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以前是白事知宾,我来说说白事里边普通人不知道的事儿》
第7节

作者: DM4T
收藏本书TXT下载
  张婆婆惊讶无比:“这是个啥意思?”
  奶奶听完高老头叙述,心里有了谱。
  她对张婆婆说:“老爷子应该不是才死的,是早‘死了’。”
  日期:2014-10-02 19:32:00

  张婆婆‘执礼’一辈子,也没听过这回事儿。
  奶奶问孙中平:“你和老爷子的关系一年前突然变得不好了?”
  孙中平:“是的,一年前老娘去世,爹就变得容易激动,后来我和他吵过几次架,关系就变僵了。我媳妇还说,爹变得越来越像娘了。”
  高老头嘿嘿笑着,一拍大腿:“鹅就说嘛,就是这么回事儿了!”
  张婆婆还蒙在鼓里,奶奶不解释,提出要去孙中平母亲的坟墓看看。
  日期:2014-10-02 19:38:00
  孙中平说好。
  然后张婆婆把窗户开了,盖着的黑门帘掀了,门外的鸡鸣线也擦了。
  我和孙家一干亲戚在外面听见声音,一惊一乍,还以为发生什么。结果奶奶她们就出来了。
  孙中平麻烦几位亲戚在家里照料,几个亲戚又惊又怕。
  奶奶没做太多解释,只是让他们守在大门外,然后让孙中平领路,开车去了几公里外的一座山。
  我那时候还留在孙家,傻乎乎左顾右盼。
  丧礼对尚且年幼的我来说太新鲜,由于年纪的原因,甚至还不能理解‘去世’代表着什么。
  后来在奶奶去孙中平母亲坟墓探望的时候,孙家里发生了一件事。

  直到她从外面回来,才追悔莫及。
  日期:2014-10-02 20:18:00
  村有山头,人有归地。
  每个村子的老人家长逝之后,都有固定下葬的山头,这个山头一般都叫做‘祖山’。根据各地习俗不同,叫法也不同,也有叫坟山的。孙中平不敢怠慢,连夜驱车赶往他母亲下葬的地方。
  通往‘祖山’的路并不好走,往上只有一条泥巴路,还要绕过两道山梁。
  四周黑漆漆,张婆婆催孙中平开快点。
  孙中平苦着脸:“快不起来啊,婆婆。”
  山路很窄,因为树木众多,即便车灯全开了,也只能照亮眼前一亩三分地。再则一侧是山坡,路面又是泥巴地,昨日新雨,淋了雨之后路面非常软,车不好开。
  可能一个不小心就会栽到山坡下。

  孙中平本不是个胆小的人,可今夜的山路不知道怎么回事,远比看上去的难走。
  日期:2014-10-02 20:26:00
  山路很窄,车勉强能通过,两侧围着灌木矮树,灯光一照,树影婆娑的,张牙舞爪。
  孙中平一颗心跳到嗓子眼。

  车灯照着前方,七八米开外,都是阴沉沉的一片,就像开往一条通往阴间的路。
  高老头在后座想逗张婆婆说话,可不得技巧。搞得张婆婆生有气没地方撒,只一个劲催孙中平快点。
  奶奶是个很严肃的人,并不参与高老头和张婆婆之间的对话。她不管到哪,都坐得端端正正,如一座钟。
  黑暗中的荒山在她眼里缓慢后退,前后是望不见尽头的泥泞小路。
  也不知为何,今夜没有月。
  孙中平也急,视线一直盯着前方,路旁枝条时不时抽打在车窗上噼啪直响,可是他不敢开快。
  恍惚间,后视镜上,有影子一闪。孙中平吓了一跳,差点踩到油门上,惊出一身冷汗。

  日期:2014-10-02 20:40:00
  刚看到有人问这是不是编的。
  我也不知道怎么说。我并没有做过白事知宾,我奶奶以前做过这个。不过我有很长一段时为了糊口做过‘行宾’,它和白事知宾差不多,但要到处跑。
  其实一开始是打算就写点儿举办丧礼时候要注意的东西的,结果写着写着就想讲故事。大家也当个故事看就成了。
  但我们讲自己的故事的时候,往往带着强烈的主观意识。经过刚才那个同学一问,我也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记忆有些偏差。
  就像同一杯酒,酒鬼喝了会觉得这酒太淡,度数很低;但不擅饮的人喝了,立刻就会醉,觉得这酒度数太高一样。
  你只能把酒瓶子找出来给人看:“喏,这酒度数就是这样。”以此证明这杯酒的度数到底如何。
  我没办法把酒瓶子找出来证明这些故事是真的,所以大家也别太当真。

  日期:2014-10-02 20:42:00
  高老头发现他不对劲,探头探脑问:“你干啥呢?”
  孙中平吞了吞口水,手不敢离开方向盘,说:“没……”
  话音未落,视线余光撇到一个影子出现在后视镜上。
  这个影子非常清晰。
  孙中平汗毛乍起,不敢看,又不得不看。他瞄过去,只见到一个干瘪的老婆婆佝偻着身子跟在车屁股后面。

  那老婆婆身子几乎呈90度弓着,背隆得老高,低头脸对着地面,根本瞧不见长什么样,从后视镜里就只能看见她的头顶。
  车虽开的不快,但也没慢到能让一个老婆婆用走的都能跟上的地步!
  孙中平吓得差点儿一脚把油门踩到底,幸好反应过来,几乎同时松脚踩了刹车。
  最后堪堪停下。
  再定神一看,后视镜里哪有老婆婆的影子。

  日期:2014-10-02 20:49:00
  高老头意识到发生什么了,气得怒发冲冠,打开车门跳出去,指着荒山野岭空无一人处,破口骂:“贼你妈!鹅在这里还敢放肆!”
  张婆婆不明就里。
  那时候,乡里的妇人随身都带着针线包,奶奶二话不说,摸出针线包,把两根绣花针往孙中平耳垂上一扎。
  孙中平被针一扎,立刻一个机灵,人清醒不少,但身体还是有点没劲。
  奶奶扶他到了车外面走了两步,然后让他学高老头骂两声。
  孙中平踩了一腿湿泥巴,但是不知道为何,他这脚一挨着地,浑身的力气又回来了。
  他立刻学高老头,指着身侧空无一人处骂了半天。
  日期:2014-10-02 20:54:00
  孙中平骂完,人终于完全好了。
  张婆婆看见这些,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连忙跟着朝车屁股吐了口口水,又念叨了几句什么。

  奶奶不再解释其他,催孙中平赶快回去。
  孙中平满腹疑问,可不好再问。
  山里头的事情,奶奶并没有和我解释太细,具体的事情是高老头告诉我的。
  日期:2014-10-02 20:56:00
  高老头说,那一夜孙中平碰到的是什么不好说,不过敢在他面前作恶的,也不简单。
  他是下灵人,下灵人能请灵上身,自然也有一套驱灵的方法,不然他们不早被怨灵缠身生不如死?

  魑魅魍魉,山中多事。
  特别是夜晚。
  孙中平就是碰上脏东西,要害人。
  日期:2014-10-02 20:58:00
  倘若他先头那一脚没收住,可就不仅仅是死的事儿。不过就算没死,那一下也差点丢了魂。

  幸好的是,魂没被吓丢,只是有些‘散了’。
  人有三魂七魄,七魄随身而生。七魄不稳固对身体相当不好。
  奶奶用绣花针扎耳垂,这叫‘聪耳’也叫‘固魄’。
  人说耳聪目明,人们感知世界,接受信息,大部分是通过耳朵和眼睛。所以耳朵和眼睛,对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故而扎耳也叫‘固魄’——绣花针把耳一扎,有稳固七魄之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