己的国家起一个名字。既然换了皇帝,还沿用北周这个国号就不合适了,他觉得自己的封号‘随’毕竟合适。不过当了皇帝后,普六茹坚也比较讲究,他觉得‘随’里有个走之旁不太吉利,好像干不了几天就‘走之’了。所以他开始翻字典,从发音一样的字里找出一个代替它。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还真找着了一个‘隋’字,并决定给他的朝代起名叫‘大隋’。

  在给国家起好了名字之后他又把心思放在改自己的名字上,确切的说是给自己改个姓。

  之前老爹因为立了大功所以被赐姓普六茹,但他对自己的本姓还是非常有感情,他要改回来。这件事看起来很小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在当时这个姓可是涉及到一个非常严肃的政治问题,一旦处理不好是要出大事的。
  日期:2015-01-09 19:08:09
  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历史中是一个非常罕见并富有特殊民族色彩的时期。从东晋的八王之乱开始算起,到普六茹坚这一代乱世已经持续了四百多年。这是一个非常让人胆寒的数字,因为一般乱世一般就持续几十年,最多两三代人就解决了然后天下一统。四百多年的乱世造就了很多强者为尊的乱世法则,而且还给社会带来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民族问题。
  造成南北朝混乱局面的本质原因,就是五胡乱华,少数民族开始大规模入侵中原并建立政权。这些少数民族领袖上位之后,最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自己的地盘上统治下去,既是胡化还是汉化的问题。

  因为这是落后文明对先进文明的统治,如果保持自己本来的民族特点对所有被统治者实行胡化,那就需要放弃很多东西。比如汉族更方便的文字,更细致的建筑技术,精湛的制作工艺,优秀的种植技术等等等等。
  这就好比让住惯了小洋房的人去睡帐篷,吃惯了山珍海味的人去啃草皮。不但汉人不愿意,很多胡人也会不满意。
  而选择汉化同样也会出现很多矛盾。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北周的前身北魏的孝文帝汉化改革。
  北魏是由南下的五胡之一鲜卑族人建立的一个非常稳固的政权,在北方立国将近一个半世纪(148年),这在王朝更新非常迅速的南北朝时期是非常不容易的。孝文帝正是北魏的第六代掌门人,原名拓跋宏。
  拓跋宏是一位非常能干的皇帝,他上位之后觉得非常有必要做好这道选择题。他选的是让鲜卑族汉化,并下了很大决心来处理这个问题。他下令让鲜卑贵族穿汉服、说汉话、写汉字,并让鲜卑族人改姓。
  实话实说鲜卑的很多姓确实还是非常酷的,比如拓跋、慕容、宇文、独孤、赫连等。不过拓跋宏是老大,他非要改下面的人也没办法,何况他还身先士卒先把拓跋宏改为元宏。
  这条政策方针总的来说是没问题的,但元宏错在进程太快了,而且并没有在汉化过程中照顾到所有鲜卑人的情绪。所以在后来才导致了在汉化中被边缘的鲜卑族人(其中也有很多汉人)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六镇起义’。
  这次大起义的影响非常大,其中前期打出了乱世枭雄葛荣和尔朱荣,后期有折腾出来了高欢和宇文泰。经过这些猛人的一顿收拾,北魏这个百年老店最后也宣告破产。
  日期:2015-01-10 09:58:27
  有了元宏的教训,宇文泰在掌权之后又开始了推行鲜卑化的政策,当然也不是全都是玩鲜卑族那一套,但起码在姓氏这个层面是退回去了。
  宇文泰的政策相对的柔和了很多,他没有强制汉人去改鲜卑姓,却把鲜卑姓作为一种高贵的奖励,赏赐给有突出贡献的汉人,比如杨忠。
  这是非常高明的政策,既让鲜卑文化和汉文化相互融合,又在国家上层抬高鲜卑族的地位一举两得。
  现在权力的接力棒交到了普六茹坚手里,他对那一套就很不爽。以前是鲜卑人掌权那改姓没话说,现在是汉人上位再改回来又有什么不可以?所以他毅然决然的将普六茹坚改回了杨坚,从此我们就可以真正的称呼他为‘杨坚同志’了,同样像独孤熲也改成了高熲。

  杨坚敢这么做,绝不是头脑发热。其实在宇文泰之后,一位争气的皇帝宇文邕一位不争气的皇帝宇文赟,都对汉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宇文赟。
  这位兄弟史书上恶不决笔,但他在剿灭鲜卑族元老大臣和提拔汉人官僚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正是由于他的辛勤付出,我们之前看到的历史资料上已经很少有提及真正的鲜卑人。这已经说明在杨坚掌权之后,汉族官僚其实在朝廷里是占据了更大的分量的。所以杨坚此时摆明立场宣扬汉化才有底气。
  在此再多宣扬一点汉族沙文主义。
  汉族是一个对各种文化吸收和消化能力都非常强的民族。汉族人的思想和做事风格通常会以实用为第一要素,很少出现对其他民族的排斥行为。外族人来到自己的地盘只要不抢、不偷、不办坏事汉族都是欢迎的。你先进我就学习,你落后我就帮你,也正是由于这种宽松的民族政策和强大的吸收消化能力,汉文化才会一直向前进步着(虽然后来也出现了一个退步)。
  但汉族也有自己的坚持,那就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的政治、生活结构。

  日期:2015-01-10 10:50:33
  自永嘉之乱衣冠南渡之后,中华的汉文化主体一直都在长江以南。南朝经历了西晋、宋、齐、梁、陈五朝更替,期间也不乏有胸怀天下再一统的汉族杰出精英如祖逖、殷浩、恒温、刘裕等,但他们做出的努力都因为各种原因失败了。
  此时的南朝在陈霸先病逝之后,同时代就再也没有出现有能力、有信心、有志气统一中华的人物。但在广大汉族心中统一中华的种子从未枯萎,南朝不行那就交给北朝吧,这是历史的选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