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以前是白事知宾,我来说说白事里边普通人不知道的事儿》
第13节

作者: DM4T
收藏本书TXT下载
  奶奶对此非常头疼。
  而且在许多地方,‘黄梅送青梅’有个规矩:丧礼开始之后任何人不准哭哭啼啼,要哭也只能在灵堂之外的地方哭。
  奶奶为了这些事儿操碎了心,再三叮嘱了赵福禄和他老伴,但心里还是有些不放心。
  除此之外,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同村的其他人最好也不要围观。赵家人忙前忙后,连续通知了三遍。

  这个也是赵千丧礼上非常重要的一环。
  所以孙叔叔带我过来的时候,奶奶会那样生气。
  孙叔叔不敢多话,留下份子钱之后,直接去了村长家。当然,我也跟着一块儿去了。
  赵千的丧礼,在整个东村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其实村长一开始是很反对在村里办丧礼的。一来赵千这个事不吉利,二来他怕闹鬼。当时建议赵福禄把儿子拖去烧了,村里出钱,在殡仪馆风光大办。
  后来有人告诉村长,赵千死在回家的路上,如果最后连家门都不让进,会发生一些很严重的事。
  当时村长就摸了一把冷汗,同意了。

  于是就有了赵福禄匆忙来请奶奶帮忙一事。
  日期:2014-10-05 20:54:00
  迎接赵千的尸体回家是件大事,公『安』机关派出的灵车大概会在下两点左右到。
  这是赵福禄找人算出来的吉时。
  灵车到了之后,东村的村民们轻易不要出门,即便出门,也不允许上来围观。

  灵车最好不要直接进村,要赵福禄找几个年轻力壮的亲属,用竹床把赵千抬回家。
  这里面有些要注意的,抬人的几个年轻人,路途中不能停,要一口气把人抬到赵家的堂屋。
  直到奶奶说可以了,他们才能把人放下。
  所以说,选人非常重要。
  下午两点,灵车准时停在村口,下来了两个穿着警服的,和赵家人打了个招呼,便把赵千的尸体交接了。
  赵福禄找来抬尸的四个小伙子都是他们家表亲,庄稼人,个个年轻力壮。
  抬人也有个讲究,父母不能在场,除了这四个小伙子和奶奶,其他人都在家里等候。
  奶奶忙前忙后打点精细,四个小伙子哼哧抬着赵千的尸首跟在后头。
  那四个小伙子刚把赵千的尸体抬起来,就感到肩膀压了千斤重担。明明只是一具尸体,他们都感觉在抬一块巨石。
  其实公『安』机关在把尸体从太平间抬出来的时候,同样有这种感觉,这尸体重的非同寻常。

  四个小伙子面面相觑,大家都察觉到不对劲,但觉得太邪乎,所以不敢出声。他们艰难迈步往前走,奶奶在前面撒纸钱引路,步子迈的不大不小,正巧能被跟上。
  大概走了一半路程,到了一个坡那儿,四个小伙子实在迈不动步子了。
  这一路走下来,不知为何,越走越邪乎。本来是十月份秋老虎回头的日子,天气正炎,可越走,身上却越冷,肩膀也越重。走了一半,全在那喘粗气。
  四个小伙子背心冒冷汗,右后方的那个双腿还忍不住打了颤。由于正在斜坡上,他这一颤,竹床不稳,尸体都差点掉地上。惹来其他人一顿骂。
  奶奶没说啥,取出早已做好的四张符贴在他们胸前。那符沾着鸡冠血,符一贴在胸口,四人精神一震。他们不敢细想,抬着赵千的尸体,一个劲儿的往前赶。

  赵千是被人所杀,尸体又被泡在水里,所以非常忌讳水和利器。
  奶奶这一路绕得有点远,特意避开了村里的水塘。其他人早在家里安排好一切,让人把利器全部放到别人家藏起来,甚至连一根绣花针都没。屋里的水缸也被挪到别人家。招呼客人的食物,也得在其他地方做好了,然后端到屋里来。
  尸体抬到赵家门口后,直到奶奶让他们把尸体放在堂屋,他们才舒一口气。
  这时候赵福禄和他老伴儿是不能出来,得等到其他亲朋行完礼之后,才能出来。两老隔着窗户,远远见到儿子的尸体,本来还能忍住的眼泪立刻涌了出来,赵婆婆忍不住又哭晕过去。

  几个亲戚受到气氛的感染,也忍不住啜泣起来。
  奶奶叹了口气,还好他们不是在堂屋哭。
  赵千的尸体停在堂屋,脚朝里,脸上盖着方白帕。
  白帕不能移开,更不能在额头上放纸钱,亲人上拜的时候,也不能在头顶那边磕头、上香。磕头的地方要选在身侧。
  反正一应事宜,都以避开赵千的头部为先。

  而且白发人送黑发人,非常忌讳长辈给死者下跪。所以赵千的老父、老母,只能等赵千的同辈给他上完香磕完头之后,再过去只拜不跪。
  这里面很有讲究,晚辈先死,长辈跪拜,晚辈会经受不起,会折福。这对他们的往生很不好。
  再三叮嘱了赵家人之后,赵千的老母亲还是连续三次哭晕,连堂屋都不敢进,整个丧礼差点没法进行。
  最后一直持续到傍晚,第一天才算完。
  奶奶这时候才舒一口气。晚上草草吃过饭,又找来白丝巾,轻轻系在赵千的脖颈处。
  白事知宾在丧礼上要操劳的东西,远比大家看到的要多得多。

  奶奶累的腰酸背痛,但毫无怨言。她常说:“这都是积德的事儿,还抱怨什么?”
  白天总算安然度过,不过这一天真正要操心的还属晚上的守灵。
  日期:2014-10-05 20:57:00
  出门三五里,各处一乡风。
  守灵的习俗各地不一,但是赵千这种情况,父母长辈是不能为他守通宵的。奶奶一个外人,也帮不上忙。这得赵家人自己忙活。
  赵福禄和他老伴强忍着泪着在堂屋守到了十二点,之后被奶奶催去屋里睡了。
  这时候,堂屋里的人就只四个表亲、堂亲。他们也是今天抬灵的那几位。

  奶奶亲去厨房给他们下了每人下了一碗面,面里放了许多生姜,不管饿不饿都得吃。
  吃罢,奶奶收拾碗筷,说:“千万不要出院子。”
  有个愣头青问:“为啥。”
  奶奶一时也不知道怎么跟他解释,只认真叮嘱了几次。又转头看了其中一人一眼,觉得这人体质太弱,不过转念一想,还有其他人陪着应该不会有什么事,便回后屋睡了。

  日期:2014-10-06 17:32:00
  守灵的时候大家都知道,非常无聊,要保证香火不断。
  四个年轻人忙活完了,就坐一起瞎聊。他们和赵千关系都相好,挺唏嘘一个兄弟就这么去了。
  赵千的堂哥赵石一直在那里骂骂咧咧的说要弄死那个杀人犯。

  剩下那三人分别是赵千的另一位堂兄赵武、表哥李发,和年纪最小的孙成山。
  聊着聊着,不知道怎么,就聊到了抬灵时候发生的事情。
  抬灵时候发生的事情非常邪乎,尤其在斜坡那里。李发胆子最小,忍不住先说了:“那时候身上压着坐山似的。”
  几人连声附和,忍不住打了个寒战。又说到奶奶给他们的那几张符,都感慨这玩意怎么这么神奇。
  赵石说:“弟弟死得也是冤枉,要不是叔做了那个梦,都不知道找不找得到脑袋。”
  赵武呸了一口:“过两天再去公『安』局闹一下,不还弟一个公道,跟他们没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