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挽救频于崩溃的汉帝国的财政,更重要的是刘彻还得继续挥霍,汉帝国又一次推出了货币改革。在诏书中,刘彻毫不掩饰的说明了本次货币改革的目的:弥补日益浩繁的战争开支;借推行新币禁商人之利。
货币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废除了原来民间流通的四铢钱,推出三种新的货币:“皮币”、“白金币”和“三铢钱”。所谓“皮币”就是弄了块鹿皮,告诉全国人民,这块皮值四十万钱;白金币则分为龙币、马币和龟币,分别可以兑换三千钱、五百钱和三百钱。至于“三铢钱”,望文生义,就是重为“三铢”的钱。
皮币、白金币都是虚值货币,根本就不值钱。白金币是银、锡合金,算是一种金属货币,但也不会达到三千钱、五百钱和三百钱;至于“皮币”,说好听点是白鹿皮,说难听点就是一块擦桌布,这样的东西居然要当四十万钱。
为保证三种货币能够流通,刘彻规定凡朝廷的供奉、租税都必须以皮币、白金币缴纳,他不收零钱(三铢钱)。
——“皮币”面额实在是太高,普通人根本用不起,刘彻要求王公巨室必须以黄金向刘彻兑换;
——“白金币”针对殷实的小康家庭,必须用足值的四铢钱换取白金币;
——“三铢钱”针对小农,小农要以“一比一”的比例用四铢钱兑换三铢钱……
除了向刘彻交钱,谁也不会真在日常交易中用“皮币”或“白金币”,这两种钱代表的价值太高。至于“三铢钱”,从文景之治计算,四铢钱已经流通了五十年,谁也不再愿意用这种小钱。
马克思教导我们“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就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资本家就会践踏世间的一切,甚至不惜冒断头的风险”。
马克思这句话,用在汉朝商人身上一点错都没有。
一张上好的鹿皮最多也就两千钱,一块皮币却值四十万钱,利润何止300%。至于“白金币”,同样是利润超过300%的生意,如果不盗铸,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一年间,为惩罚盗铸货币,朝廷处死了几十万人,民间因为盗铸自相残杀的人更不可胜数。就这样,仍然是“犯法者众,吏不能尽诛”。
这不是币制改革,是彻头彻尾的抢劫!不得已,一年后,皮币、白金币、三铢钱就被废除。
有人说,废除皮币、白金币后刘彻开始推行五铢钱。至此,天下风行官铸五铢钱,刘彻第一次在中国货币史上统一了货币。刘彻确实废除了皮币、白金币,此后,汉帝国也确实流行五铢钱,只不过始作俑者不是刘彻。
此时,刘彻还没有上收铸币权,民间开始按照交易的标准自行铸造“五铢钱”。这批五铢钱被称为“郡国五铢”,因为流通的地域集中在诸侯郡国,毕竟,在郡国之中皇室的权威会稍稍得到抑制。有了民间自铸“五铢钱”,“三铢钱”几乎没有任何市场,就算皇室去市集上买东西也要先兑换成“五铢钱”
而且,我还要告诉大家,刘彻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马上顺应形势,开始自己铸造“五铢钱”。官铸“五铢钱”币材为紫铜,钱文、制形都非常精美,绝对是货币收藏中的极品。由于民间没有掌握紫铜铸造技术,甚至不能盗铸。
所以,说收刘彻第一次在中历史上统一了货币,也是没有错的。
刘彻的五铢钱被称为“赤仄五铢”,一枚“赤仄五铢”可以抵五枚“郡国五铢”,赋税、官府供奉必须用“赤仄五铢”。紫铜的质量就是再好,也不可能以一当五,即使刘彻杀掉了几个以“郡国五铢”作为赋税郡守,“赤仄五铢”仍旧不能在市面上流通。
两年后,“赤仄五铢”就支撑不下去了。
在货币流通规律面前,不可一世的汉武帝低下了高昂的头颅。元鼎四年(前113年),刘彻下令官府上收铸币权,开始铸造行现在人们所说的“三官钱”,即我们今天见到的“五铢钱”。
日期:2012-09-29 09:48:37
抢劫无极限
战争期间,很多事情一定给刘彻留下了很深的记忆,从骨子里,刘彻痛恨有钱人……
——元狩二年,匈奴浑邪王归降,他没钱摆谱的时候,长安的商人没有给他钱。
——元狩三年,卫青、霍去病即将征伐匈奴,国库却不足以支撑这次大战。刘彻再次要求天下富人捐出自己的财富,每家富人要捐出自己财产的3-5%,这在历史上被叫做“算缗令”。然而,一年来只有一个叫做“朴适”的牧羊人愿意捐出20万钱。
刘彻收缴了这20万钱,封朴适为中郎、赐给他徭役400人、将朴适的事迹宣谕天下,希望天下富人能以此为榜样。然而,直到元狩四年决战结束,刘彻也只收到这一笔捐款。天下富人争先恐后的自己隐匿财产,唯恐露富。
汉匈之战刘彻胜利了,虽然帝国国库空虚,刘彻花钱也丝毫没有收敛:
——在宫内修昆明池、柏梁台,建章宫更是“度为千门万户,辇道相属焉”;
——为羽化登仙,做了一个铜质乘露水的盘子,居然高达20丈、直径7丈……
——征伐南越,设15郡;征伐西北,设2郡;
——最离谱的,刘彻喜欢大宛宝马,发20万士兵征大宛,得汗血宝马数匹……
这些,都需要钱,需要很多钱。就是贵为汉武大帝,赚钱也很不容易。既然不能靠货币减重赚钱,那么就撕下所有伪装,直接去抢吧。
前120年,刘彻想到了一个今人看来简直匪夷所思的办法。为推行“算缗令”出台“告缗令”:告发隐匿财产的人,就可以获得对方财产的一半,另一半则由帝国没收。此令一出,帝国所有人都为之疯狂,也彻底改变了财富生产轨迹——如果能靠欺诈获得财富,谁又肯去创造财富呢?告缗令确实让帝国“得民财以亿计”,但是,帝国的掠夺之手遍及每一个角落,富裕的人家几乎被一扫而空。
偶然剩下几个富户,是因为“告缗令”之外还有一个“不告缗令”:只要向边关捐赠一定数量马匹,或者一定数量粮食,就可以不被“告缗令”追究,不被“告缗令”追究的前提是这家人没有现钱,所有的财富都集中于土地。
从古至今,很多人批评“告缗令”是赤裸裸的抢劫、败坏社会风气,却很少有人提及“不告缗令”。
在我看来,两者相比“不告缗令”更为恶劣。
战争时期非比寻常,朝廷逼不得已出台“告缗令”情有可原。总有个把富户通过种种渠道逃脱“告缗令”,而且,将来总还会有富人出现。问题是,“不告缗令”把所有的货币都引到了一个方向——土地。
日期:2012-09-29 13:38:51
于是,大家宁可去购买土地,也不愿意捐款给刘彻。既然你还是不愿意给,那我就直接抢吧。
在推行“三官钱”的同一年(前113年)朝廷宣布:官方上收铸币权、民间不准铸币、收缴全国所有铜矿、上收煮盐、铁矿、货物运输……
这在历史上被称为“盐铁官营,均输平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