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生孩子的民间禁忌还真是不少。比如生孩子要用红布来包裹,不能让家里不全的人接生,所谓家里不全的人一般就是指寡妇,还有生孩子要一定在婆家生,万万不能在娘家生等等类似的规定。也不知从哪朝哪代出现的。但对于生活在东北的农民而言,这绝对是金科律例,必须要严格遵守、马虎不得。比如,有些人算命的给你看完八字后,就说,你这个是富贵命啊,按照命理来说你是要穿金戴银的。但看你现在的窘况,恐怕是接生的时候被冲了,以至于好命变成了坏命。什么是被“冲”了?就是给你接生的,或者第一个抱你、看你的人,这个在东北叫做采生人,是鳏寡孤独的,或者是贫寒彻骨的,这种人会把他或她自己不好的命运传递给新生的婴儿。新生的婴儿最是纯净,接受了不好命运的气场,自己的气场就会被影响,以至于将来这婴儿的命运就发生了变化。但这东西玄之又玄的,有谁能说的准?所以以防万一,孩子出生的时候用红布给裹起来,找“全活”的人来接生,这样任是谁也冲克不着了。
因此,郑大嫂子,也就是我的太奶奶,在方圆十里八村也是响当当的。
日期:2015-06-26 15:06:00
三、半夜的接生活
这一年冬天,天冷的格外早,农历9月中旬就已经开始呵气成冰了。加上东北冬天黑的早,那年头也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几乎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二人转那是过节或是大户人家堂会的时候才有。晚上取光主要是靠油灯,蜡烛只有大户人家才用的起,平常人家也只是在逢年过节的,才舍得点一点儿蜡烛。对于忙活一天的农村人来讲,早早上床睡觉不仅是省了灯火钱,也省了柴火钱。为什么说省柴火钱呢?一般农村在睡觉之前会把炕给烧热了,一家人家上炕呆着,等柴火烧完了,通常也不会再去续,剩下的余热一般能够支撑到第二天早上做早饭的时候。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到晚上8点钟,家家户户也就开始吹灯睡觉了。
话说这一天,太奶奶一家刚刚吹了灯,正迷糊的时候。就听见院外有人扯着嗓子喊:“郑大嫂子在家不?”这一嗓子中气十足,不仅把太奶奶一家给喊醒了,连带着家里的狗都跟着叫唤。这个时候,不躲在家里的被窝里睡觉,冒着寒气找太奶奶的,无疑是接生的活计了。
太奶奶那时候不过20多岁,听见有人喊,倒也麻利,“噌”地起来,一边收拾东西,一边穿衣服,一边答应着。孕妇生孩子不等人,越早越快越好,否则万一难产,大人孩子都有危险。好在那个时候接生也用不着什么东西,无非就是要准备大量的热水,这个要生孩子的家里准备,收拾起来也就格外的快。
等收拾妥当,开门一看,是苏家屯苏地主家的长工王贵。王贵穿着大羊皮袄,带着狗皮帽子,手里拿着鞭子不断的跺脚。见到了太奶奶,赶紧说:“大嫂子,东家的大儿媳妇生不下来,东家让我来请您,你赶紧上车座好了,咱得赶紧走。”按说,这王贵比太爷爷、太奶奶年纪都大,轮不到他叫太奶奶“大嫂子”。但十里八村,数太奶奶接生的手艺最好。按照现在的叫法,绝对是妇产科的顶级专家了。因此,除了村里上了年纪德高望重的老人叫太奶奶翠兰,就是我太奶奶的闺名,其他的一般都尊太奶奶一声大嫂子。
太奶奶答应了一声,也没多说,上了马车。王贵不敢怠慢,连忙从车上拿出意见新的羊皮大袄,给太奶奶披上。太奶奶也不客气,把羊皮袄往身上裹紧了,坐稳了,就示意王贵打马拉车,往苏家屯走。
那个年代,交通基本全靠走,有马车的人家基本都是地主。那时候的地主也没有现在影视剧里描写的那么反面和反动。大部分的地主除了家里宽裕一些,并不比别人强多少去。比如,这个苏家屯苏地主,按今天讲就是靠算计过日子,慢慢地多置了些地。冬天,大家猫冬,这苏地主就到田里转,看到谁家秋收落下的粮食,就慢慢捡回来,端的是比谁都节俭。但别看地主东家节俭,对于长工和短工一般情况下也不敢含糊,尤其是农忙时节雇佣的短工,必须要好吃好喝的招待着。否则短工不出力,误了节气,最倒霉的还是地主的收成。所以,一到了农忙季节,长工和短工吃得要比地主家本家吃得还要好、还要体面。
苏家屯离太奶奶住的金山屯子有20多里,也就是现在的10公里左右,如果是步行的话,需要将近2个小时,要是小脚女人走4个5个小时也是常见的。但王贵驾着马车,大概也就半个小时的功夫就到了苏地主家。
苏地主家是一个大的院子,上房5间,门房3间,带着牛马猪圈,养着鸡鸭鹅狗。就雇了一个王贵当长工。
等太奶奶进了苏地主家的屋子,苏家大儿媳妇正疼的直叫唤,满身满脸的汉,盖得被子都已经湿透了。苏地主一家人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但干着急也没有什么办法,谁也不敢伸手,只是不断的给产妇擦汗,小声的安慰。见到了太奶奶进了屋,就像见到了救星。苏地主的老婆眼泪都下来了:“翠兰大嫂子,大晚上的把你给请来,也是实在没办法了。我们老苏家可就指望你了。”
好在这种情况,太奶奶见多了,边安慰苏地主的老婆,边指挥旁边帮工的人,烧开水的去烧水,准备棉花和红布,有条不紊地忙活着。
这一忙活就忙活了2个多小时,最终是生下了一个男孩,6斤4两,是苏地主家的长子长孙,母子平安。
苏地主一家自是万分感谢。太奶奶将产后的护理注意事项一一的给苏地主的老婆说了。其实这些事太奶奶不说,苏地主的老婆也已经打听的差不多了,再说苏地主的老婆也生养过孩子,产后护理这点事,也多多少少地懂一些。但太奶奶还是详细的一一说给她听,苏地主的老婆也认真地一一记下。期间也少不了的千恩万谢。
等这些事情处理完了,时间基本上也就后半夜了。月上中天,照的外面明晃晃的。太奶奶就让苏地主让王贵赶马车给送回去。苏地主一家自是百般挽留。太奶奶说:“得赶回去,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别人家生孩子,万一找不到,扑了个空,也是耽误事儿。你家孩子,就放心吧,只要注意到了,不会有大问题,到目前血也止住了,不会大出血的。过几天我再来看看。”
苏地主见此,也就作罢。给太奶奶准备了花布一匹,棉花2斤,鸡蛋一篮,5斤猪肉,四样回礼。那个时节,苏地主也算是出手阔绰了。这些东西也够一个小康之家过一个好年了。太奶奶也没拒绝,就直接上了马车,仍旧裹紧了羊皮袄由王贵驾车给自己送回去。
日期:2015-06-26 15:13:00
四、狐狸的难产
这时候已经后半夜了,月亮照升起来,又大又圆,刚下过雪的地被照的明晃晃的。
苏地主亲自把太奶奶送到大门口,对王贵也是好一顿嘱咐,告诉王贵回去就不急,到了在太奶奶家,王贵可以在太奶奶家睡个囫囵觉,明天再回就行,也不用非得着急忙慌地往回赶。务必要把太奶奶安安全全地送回家。王贵一一应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