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修建的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雏形,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此后,中原大地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贯穿黄河、淮河的扇形运河网,对后世政治、经济乃至华北平原水系的变迁,产生了几乎决定性的影响。
大家想象一下,隋朝隋炀帝只是把这些运河贯穿成一条京杭大运河,就搞得全国鸡飞狗跳。在纷纷乱世,曹操启动了这么大的治水工程,史籍中对曹操修运河却无片言腹诽之词,这需要多么强盛的经济!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罢黜汉代三公,自称“丞相”。此时,距离许昌屯田已经整整12年。《晋书》这样记载当时社会场景:曹操称丞相之时,各州郡府库粮食已经充盈,有的州郡粮食寄存甚至达到了数千万斛;黎民百姓可以安心务农,不用再四处流浪,运河中再次出现贩运粮食、布匹的船只,造船业再次开始兴盛。
由于民间评话的影响,北宋以后史籍对曹操颇有微词。现在,我们已经很难想象曹操时代的经济到底有多发达。我们只是知道,有了能养活人的粮食、有了再次兴盛的造船业、有了贯通关中平原的航道,货币也再次出现在这块土地上。
关于曹操时代的钱币,史书实在没有为我们提供多少有用的资料,我找到的唯一线索是《晋书?食货志》上的一句“至魏武为相,罢之,还用五铢”。至于曹魏五铢钱的版式、制形、前后的背景,根本没有提及。
对《晋书》中的这句话,历代钱币收藏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最为著名的是清代刘体智在《小校经阁金文》中给出的一幅“曹魏五铢铜范”。1997年,钱币学界根据这些零散的资料认定曹魏五铢钱最主要的特点是:径23毫米、穿11毫米、重3克,钱文为“五”、“金”二字,所以,曹魏五铢钱也被称为“压金五铢”或“侵边五铢”①。
实际上,刘体智生活在清代,距三国时期早已时代久远,这枚凭空蹦出来的铜范拓片究竟从何而来,我实在没有把握。
所以,我们只能确定地告诉您两件事。
第一件事,曹操称丞相后,货币经济已经初具规模。曹操时期的洛阳墓葬,每每都有货币出土,只是钱币数量较“光武中兴”时代大为减少,大的墓葬几百枚或者上千枚。您千万不要将之理解为:曹操时代货币经济发达程度远不如东汉初年。曹操是一个极度节俭的人,他在自己的《遗令》中写道:天下尚未安定,我不得厚葬,我死之后,就穿平时的衣服入殓,不得有随葬珍宝;墓葬要选择在不能种庄稼的贫瘠之地。要知道,曹操活着的时候一件衣服可是要穿十几年,自己儿媳穿件绣花的衣服就被斩首。
连曹操自身都不得厚葬,其他人的墓葬里能挖出几百枚铜钱,足以证明当时货币流通已经有了相当规模。
第二件事,曹操时代,没有官铸货币,流通中的货币主要是东汉时期遗留下来的五铢钱,或者是商人私铸新钱。
1997年江苏苏州市一中工地出土了一批三国时期的铜钱窖藏,其中70%为完整无缺的普通东汉五铢,20%为剪凿过的东汉五铢,另外10%是“钱体轻小”、“轮压钱文”、“制造粗劣”的“五金五铢”。1987年出土的陕西兴平县三国货币窖藏、1989年山东微山县出土的三国货币窖藏均有类似的比例。
凭着这些文物,现在,让我们来还原《晋书》中那句话代表的史实。
曹操消灭了袁绍、吕布等北方军阀,统一了中国北方,也为经济发展奠定了较为良好的基础。随着小农经济逐步恢复,曹操有能力在辖内修建运河。发达的水系为中国北方带来了沃野良田和运输便利,商业、手工业、制造业随着农业之后再度繁荣,货币经济由也开始再度兴盛。
经历了董卓乱世,社会上流行的仍旧是“无字小钱”,曹操下令禁止“无字小钱”流通,也就是所谓“罢之”,以国家强制力再度恢复了五铢钱的铸币标准。
其后,曹操把铸造货币的权力留给了民间,铸造货币的人也许是商人、也许是坞堡、甚至可能是小军阀,无论铸造者是谁,只要所铸货币能在流通中得到认可,也就得到官方允许。今天,曹魏五铢往往和东汉五铢钱同时出土,史学界对曹魏五铢钱的断代也就倍加着迷。
如同曹魏五铢,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道三国钱币窖藏中究竟那一枚出自曹操时代。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曾经流通过的铜币就隐藏在三国年间的墓葬之中。真实的曹操,就像他所推行的五铢钱,或许将永远淹没在虚幻的烟尘之中。隐约中,我听到陈寿在为曹操呐喊: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日期:2012-12-25 19:31:13
祭坛上的蜀汉
《三国演义》用了一百二十分力气美化刘备,把蜀汉尊为汉室的正统。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可以看出,刘备是一个流氓气十足的人:
——早年先后投奔公孙瓒、袁绍、曹操、吕布……,皆反;
——最后一任主子是刘表,刘表死后就篡夺军队领导权;
——蜀地刘璋请他帮忙镇压张鲁农民起义,刘备居然率军攻破成都,逼走刘璋。
蜀地与中原有群山相隔,根本受到中原战争影响。刘备入蜀之前,史籍这样描写蜀地经济:水渠散布在田野之中,良田好像绸缎般靓丽,黍稷油油、粳稻莫莫,村落中楼宇相望、桑梓相连,好一派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刘备入蜀之后四十年后,史籍这样描述蜀地:男子都被拉去打仗、女子都被拉去搞后勤运输,耕地荒芜殆尽;无论君子、小人都对蜀汉心怀怨恨,黎民百姓由于害怕惩罚又不敢逃离。
堂堂天府之国居然饿殍遍野,刘皇叔等一干人,到底在这里做了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相当困难。
魏、蜀、吴三国之中,唯独蜀国没有史官,根本没有留下治史的第一手资料。大概是因为蜀汉经济已经破败到了极点,无法再多拿出一份俸禄供养史官。现在,我只能从《三国志》、《晋书》中找到只言片语,希望能为您展示一个真实的蜀汉。
让我们从建安十六年说起,这一年四处流窜的刘备时来运转。
张鲁在益州(今四川)搞了个“五斗米教”,顺便起了起义。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感觉自己无力控制事态发展,只得向刘备求援,希望他派兵剿灭张鲁。当时,有人劝告刘璋:刘备虽然素有仁义之名,其实是一个比曹操还坏的枭雄。刘备如果进入益州,您能给他什么职位?如果让他做益州牧,主公您将何以自处?
刘璋没有听从这个建议,坚持借兵对付张鲁。结果,刘备刚进益州,就跟张鲁眉来眼去,联手恶搞刘璋,两人约定事成之后奉张鲁为“汉宁王”。张鲁当然没有当上汉宁王,却可怜被刘备忽悠到打击刘璋的第一线。
刘备进入蜀地的时候已经穷到家了,普通士兵连饭都吃不饱,至于军饷是想都不用想的。那么,刘备以什么激励自己的将士作战呢?
答:抢劫!
兵临成都的时候,为了给将士一点盼头,刘备承诺攻下成都之后城内财富自己分文不取,宝物尽归将士。(与士众约:若事定,府库百姓,孤无预焉;及拔成都,士众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