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掉的奇异古怪事儿!》
第41节作者:
悠悠地之角 日期:2015-02-05 16:37:00
一、对战争的说法,这个观点很合心意,对不对大家看:
战争一旦发动起来,是没有正义和邪恶之分的。
所有参战的人,都有自己需要守护和争取的利益,都有自己需要保护的亲人、民族,都有自己认为正确的、需要实现的目标。
所以,参战的人,不论是否愿意,都只能向着胜利勇敢前进,因为失败就意味着失去。
比如,如果中日发动钓鱼岛战争,我是中国人,我当然认为钓鱼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但如果我是日本人呢?我会是什么想法?
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先用生命换来的,需要我们用生命守护,对方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让给别人。
战争是残酷的,没有哪一场战争是不死人的,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所以,在战争中,懦弱退缩是错,勇敢做战是对。
我记得在道教里有个说法,意思是战争中牺牲的勇士,不但不入地狱,而且立地成神。
日期:2015-02-05 16:52:00
二、关于伊斯兰国的战争,我也关注过,但不多。所以下面的说法不见得对。
我觉得我们看到的舆论有没有断章取义、盲人摸象之嫌,真的很难说。真相如何,只有当事人知道。
这场所谓的伊斯兰国战争,至少在最初的时候,很多国家采取的是观望态度,直到后来伊斯兰国把包括我国新疆在内的其他周边国家领土也列为战争目标,我们才旗帜鲜明的反对伊斯兰国的成立。
当然,看起来之前我们也反对,但感觉反对的很暧昧。
我也一样,听到伊斯兰国开列出的未来国土范围清单,也同样认为伊斯兰国是危害世界和平发展的恐怖力量,应该团结起来把他消灭掉。
不论多么浩大的战争,在战争结束后,用不了多少年,人们就会在利益面前,选择性遗忘战时的所做所为。
说到底还是利益之争。
那些伊斯兰士兵显然认为自己是正义的,做法是正确的,目标是可行的,所以那么死心塌地、勇往无前。
战争中谁是正义谁是邪恶很难分清,基本上大家都认为自己是正义的。
在战争中,重要的是能不能守住和争取到自己希望守住和争取的利益,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
日期:2015-02-05 17:09:00
三、关于因果报应,目前是有很多地方说不通,但是因果报应的确存在。
这世上说不通的事情很多,不能因为暂时不了解,暂时说不通,就否认它们的存在。
可能有些佛教高僧能说通,但他们的声音太小,我没听见过。
以我有限的宗教知识,我觉得想认清因果报应的真实情况和规则规律,仍然需要持之以恒的观察、思考、论证。
想把存在的事实总结成系统的理论很难。而无论多么先进的理论,都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让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成熟。如果做不到与时俱进,再好的理论都有被淘汰的一天。
理论上来讲,万事万物有因就有果,因果报应是天地法则,无处不在。
但是,人类的目光,只限于今生,看不到前世和来世。
在人的现实世界里,善恶的标准,由人评判。今天评判善恶的标准,不一定是将来的评判善恶的标准。
比如“替罪羊”:
穆斯林先知易卜拉欣要在朝觐仪式上通过宰杀自己的儿子作为对真主的献牲和赎罪。
魔鬼撒旦以一个老人的形态出现,试图劝阻易卜拉欣的行为,穆斯林向撒旦的化身投掷石块,目的是驱逐恶魔,挑战撒旦。
穆罕默德来到这个名为米纳的小镇,以真主的名义赦免了易卜拉欣的儿子,用一只公羊取代,并且教导穆斯林屠宰绵羊或山羊,把肉分给穷人,以此纪念易卜拉欣的献牲。
在这个故事里,评判善恶的标准是什么?谁是善的?谁是恶的?
但如果执着于因果报应之说:你被我杀掉,是因为前世你杀了我,所以今生你注定被我杀,下世我注定被你杀。这个问题以我的理解水平,也想不明白。但佛家有句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还有一句话:“怨怨相报何时了”。
宗教的力量,是信仰的力量,靠人的精神力量支撑的。
因果报应的法则,不是哪个神佛规定的,只是信仰宗教的人们不断观察总结出来的。所以,即使有理论上说不通的地方,依然没办法完全否认它的存在。
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完善着评判善恶的标准。但就像法律一样,只有法律是不够的,还需要执法机构严格执行才能生效。
仅有评判善恶的标准是不够的,可能还需要人类具备足够的精神力量,强大的正义力量,才能推动因果报应的循环。
(是不是因为人类社会有这种精神力量、正义力量,所以展示出了部分因果报应。但是这种精神力量和正义力量还没有强大到在任何事情上都见效的地步?所以有些坏人坏事,目前为止真的还没有看到报应。
又或者,如果整个社会正气不足,正义的精神力量不够强大,评判善恶的标准就可能被颠倒,善被认为痴傻、弱小,恶被认为理智、强大。
这个时候,等于是社会大众接受和认可了这种评判善恶的标准,形成的精神力量也颠倒了。人类没有足够的正义力量支撑,所以,整个社会共同承担黑白颠倒的恶果,以致生灵涂炭,谁都逃脱不了。
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因果报应?
日期:2015-02-05 17:36:00
四、穆斯林民族是优秀的民族,绝对不是邪教组织。
但同时,阿拉伯人真的很好战,但这和伊斯兰教没关系,伊斯兰教出现以前,他们比现在还好战。
伊斯兰教反对暴力,反对不必要的战争。
伊斯兰的先知穆罕默德是历史上在宗教和世俗两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的伟人。
正是穆罕默德,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将部落动荡不安、纷争不断的贝都因人联合起来,变成一个强大的文明国家。
在阿拉伯语中,“穆罕默德”的意思,是一个因善行而多次被高度赞扬的人。
穆罕默德尊重持有其他不同信仰的人,要求信徒跨宗教对话,与不同信仰的人和平共处,以达到消除怀疑、增进理解、消除敌意、增进友好的等良好效果。
虽然大多数犹太人希望最后的先知是来自犹太人中,不接受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但是穆罕默德作为国家的统治者,制定了第一部“宪法及人权和自由的宪章”。
这个宪章规定:宪法保障穆斯林和犹太人以及不接受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的思想和崇拜的自由。
所以,所有阿拉伯人和犹太部落都同意并签署了宪章。
据传述,一个犹太人的送葬队伍抬着棺材经过他们,穆罕默德站起身来表达对葬礼的尊重。
一位弟子询问穆罕默德为什么起身,穆罕默德回答:“他也是一个人啊而不论他的种族、信仰和社会地位如何)”
在伊斯兰教降世之前,阿拉伯妇女没有公民权利。阿拉伯人偏爱男婴,以至于许多父亲会把女婴或女童活活埋葬。
穆罕默德不但教导弟子们不论孩子是男是女,都要爱他们并把他们抚养成人,而且强调对女孩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关注。废弃了妇女没有继承权的陋习,让妇女和男子同享继承权。
伊斯兰教允许离婚,但穆罕默德同时指出:在所有允许的行为中,离婚是真主最讨厌的。如果离婚无法避免,应该以宽厚的条件友好地分离。
在尊重人权方面,伊斯兰教认为,人类族群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阿拉伯人并不比非阿拉伯人优越,非阿拉伯人不比阿拉伯人优越,除非虔诚。”
穆罕穆德曾制定了大多数伦理与原则,制定了在战争的时候必须遵循的规则。他的规则甚至超越了日内瓦公约。
比如:
生命是全人类神圣的权利,不能去伤害他——除非对伊斯兰的敌人。
保存一个生命等于保存所有的生命;同样,杀害一个生命的人等于杀害所有的生命。
伊斯兰否认种族灭绝的原则——虽然某些群体对穆斯林实行了种族灭绝的原则。
所以,真的不知道你怎么会认为穆斯林是邪教组织?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