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异现象:劝戒大家,有些事情你还是不要去做为好》
第22节

作者: 炽de天使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1-18 23:06:00
  第五十一件事:不要在晚上长时间盯着镜子中的自己眼睛看
  今天周六,大家放松一下,跟我来做个试验。
  道具:大玻璃镜一面,人一个,落地台灯一盏。这些道具在酒店房间里配备最齐全,适合住店旅客体验。
  人站于镜前二米左右处,将落地灯放于镜面右侧0.5米处,人站立时,从镜子中可以看到自己的上半身。
  关掉房间内所有的灯光源,开亮台灯,先闭眼半分钟,再盯着镜中自己的眼睛,不要眨眼,然后缓缓闭眼,再一下子睁开,看镜中的自己,然后,你眼角的余光,会发现距你左边三四米处,隐约可以看到同样站着一个,而且这个人年龄比较大,会有点面熟,他与你一样做着一个同样的动作――照镜子。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你进入老年后的自己!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首先我要向大家讨论对于时间的概念,我们用时间来定义一个人的寿命,如某某活了60岁,某某某活了70岁,假如人的一生是一卷电影胶片,某一个时间点对应一张照片,其实你的一生已经全部拍好放在那里了,时间点移到哪里,你就看到现在这一刻的自己,如果有一天你拥有一种能看到未来的能力,并且发现第二天你的照片将一片空白,你会不会很害怕?
  我们的理论是,时间和事物的变化是同步的,所以谈论历史事件时,就可以用年份日期来描述当时发生的事情。
  股评专家喜欢引用一句话,叫做“以时间换空间”,意思是随着时间的变迁来获取事物的改变机会。
  如果我们有一种方法,抛开时间这个概念束缚,就如我前面讲的,去看看后面的照片,那就是能看到自己的未来了。
  要追赶时间,有两种方法,一是你收集物质反射光线的速度快过光速,二是让你的灵魂帮你传递未来影像。

  第一种方法很难实现,人还做不到主动吸收光束,并大于它自身运动的速度,打个比喻,一辆汽车快速朝你开来,你要用一根绳子拉它,收绳的速度要快于车前进的速度。
  第二种方法比较悬乎,也被运用于占术、算命、预测术等。
  人为什么不可以看到自己的未来,一是难做到,二是这并不是高端生物进化所需的方向。
  做个假设吧,如果你知道自己将于五十岁时的某一天死亡,随着时间一天天的逼近,你一定会崩溃而死的,那种一步步逼近的压力,实在无法承受,而且,你知道了未来,就不会去奋斗,这样就又改变了未来,最后的结局是,你的未来一定是悲惨的,这很可悲,是个死结。有句话吧,泄人天机,必遭天谴,也就这个意思。

  虽然我们很难获得自己未来的信息,但有时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象征性地走进未来,得到一些模糊且准确性不高的片断。
  让自己的灵魂来帮忙做这些事情会变得比较有意思。
  闭眼后初步隔离外界信息通道,让自己安静下来,然后死盯着镜子中的自己,让你获得的信息来自你自己的眼光,此时的灵魂就相对与身体作了暂时的分离,通过台灯灯光映射,如果做得比较好,或者比较幸运,你就会朦胧中看到自己未来的样子。
  日期:2014-01-19 21:21:00
  第五十二件事:晚归时开门别太急
  大家有过这种体会吗?

  晚上回家时,打开大门后,无论是拉还是推,有时候会发现有一股阻力,好似有人拉着门不让你开,但这种力量不大,而且时间也短,一会儿就恢复正常了,所以很多向内推的门往往会过于用力撞到墙上,发出很大的声音。
  这是因为,当你外出家里没人时,很有可能有些灵魂在你家里小坐,你回来让它们受到了惊吓,就推门以争取撤退时间。
  所以有些年纪比较大的老人,晚上开门时都会放慢动作,特别是掏钥匙或插入锁孔时,故意会弄出一些声音来,以提醒在里面的灵魂,希望能回避或躲藏。
  特别是对于一些年久没有开启或死过人的房子,更要放慢开门速度,最好的方法的开锁后,先将门开一条缝,稍等一会儿,再打开进入,然后开灯。
  或者,到达门边时,故意咳嗽几声,向里面打个招呼,以避免唐突。
  不光是大门,有时候房间或卫生间里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是比较少一点,因为现在的房间里电器电线较多,光线强,也会引成磁场,在城市里,或商品房里,出现灵异现象的机会越来越少,也是这个原因,但有时难免会有飘散的灵魂躲入你的房间,夜半时分开门进入时就得小心为宜。
  有一次我半夜尿急,因为是冬天,就没有开灯,跳出被窝跑向卫生间解决,我家内卫的门上有一块毛玻璃,可以模糊地看到里面的光线。
  因为走得急,推门时动作也较大,刚推开门时,总觉得里面有一种被人顶住的感觉,不觉用了力,后一瞬间阻力消失,我差点一个趔趄跌入卫生间,门也重重地撞击在墙上,发出很大的声音。
  我开亮灯关上门小便,很明显地看到一个影子从门玻璃外闪过,我浑身一哆嗦,匆匆结束后就小心翼翼地拉开门,门外什么都没有,而当时我老婆在床上熟睡中,根本不可能起床走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